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3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50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3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7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10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11篇
  1968年   8篇
  1967年   8篇
  1965年   8篇
  1962年   10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21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似哺乳类爬行动物和哺乳类动物脑颅侧壁构造类型的演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从原始似哺乳爬行动物进化到高级兽类哺乳动物过程中脑颅侧壁所发生的形态演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构造上的不同,将这些动物的脑颅侧壁的构造方式划分为四个构造类型,代表四个进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2.
河北阳原—蔚县晚上新世兔形类化石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本文记述河北阳原——蔚县晚上新世小哺乳动物群中的兔形类化石共3属5种: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 sp.nov.,Hypolagus sohreuderi,Ochotona cf.lagrelii,Ochotona minor和Ochotona erythrotis.。对首次发现于亚洲的Pliopentalagus进行了起源和演化方面的探讨;并就华北上新世一早更新世常见的Hypolagus作了一些评述。本文指出:Hypolagus—Plio-pentalagus组合已延至早维拉方期;Ochotona lagrelii—Ochotona minor则为已知的最晚代表。  相似文献   
153.
记内蒙古Juxia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在内蒙古沙拉木伦额尔登敖包地区第三系下渐新统乌兰戈楚组中发现的始巨犀的一个新种:寿氏始巨犀(Juxia shoui)。据其前臼齿及鼻切迹的位置等特点,这一新种当为始巨犀属中比较进步的一个成员,是包氏始巨犀和巨犀之间的过渡类型的犀类动物。  相似文献   
154.
新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几种始新世哺乳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本文记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三个泉地区依希白拉组中采到的踝节类、蹠行类、全齿类和恐角类化石。根据这些化石,依希白拉组的时代可能和北美中始新世勃力吉期相当。文内,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周明镇和胡长康(1956)记述的真恐角兽的前臼齿可能产自三个泉附近的依希白拉组。  相似文献   
155.
三水盆地早白垩世白鹤洞组的被子植物花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描述了区内早白垩世白鹤洞组的被子植物花粉,11属20余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属种作了区分性的讨论.据所发现的被子植物花粉的组合面貌,将白鹤洞组归人中晚阿尔必期.  相似文献   
156.
王敏成 《古生物学报》1992,31(4):395-402
笔石发现于辽宁辽阳兰家晚寒武世崮山组 Drepanura 带,他们为 Dendrograptus liaoyangensis sp. nov., Dendrograptus liaoyangensis latus subsp. nov., Callograptus lanjiaensis sp. nov., Callograptus sp. A, Callograptus sp. B.,这是我国已知最低层位的笔石.  相似文献   
157.
新疆温泉煤田早、中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新疆温泉煤田艾肯拜尔段和柯克它乌组的孢粉化石,计有42属59种.根据孢粉类型和含量变化等特征,建立2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1. Dictyophyllidites-Chordasporites-Jugasporites 组合;2. 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Pseudopicea 组合.第一组合产于艾肯拜尔段,时代可能为早侏罗世,第二组合产于柯克它乌组,时代暂定为早、中侏罗世.根据孢粉组合反映的植物群面貌是:裸子植物非常茂盛,其中以松柏纲为主,蕨类植物较少(包括真蕨纲植物);反映的古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158.
广东南雄盆地上湖组介形类动物群及白垩-第三系界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南雄盆地上湖组介形类可划分为2个性质不同的动物群及4个化石带:下部为 Porpocypris 动物群,是以中生代属种为主,中、新生代属种混生的过渡性动物群,时代为晚白垩世最晚期;上部为 Cypris 动物群,以 Cypris 属占优势, Sinocypris 属开始出现, Cypridea 等古老属种绝灭为主要特征,时代为早—中古新世.根据介形类演化发展阶段和白垩纪末生物绝灭事件,南雄盆地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线应划在 Porpocypris 与 Cypris 动物群之间,即上湖组坪岭段与下惠段之间.  相似文献   
159.
冯儒林 《古生物学报》1992,31(6):724-729
报道我国首次发现的三叠纪多板纲(Polyplacophora)鳞肋目(Lepidopleurina)鳞肋科(Lepidopleuridae)的—新属——中国石鳖(Sinochiton).新属保存较完整,贝体中等大,椭圆形,长宽比为1.44∶1;中间板宽远大于壳长,长方形,半圆形拱凸,壳顶不突出,后缘近直,中心区十分宽大,侧区很窄,或不明显,缝合片及嵌插板不发育;贝体具圆形环带.新属与菊石 Balatonites 共生,时代属 Anisian 期.新属与北美下二叠统的 Ochmazochiton Hoare, 1984 及宾夕法尼亚系的 Pedanochiton Debrock, Hoare et al 近似,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0.
王成源 《古生物学报》1992,31(5):621-622
Nieper(1969)依据澳大利亚 Queenslaad 西部 Nora 组(下奥陶统)的标本以 Trigonodus triangularius Nieper 1969 为模式种,建立了牙形刺新属 Trigonodus. Cooper(1981)将 Nieper 的形式属 Trigonodus 修正为器官属,包括 PM Sa Sb Sc Sd 分子,并将此属的模式种改为 Trigonodus larapintinensis (Crespin, 1943). Cooper 的观点被很多牙形刺专家接受, Trigonodus 属名也被广泛引用在牙形刺文献中 (Stauge, 1984;安泰庠、郑昭昌,1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