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06篇 |
免费 | 981篇 |
国内免费 | 3772篇 |
专业分类
108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258篇 |
2022年 | 364篇 |
2021年 | 395篇 |
2020年 | 406篇 |
2019年 | 438篇 |
2018年 | 267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277篇 |
2015年 | 400篇 |
2014年 | 597篇 |
2013年 | 493篇 |
2012年 | 693篇 |
2011年 | 631篇 |
2010年 | 553篇 |
2009年 | 558篇 |
2008年 | 592篇 |
2007年 | 586篇 |
2006年 | 509篇 |
2005年 | 449篇 |
2004年 | 327篇 |
2003年 | 280篇 |
2002年 | 218篇 |
2001年 | 227篇 |
2000年 | 223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7年 | 6篇 |
1965年 | 7篇 |
1964年 | 5篇 |
1953年 | 5篇 |
195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间隔经眼眶静脉丛多次采血后,对雄性Wistar大鼠重要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分别间隔3 d、7 d、10 d,经眼眶静脉丛采血,每次采血1 mL,共采3次。对照组于实验组最后一次采血时采血一次,采血1 mL。每次采血前称量体重,于最后一次采血后将大鼠处死,取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胸腺,称量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间隔3 d多次采血,大鼠的肝、肾系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间隔7 d、10 d多次采血,大鼠的各脏器系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间隔3 d多次采血对大鼠的肝、肾系数有影响,间隔7 d、10 d多次采血对各脏器系数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2.
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异黄酮合成途径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以微生物为宿主研究异黄酮代谢,则需要将整个相关代谢途径的多酶体系组装到工程菌种,从而进行表达及代谢研究,这就需要用到多基因的转化和共表达技术。综合应用了多基因单载体和多基因多载体方法,将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中的五个关键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对异黄酮代谢途径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和表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含有五个外源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重组菌经IPTG诱导,以L-酪氨酸为底物进行发酵,发酵产物经过HPLC测定,结果表明和空白对照相比有新的代谢产物生成,初步断定为异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3.
为获得一定规模的小麦单倍体植株以构建小麦DH(Double Haploid)群体,采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42)与玉米(Zeamays,2n=20)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胚,经胚拯救产生单倍体植株,研究了1/2MS培养基中幼胚取材时期、幼胚大小、4℃处理时间、暗处理时间对单倍体胚培养再生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2天~16天取材的幼胚经胚拯救后成苗率无明显差异;0.5mm~1.0mm大小的幼胚成苗率显著高于0mm~0.5mm和1.0mm~1.5mm大小的幼胚成苗率;1天~3天短期4℃处理对胚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处理3天后,出愈率和成苗率降低;胚培养过程中12天左右的24h暗处理能有效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134.
旱地农日水肥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是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的关键,也是制约该类型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能否充分发挥水肥的增产效应对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灌溉试验、旱棚试验与长期定位试验等几种水肥效应常用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及不足;并在总结旱农地区水肥协同效应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旱地农业水肥相互作用机理和交互作用模型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适宜的水、肥条件对作物生长与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但因研究方法与试验地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结合农业生态系统特点对未来旱地农业水、肥效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5.
136.
马金双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06,28(5):493-504
主要阐述与水杉有关的三个问题: 首先是水杉研究的教训, 特别是从编辑、作者和学者的角度; 其次讨论水杉研究的不明之处, 包括王战的标本是如何到达吴仲伦之手而转送给郑万钧的, 薛纪如和华敬灿谁先打听到小河的原产地, 三木茂的论文是如何到达中国而胡先骕又是如何得到的; 并讨论了水杉的栽培及栽培品种的注册以及水杉原产地的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及宣传; 最后建议成立水杉博物馆, 编写中国植物采集史, 编写东亚植物分类学文献目录新续编。 相似文献
137.
分析黑龙江省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基因片段的序列 ,确定该基因所产ESBLs的亚型。用双纸片法初筛检测产ESBLs菌株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SBLs编码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至pUC19载体中 ,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以确定亚型。测序结果证实所获得的ESBLs基因片段含10 4 7个核苷酸 ,其基因型为SHV型 ,与SHV 12型ESBLs编码基因相同。上述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内分离的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含有SHV 12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138.
本文报导四川省西部鱼类寄生粘孢子虫粘体虫属六新种,即异型粘体虫,新种Myxosoma disparis sp.nov.,四川粘体虫,新种Myxosoma sichuanensis sp.nov.,光唇粘体虫,新种Myxosoma acrossochilusi sp.nov.鳅粘体虫,新种Myxosoma nemachilusi sp.nov.斜囊粘体虫,新种Myxosoma obliqua sp.nov.,雅安粘体虫,新种Myxosoma yaa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39.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在中国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东亚飞蝗系相当典型的草原型昆虫,它具有草原型昆虫的生活特征,如对温湿度有较大的适应范围,喜光,运动器官发达,能作远距离迁移,有群集习性等。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农业区边缘的草原地带,故易于造成农业大灾害,为中国历代著名大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40.
转座子Sleeping Beauty和PiggyBa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得益于转座子Sleeping Beauty(SB)和PiggyBac(PB)的发现和完善,转座子作为一种遗传工程工具在脊椎动物的基因遗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SB和PB宿主范围极其广泛,从单细胞生物到哺乳动物都能够发挥作用.转座过程需要转座序列和转座酶的存在,类似于"剪切"、"粘贴"的方式.转座子载体系统转座时可携带一段外源DNA序列,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用于实现目的基因的转移,现已广泛用于转基因动物、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等领域.当转座系统与基因捕获技术相结合,不仅可研究插入突变基因的功能,还能通过所携带的报告基因获得捕获基因的表达图谱.作为非病毒载体的SB和PB转座系统,由于具有高容量、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等优势,并且PB在转座后不留任何足迹,不会造成遗传物质的不可预测改变,在动物基因工程以及基因治疗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