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14篇
  免费   22338篇
  国内免费   7868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1291篇
  2022年   2579篇
  2021年   5802篇
  2020年   5587篇
  2019年   7899篇
  2018年   7963篇
  2017年   7091篇
  2016年   8473篇
  2015年   10558篇
  2014年   11564篇
  2013年   12438篇
  2012年   11894篇
  2011年   10658篇
  2010年   8278篇
  2009年   6747篇
  2008年   6462篇
  2007年   5349篇
  2006年   4638篇
  2005年   3831篇
  2004年   3245篇
  2003年   2925篇
  2002年   2413篇
  2001年   2085篇
  2000年   1847篇
  1999年   1829篇
  1998年   1019篇
  1997年   1075篇
  1996年   972篇
  1995年   921篇
  1994年   834篇
  1993年   680篇
  1992年   842篇
  1991年   679篇
  1990年   552篇
  1989年   418篇
  1988年   350篇
  1987年   293篇
  1986年   246篇
  1985年   277篇
  1984年   161篇
  1983年   148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25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8篇
  1972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以东亚浅海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研究了CO2驱动的海水酸化及升温对其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设置对照组(大连近海水温, pCO2 400μatm)、升温组(大连近海水温+3℃, pCO2 400μatm)、酸化组(大连近海水温, pCO2 1100μatm)和酸化升温组(大连近海水温+3℃,pCO2 1100μatm)。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温度升高3℃对刺参的生长无显著影响;酸化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最低,较对照组降低0.19%/d,个体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酸化升温组刺参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较无显著差异,但其摄食率和排粪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升温组和酸化组的刺参能量的分配模式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但酸化升温组刺参的能量分配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其粪便能所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升高。研究表明,海水酸化抑制了刺参的生长但未改变其能量的分配,生长的降低主要取决于摄食减少;而海水酸化与温度升高的共同作用可能会通过...  相似文献   
992.
别藻蓝蛋白藻蓝胆素发色团分子构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蓝绿藻污棕席藻(Phormidium luridum)别藻蓝蛋白在不同 pH值条件下的吸收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发现低聚化的结果导致了三聚体别藻蓝蛋白 650nm 特征吸收峰的消失和一些共振拉曼带强度和位置的移动.结果表明在低 pH 值作用下的低聚化的别藻蓝蛋白中藻蓝胆素发色团分子的构象和自由胆素分子类似,比三聚体的别藻蓝蛋白的发色团分子更趋于卷曲,折叠的构象态.而三聚体的别藻蓝蛋白,主要的拉曼带 1645cm-1是其发色团分子构象处于更线性延展的标志,其光谱行为和吸收光谱 Avis/Auv所表征的发色团分子构象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3.
实验研究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卵巢发育过程中(Ⅰ—V期)组织色泽、类胡萝卜素组成与含量、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了肝胰腺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抗氧化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1)卵巢发育期间,卵巢指数(GSI)显著增加(P<0.05),肝胰腺指数(HSI)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卵巢的红度(a*)值和黄度(b*)值、肝胰腺的亮度(L*)值和b*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卵巢中L*值呈下降趋势。(2)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中的总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虾青素含量在Ⅳ期最高;肝胰腺中的虾青素含量呈上升趋势,而β-胡萝卜素含量为显著下降趋势;内表皮中的总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叶黄素、海胆烯酮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就不同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而言,内表皮中虾青素含量最高。卵巢和肝胰腺的L*值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卵巢的a*值和b*值均与总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叶黄素、海胆烯酮和β-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肝胰腺的a*值与各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b*值仅与虾青素含量呈显...  相似文献   
994.
儿童最大有氧活动能力的发展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告了我国463名10-19岁儿童青少年的最大有氧活动能力的发展特征。在青春早期,男女童的最大吸氧量绝对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童由1.75升/分增至3.10升/分,女童由1.44升/分增至2.07升/分,女童增长较少;以后女童即稳定于这一水平,男童仍略有增长。按身高及按最大心率计标的相对值与其有相似的特征。按体重和瘦体重计算的相对值,在男女童都未见随年龄增长的规律。男童VO2max绝对值及各  相似文献   
995.
