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3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490篇 |
专业分类
479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451篇 |
2010年 | 330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273篇 |
2004年 | 522篇 |
2003年 | 269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97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113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318篇 |
1992年 | 250篇 |
1991年 | 131篇 |
1990年 | 98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98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95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7年 | 8篇 |
1962年 | 7篇 |
1957年 | 12篇 |
1956年 | 21篇 |
1955年 | 10篇 |
1943年 | 6篇 |
1924年 | 5篇 |
1923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云杉上的中国新记录种顶裂盘菌(Lophophacidium hyperboreumLagerb.);首次发现了这个种的无性型座壳梭孢属(Apostrasseria sp.),证实了融雪前病株针叶上有表生的菌丝和小菌核;查清了它是新疆云杉林中的广布种,引致云杉雪枯病;发现了新分布区,地理分布范围在75°—94°E,37°40′—49°N;发现了新寄主,多土的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和引进的青海云杉(P.crassifolia Kom.)、川西云杉(P.balfourianaRehd.et Wils.)。 相似文献
52.
采用光谱法和胰酯酶分解法对大果木姜子油酯中分得的结晶C—I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I是由11种甘油三酯组成。其中2-位为月硅酸的甘油三酯占91.80%,1,3-位脂肪酸主要为癸酸和月桂酸,甘油三酯的组成中,CLC占62.24%,LLC占24.50%。 相似文献
53.
54.
西藏南部放射虫微体古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以及该带之南的沉积地层带(特提期沉积区,北喜马拉雅亚区)中广泛发育着大量含放射虫地层,放射虫研究在确定该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解释造山带复杂的地层层序以及揭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古近纪碰撞老祖宗前的古海洋盆地的演化历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已发表的文献以及我们正在进行中的初步成果显示,藏南地区的含放射虫地层的时代分布之中三叠世(安尼期)至晚白垩(土仑期)。这些地层的岩性包括硅质岩,硅质泥岩,凝灰质细碎屑岩和泥晶灰岩等,尽管藏南的放射虫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系统的放射虫研究与地层研究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5.
56.
囊萼紫草属与滇紫草属花粉形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囊萼紫草属3种和滇紫草属1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囊萼紫草属的花粉为哑铃形或茧形,中等大小,P/E比为1.6一1.67,三孔沟,内孔横长;具小刺状纹饰。滇紫草属的花粉为近长球形或近卵球形,P/E为l—1.23;三孔沟或三合沟孔,内孔一般纵长,具皱波状纹饰,在皱波上具密集的小瘤或微颗粒。从花粉形态的角度,本文支持把囊萼紫草属从滇紫草属(广义)中分离出来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滇紫草属的花粉中首次观察到了一种比较少见且特化的花粉即单极三合沟孔的花粉。 相似文献
57.
John R. de Almeida Gordon H. Guyatt Sachin Sud Joanne Dorion Michael D. Hill Michael R. Kolber Jane Lea Sylvia Loong Reg Balvinder K. Somogyi Brian D. Westerberg Chris White Joseph M. Chen Bell Palsy Working Group Canadian Society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Neck Surgery Canadian Neurological Sciences Federation 《CMAJ》2014,186(12):917-922
58.
目的:观察应用Nd:YAG激光,消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的后囊膜皱褶之效果。方法:国产JYZ-1A型YAG激光眼科治疗机。用单脉冲能量0.35mJ-1.5mJ,治疗总能量11.2mJ64.5mJ击射晶体后囊膜皱褶深处,形成34mm孔径管亮区。 相似文献
59.
关于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之探讨--对IUCN物种濒危等级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保存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根据物种的种群数量与分布、种群数量波动与分布区下降速率来评定濒危物种的濒危等级,并针对物种的濒危等级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1994年11月,IUCN第40次理事会会议正式通过了经过修订的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作为IUCN物种濒危等级标准。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虽然不是国际法和国家法律,但是对于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保护决策以及各国的自然法律法规的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保护生物学理论研究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我们在研究制定中国水生野生生物濒危等级标准时发现,如果直接应用IUCN物种濒危等级标准评定水生野生生物濒危等级将存在一些问题。如:(1)如何区别对待那些本来就数量稀少、分布区狭窄的物种和那些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其种群数量与生境面积急剧下降的物种?(2)不同的动物类群能否应用同一濒危标准尺度?(3)如何区别对待物种边缘分布区和核心分布区的种群数量与密度的差异?(4)如何处理种群的局部灭绝、局部濒危?(5)一些濒危物种在野生环境中濒危,但是这些物种可以人工繁殖,如何处理可以人工繁殖的濒危物种?(6)如果没有种群与栖息地的精确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怎样应用物种的濒危标准评估其濒危等级?在实践中,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考虑与国际流行的IUCN物种濒危等级标准接轨,我们提出来一个由“无危”、“值得关注”、“受胁”、“濒危”和“灭绝”等5个级构成的濒危等级系统,其中“值得关注”、“受胁”、“濒危”又分为“一般”与“高度”两个亚等级。我们提出应区分“生态濒危物种”、“进化濒危物种”;对于不同生物类群,应区分物种的生活史对策,制定不同生活史物种的濒危标准。对于r-对策物种,引入“经济灭绝”这一等级,将这一等级对应于“受胁”等级,以解决缺少物种数量的统计数据和历史数据这一难题;区别对待特有物种,将其濒危等级提升一等;引进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概念,将集合种群的局域种群(local population)作为“个体”对待。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