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91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株西瓜枯萎病生防菌的鉴定与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roum f.sp.niveum)引起的土传病害,是西瓜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利用拮抗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繁殖,降低其危害程度,已成为西瓜枯萎病防控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筛选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并探究其抑菌作用,为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提...  相似文献   
992.
建立琼脂扩散溶血试验用以测定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的溶血价,同时与分光光度法及微量溶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琼脂扩散溶血试验所测溶血价滴度要高于前两种方法,而且重复性好,结果易于判定。  相似文献   
993.
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高脂负荷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意义.方法:用不同浓度椋榈酸、胰岛素分别培养骨骼肌细胞2h、6h、12h、24h,对棕榈酸诱导组的一部分细胞给予1× 10-7M胰岛素刺激2h,用血糖检测试剂盒(GOD-POD)检测各组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研究不同浓度棕榈酸、胰岛素对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影响,观察胰岛素的生理功效的变化.结果:0.6mM棕榈酸诱导12h以上或者5×101-M胰岛素诱导24h后,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比正常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细胞的糖代谢能力降低.经1×10-7M胰岛素刺激2h后的棕榈酸诱导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与未经胰岛素刺激的棕榈酸诱导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胰岛素的生理功效降低,证实棕榈酸诱导组细胞已对胰岛素产生耐受.结论:高脂或高胰岛素条件均可诱导原代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  相似文献   
994.
涂涛田  季恒青  国果  付萍  吴建伟 《昆虫学报》2012,55(9):1046-1053
制备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血淋巴中的抗真菌肽, 对其分子特性及抗真菌机制进行研究。通过C18柱固相萃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 成功制备到家蝇幼虫血淋巴抗真菌肽 MAF-1。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 MAF-1的分子量为17.136 kDa。通过圆二色谱测出水溶液中MAF-1主要以α螺旋及β折叠为主。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MAF-1作用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1 h后, 部分真菌出现表面凸凹不平, 细胞结构模糊;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表面形成很明显的凹陷, 皱缩, 个别菌体破裂, 内容物外泄, 病变真菌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结果显示, 正常对照组的真菌呈现典型的圆形, 而实验组则出现明显的拖尾现象即形成“彗星”样细胞特征, 细胞迁移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SDS-PAGE图谱显示, MAF-1作用后的白假丝酵母菌菌体蛋白谱带一些条带明显变浅, 条带数下降, 甚至消失。结果提示MAF-1可能具有独特的抗真菌机制。  相似文献   
995.
2008年5月~2012年5月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及附近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计发现鸟类117种,隶属于10目35科65属,其中夏候鸟40种,留鸟53种,旅鸟16种,冬候鸟8种;在鸟类区系方面,古北界鸟种占52.1%,广布种占40.2%,东洋界鸟种占7.7%,其鸟类群落组成兼有黄土高原鸟类与兴隆山山地鸟类的特点;在三种鸟类生境类型中,鸟类多样性和群落的均匀度最高的是校园人工园林,山区灌丛草地的鸟类多样性位居其次,且具有一些黄土高原特有留鸟,农田与居民点的鸟类多样性最低而优势度最高。  相似文献   
996.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的果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1新种,陈氏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chen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陈氏果实蝇,新种Bactrocera(Bactrocera) cheni sp.nov.(图1~4)新种属于桔小实蝇复合体,新种与龙目实蝇Bactrocera (Bactrocera) lombokensis Drew et Hancock相近,与后者的区别为:中足腿节内端1/3具黑褐色斑,后足腿节内端1/4具黑褐色斑,中足胫节黄褐色,向基部颜色加深.正模♂,云南景洪,2010-12-20,Cue-lure引诱,张南南采.副模4 ♂ ♂,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分类专家S.H.Chen的姓氏.  相似文献   
997.
季艳丽  程云伟  陈发菊  张德春  周超 《广西植物》2019,39(12):1613-1618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为进一步揭示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潜力,该研究以高粱Sb19未成熟胚诱导产生的两种胚性愈伤组织和一种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测定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采用方差分析法对高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高粱两种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中的代谢活性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能够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提供更多的物质能量基础。(2)两种类型胚性愈伤组织之间生理生化差异显著,其中,Ⅱ型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Ⅰ型胚性愈伤组织,相反,Ⅱ型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Ⅰ型胚性愈伤组织,这种生理生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的分化。该研究结果为愈伤组织的胚胎发生能力与生化代谢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南京株YY5在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及SUPT1细胞株上生长特点.观察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同时间病变效应程度,记数死亡细胞百分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记数抗原表达阳性细胞数,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感染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病毒复制不同时期的特点.结果发现:HHV-7在CBMCs及SUPT1上出现CPE时间迟于HHV-6,且CPE程度也低于HHV-6;HHV-7在SUPT1细胞上尽管有CPE及抗原表达,但很难找到成熟的病毒颗粒;电镜下,病毒主要存在于肿胀的病变细胞内,且病毒感染细胞常出现核染色质聚集,核固缩,及胞浆细胞器空泡化,细胞裂解等特点;成熟的HHV-7颗粒直径约170-190 nm,核衣壳约90-100 nm,核衣壳内致密核心约40 nm,核衣壳与包膜之间是丰富的被膜约30-35 nm,包膜上有刺突.HHV-7常发现无核心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四种原核细胞色素P450晶体蛋白P450BM3、P450cam、P450terp、P450eryF模建白色念珠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三维结构。序列匹配采用四种晶体结构比较结果基础之上提出的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蛋白基于结构知识的序列匹配方法。以P450BM3晶体结构坐标模建目标蛋白结构保守区主链结构,结构保守区侧链构象来源于四种晶体蛋白与模建蛋白对应残基同源性得分最高残基构象。模建结果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进行结构优化,模建结果蛋白采用Profile-3D图、Ramachandran图和疏水图分析确证结构的合理性。并根据模型推测与血红素辅基相互作用的残基、与氧化还原偶联蛋白作用和参与电子传递的残基、底物进出通道和活性位点的残基。这些研究结果为定点突变研究、抗多肽抗体结合实验等提供理论依据,为高效低毒抗真菌药物合理设计提供靶标。  相似文献   
1000.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不仅参与胚胎期的血管发生,还存在于骨髓、外周血和脐血中,在成体血管新生和受损内膜的再内皮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血管发生和炎症反应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过程,血管损伤通常伴有局部促炎症介质的释放.多种炎症介质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影响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从而影响损伤血管的修复和再生,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就EPCs与炎性相关因子如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血管生成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等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