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0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探究飞机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其抑菌作用。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从飞机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1H NMR、13 C NMR、MS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5,6,7,4′-四甲氧基黄烷酮(1)、圣草素-7,4′-二甲醚(2)、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3)、二氢山柰素(4)、异野樱素(5)、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烷酮(6)、5,6,7,3′,4′-五甲氧基黄烷酮(7)、3′-羟基-5,7,8,4′-四甲氧基黄烷酮(8)、香叶木素(9)、山柰酚(10),其中,化合物2和8均首次从飞机草中分离得到。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飞机草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柱层析不同馏分对4种核桃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确定其活性成分集中于馏分2(石油醚∶丙酮=5∶1),选择该部分所得化合物4、5、7对4种病原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5对拟茎点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EC 50为0.1062 mg/mL。研究结果为利用飞机草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2.
中链脂肪酸(C6-C12)衍生的化学品包括脂肪醇、脂肪烃、中链酯、ω-修饰脂肪酸等,这些化合物是生物燃料、聚合物、日用化学品、特种化学品的重要组分。天然微生物底盘不能合成中链脂肪酸,而通过操纵脂肪酸合成、逆β-氧化等碳链延伸途径,尤其是表达生成游离中链脂肪酸的硫酯酶,可使大肠埃希菌、酿酒酵母等微生物细胞合成超过1 g/L的中链脂肪酸。引入脂肪酸衍生反应,如羧基还原、脱羧、ω-氧化等,可合成许多中链化学品。本文综述了中链化学品合成的酶学基础以及代谢工程策略,为中链化学品高效生物制造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血流动力学、氧合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9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65)、对照组(n=64),均给予PS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研究组给予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血流动力学、氧合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24h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3%(58/65),高于对照组的68.75%(44/64)(P<0.05)。两组患儿治疗24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HR)、肺动脉压(PA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联合PS治疗NRDS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流动力学、氧合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探究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促进cAMP发酵合成的工艺方法。方法: 在7 L发酵罐上进行添加氨茶碱的发酵实验,通过对发酵主要参数、关键酶活性、能量代谢水平等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了氨茶碱与柠檬酸盐协同作用促进cAMP合成的发酵工艺。结果: 与对照相比,添加5 mg/L氨茶碱批次的cAMP产量提高25.9%,副产物腺苷浓度减少41.6%,两批次中腺苷酸环化酶和琥珀腺苷酸脱氢酶活性无显著改变,而磷酸二酯酶和5'-核苷酸酶活性明显下降。能量代谢分析结果表明,两批次的胞内ATP/AMP相比于对照批次明显降低,而AMP水平却显著上升,ATP合成水平成为限制产物积累的主要因素。氨茶碱与柠檬酸盐协同添加的cAMP发酵工艺中,cAMP产量达到4.48 g/L,比单独添加柠檬酸钠和氨茶碱分别提高22.1%和13.8%,副产物腺苷浓度仅为0.98 g/L,分别降低51.7%和25.3%。结论: 氨茶碱抑制了磷酸二酯酶和5'-核苷酸酶活性,减少cAMP分解和副产物合成,显著提高cAMP产量,然而ATP合成水平成为产物积累的限制因素。氨茶碱与柠檬酸盐协同添加工艺将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和提高能量代谢水平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产物发酵合成。  相似文献   
955.
我国重要药用真菌蝉花的分类地位和学名在国内外长期混乱,因其有性型未被发现,长期以来误作为根据巴西标本命名的Isaria (Paecilomyces) cicadae。作者最近在井冈山发现了其有性型,研究了标本及分离物的形态特征及多位点系统发育特征,并与GenBank中相关种类的序列进行了对比,证明I. cicadae是物种复合群,确定蝉花是虫草科虫草属中的新种,使用传统药用真菌蝉花的古老名称将其命名为Cordyceps chanhua。蝉花子座淡橙色到淡桔黄色,子囊壳半埋生,475-602×222-319μm,子囊孢子246-360×1.5-1.8μm,分孢子圆筒形,6.4-13.8×2.1-3.1μm。孢梗束淡黄色至淡黄褐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圆筒形,3.5-10.5×1.5-4.5μm。  相似文献   
956.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融合表达人骨保护素(OPG)片段OPG179与人血清白蛋白(HSA).方法:通过RT-PCR扩增获得OPG179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HILD2-rhOPG179-HSA,转化至毕赤酵母菌中进行表达、纯化,对分泌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及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酶切鉴定与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表达质...  相似文献   
957.
武伟  谭宪湖  蒋卓迅  林育南  何亚军  黄佳洋  宋恺颖  杨肖 《蛇志》2011,23(4):351-352,362
目的探讨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血管收缩药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盐酸去氧肾上腺索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对腰麻剖官产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预防低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官产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SAI~Ⅱ级。预负荷晶体液乳酸林格氏注射液(石家庄西药有限公司)6~8ml/kg联合共同负荷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万汶,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10ml/kg。术中监测记录SBP、DBP、HR、ECG、SpO2。结果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P组和E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P组术中HR低于E组和C组。预防恶心、呕吐给于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不良反应少,无明显呼吸抑制、无术后头痛现象。结论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血管收缩药,有效降低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去氧肾上腺素比麻黄碱能更好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安全。  相似文献   
958.
采用响应面法对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波赛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菌株JMC 06001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Min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 IV设计对初始发酵培养基的8个营养因素进行筛选,获得影响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葡萄糖、大豆粉和NaCI;然后用最陡爬坡实验快速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结合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得出该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2%,麦芽糖0.7%,蛋白胨0.9%,大豆粉1.4%,NaCl3.7%,CaCO3 0.1%,复合盐A液2.0%,复合盐B液0.1%,起始pH值7.0。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所得发酵液对敏感指示菌藤黄八叠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1.5mm,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仅为1.59%,与用初始发酵培养基发酵所得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26.5mm)相比提高了18.9%。  相似文献   
959.
从受到污染的吲哚醌溶液中分离到茵株F2,该菌株能够快速高效地降解吲哚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茵株被鉴定为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rium myrsinacearum).F2菌株为好氧茵,在10℃~40℃的温度条件下对吲哚醌均有降解作用.适宜温度范围为25℃~3...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构建并鉴定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报告基因的人源CUL4A(hCUIAA)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Ad—hCUIAA—GFP,探求bCUIAA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方法扩增hCUIAA基因,并通过In—FusionPCR克隆技术构建穿梭质粒pDC315-EGFP—hCUIAA,利用AdMaxTM腺病毒包装系统将该穿梭质粒与腺病毒表达载体骨架质粒pBHGloxAEl,E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经GFP荧光检测和Western印迹检测确认hCUIAA的表达后,进一步通过病毒扩增及纯化得到hCUL4A重组腺病毒载体Ad—hCUIAA—GFP。将该载体转染Pc—12细胞,观察hCUIAA—GFP融合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获得了较高滴度的腺病毒载体Ad—hCUIAA—GFP(1.6×10^12pfu/m1)。荧光检测表明,Ad—hCUIAA—GFP转染Pc-12细胞后72h内,病毒转染率随着时间和病毒转染滴度的增加而增加。DAPI细胞核荧光染色结果表明,hCUIAA—GFP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质部分。GFP荧光检测及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hCUIAA—GFP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量随时间和病毒转染滴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带GFP的hCUIAA重组腺病毒载体Ad—hCUIAA—GFP构建成功,掌握了其转染Pc-12细胞的最佳滴度及其在Pc-12细胞中的时空表达特点,为今后对hCUIAA在PC-12细胞中的功能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