为比较山美水库两种入侵齐氏罗非鱼(Coptodon zillii)和伽利略罗非鱼(Sarotherodon galilaeus)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21年3—10月份在山美水库逐月采样,分析了繁殖时间、性比、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和成熟卵径等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均于4月份开始繁殖,齐氏罗非鱼繁殖高峰为7月, 10月结束繁殖;伽利略罗非鱼繁殖高峰为6月, 9月结束繁殖。齐氏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4009.85±1305.6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7.32±15.63)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31.31±5.03)粒/mm;伽利略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1701.85±591.2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46±0.87)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8.22±2.33)粒/mm;齐氏罗非鱼的绝对繁殖力、体重相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均显著高于伽利略罗非鱼,平均成熟卵径则显著小于伽利略罗非鱼。齐氏罗非鱼和伽利略罗非鱼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分别为1.59和1.83,两个种群的雌雄性比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偏离1﹕1。研究表明两种共同入侵的罗非鱼种群具有不同的繁殖...  相似文献   
996.
吉林省满族体质特征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997.
Jolly-Seber法对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若干参数的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知彬  朱靖  杨荷芳 《生态学报》1993,13(2):115-120
本文利用Jolly-Seber法估算了1986和1988年河北省饶阳县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的种群大小、存留率等参数。结果表明,大仓鼠的存留率比黑线仓鼠小,而且和密度负相关。大仓鼠和黑线仓鼠对铁丝活捕笼均不存在非等捕性。该方法对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参数估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苄基异喹啉化合物是一类钙调素拮抗剂.对新合成的双苄基异喹啉化合物 D20对钙调素依赖的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IC50=5μmol/L,表明其拮抗作用大于三氟啦嗪,是强的拮抗剂.荧光分析表明,钙调素与化合物 D20的结合常数为2.64(μmol/L)-1,一个化合物 D20分子与两个钙调素分子结合,并显示了结合方向性及空间位阻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甘蓝型油菜子叶和下胚轴再生植株无性系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豫油2号和6257的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在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将经过继代的部分愈伤转入分化培养基,分化结果表明:除基因型、外植体和分化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对分化率有影响外,诱导愈伤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对分化率也至关重要。豫油2号的子叶和下胚轴在最适诱导培养基(ZT 1+NAA0.5+2,4-D 0.2 mg/L)和最适分化培养基(ZT4+IAA 0.2 mg/L)组合中的愈伤分化率分别为12.5%和75%;6257的子叶和下胚轴在其最适诱导培养基(KT 2+NAA1+2,4-D 0.2 mg/L)和最适分化培养基(6-BA 4+IAA 0.02 mg/L)组合中的愈伤分化率分别为50%和37.5%。将其最适诱导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继代达8个月以上,建立了不同继代愈伤的再生植株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鼻咽癌是一种来源于鼻咽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之一是易发生淋巴转移,但是目前鼻咽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circPVT1是由PVT1基因2号外显子反向拼接形成的环状RNA (circRN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本文探讨了circPVT1在鼻咽癌侵袭迁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RT-qPCR检测circPVT1及其下游miRNA和FSCN1在鼻咽癌细胞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circPVT1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RNA pull-down实验检测circPVT1结合的mi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24-3p和let-7a-5p靶向抑制FSCN1 mRNA表达。结果 在鼻咽癌细胞中过表达circPVT1可以促进鼻咽癌细胞侵袭迁移,而敲低circPVT1则可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进一步研究发现,circPVT1可以通过竞争性吸附miR-24-3p和let-7a-5p,上调FSCN1的表达,从而促进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迁移。结论 circPVT1通过miR-24-3p/let-7a-5p/FSCN1轴促进鼻咽癌细胞侵袭迁移,证实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