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3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026篇
  321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曲豪杰  张涵丹  谭志超  陈光才 《生态学报》2020,40(19):6969-6981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研究优新景观树种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和柳叶栎(Quercus phellos)对湖南郴州Pb、Zn矿区复合污染土壤的适应性和修复潜力。试验设计A、B、E区种植1年生纳塔栎,C、D区种植1年生柳叶栎,1年后测量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随机采集植物全株及根际土壤,测试植物根际土壤和树木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试验结果:Pb、Zn矿区土壤受到重金属Cd、Pb、Zn和As的复合污染,不同区域的土壤表现出污染异质性,采用单污染指数(Pi)和内梅罗指数(PN)评价不同地块的污染程度,A区尾矿库(PN=20.08)和B区(PN=3.14)为重度复合污染,C区(PN=2.43)为中度复合污染,D区(PN=1.55)和E区(PN=1.07)为轻微污染。纳塔栎和柳叶栎在以上不同污染地块均能正常生长,株高、地径和生物量与复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及重金属含量呈负相关。其中纳塔栎对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在A、B、E区分别为6.27-8.37、3.67-4.38、42.93-52.75,高于C、D区柳叶栎对Cd的生物富集系数1.79-2.15、0.89-1.07。B-E区Zn的转运系数(TF)在1.79-2.28之间,A区Zn的转运系数为0.43。结论:纳塔栎和柳叶栎表现出较强的重金属耐性,对Cd具有较高的生物富集能力,对Zn具有较高的转运能力。其中纳塔栎对重金属积累能力较强,可作为亚热带地区铅锌矿区Cd、Pb、Zn、As复合污染土壤的植被恢复及生态修复候选树种。  相似文献   
182.
不同花生品种对旱涝胁迫的响应及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登望  王建国  李林  谭红姣  马杰  卢山 《生态学报》2015,35(11):3817-3824
为评价花生对旱、涝胁迫的响应,本试验以4个旱、涝耐性差异明显的花生品种为材料,运用温室防雨盆栽方法,在苗期、花针期分别进行正常灌溉(对照)、干旱(7d,叶片萎蔫)、根部淹涝(土面水深2 cm,时间1d、3d、7d)和整株淹涝(水深至苗顶,时间1d、3d、7d)的处理,测定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苗期、花针期干旱均抑制地上部生长,提高根冠比;苗期干旱降低根系生物量,而花针期增加。2个时期淹涝均促进地上部生长、抑制根系生长、降低根冠比,并随淹水加深、延时而加重。旱、涝条件下根系活力均降低,SOD、MDA呈上升趋势。遭受相同时间(7d)的水分胁迫后,危害程度以干旱重于淹涝,花针期重于苗期。基于生物量、生理指标变化的综合分析进一步表明,4个花生品种的旱、涝耐性差异很大,湘花55号耐旱性强、耐涝性弱,豫花15号耐旱性弱、耐涝性强,中花4号耐旱、涝性均最弱,中花8号耐旱、涝性均最强。  相似文献   
183.
从石竹科植物多荚草(Polycarpon prostratum(Forssk.)Aschers.et Schwein.ex Aschers)中分离得到3个新的柴胡皂甙类化合物:prostratoside A ̄C(1 ̄3)。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3-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  相似文献   
184.
在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发根液体培养中,黄花蒿内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 B501)细胞壁寡糖提取物可促进发根青蒿素的合成.经寡糖诱导子(20 mg/L)处理4 d后,发根青蒿素含量达1.15 mg/g, 比对照高出64.29%.诱导作用与诱导子浓度、作用时间相关.诱导处理1 d后,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黄花蒿发根细胞中Ca2+积累量显著增高,电镜观察发现液泡内出现高电子致密物,具活性氧清除作用的过氧化物酶表现出高活性(6.5 unit*min-1*g-1 FW).诱导处理第三天,细胞核DNA呈梯度条带降解,部分细胞出现程序化死亡.内生菌细胞壁寡糖提取物引起的生理反应有利于细胞中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85.
抑瘤基因NGX6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细胞生长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多发恶性肿瘤 ,它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采用定位候选克隆策略在 9p上克隆出一个候选抑瘤基因 ,命名为NGX6 .为了进一步研究它的功能 ,将NGX6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亚克隆至pcDNA3.1(+ )的表达载体中 ,通过脂质体转染入鼻咽癌细胞系HNE1中 ,Northern杂交方法筛选高效表达NGX6的细胞株 ,并借助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糖集落形成实验、裸鼠体内接种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 ,转染了NGX6基因的HNE1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在软琼脂中集落形成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 0 5 ) ,裸鼠体内成瘤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瘤体的大小和重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的凋亡率无明显变化 .为了明确NGX6蛋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 ,进一步将NGX6的开放阅读框架完整正确地克隆到pEGFPC1的荧光载体中 ,转染到COS7细胞中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荧光的分布 ,发现荧光主要分布在细胞浆中 ,说明NGX6蛋白可能是一种胞浆蛋白 .该研究表明 ,NGX6在NP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为全面阐述NGX6的功能提供重要的信息 ,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6.
187.
亚热带河口的养殖塘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的重要排放源,但其沉积物有机碳矿化动力学特征目前尚未厘清.以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闽江、木兰溪以及九龙江河口区的6个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塘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取样,并进行为期60 d的室内厌氧培养,对养殖塘沉积物CO2累积产量曲线利用一阶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8.
该文报道了发现于云南盈江的2个中国植物新分布属——木瓜桐属(Siphonodon Griff.)和羽脉百部属(Stichoneuron Hook. f.),以及对应的2个新记录种木瓜桐(Siphonodon celastrineus Griff.)和羽脉百部(Stichoneuron membranaceum Hook.f.),并结合原始文献及野外调查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相似文献   
189.
本研究通过野外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以及文献资料整理,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2科76属237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双盖蕨属(Diplazium)、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2)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广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生态类型以阴生植物和土生植物居多。(3)与其他地区的区系比较显示,茂兰与广西花坪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依次是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和云南马关县。  相似文献   
190.
蝉花是我国重要药用真菌,但长期以来其名称特别是学名的使用一直混乱。本文从古代医药典籍记载确认,“蝉花”是历史最久、使用最广的中名,对于其他中名具有优先权。其学名Isaria cicadae系Miquel(1838)根据巴西标本命名,但模式标本已失,原描述文字及插图均极其简单,与蝉花形态差异较大。其有性型迄今未发现,曾先后被认为是小蝉草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和大蝉草Tolypocladium dujiaolongae (=Cordyceps cicadae Shing)。本文根据文献考证澄清了国内外关于小蝉草和大蝉草的误用,分析了长期以来大量日本文献中的命名混乱对我国认知蝉花的影响,并质疑I. cicadae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分布,提出它是一复合种,因此蝉花的分类地位及学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