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转Ac(AcTPase)及Ds(Dissociation)的水稻(Oryza sativa L.)转化群体,配置了Ac×Ds的杂交组合354个.检测了转基因植株的T-DNA插入位点右侧旁邻序列,研究了Ac/Ds转座系统在水稻转化群体中的转座活性.结果表明,有些转化植株T-DNA插入位点相同或相距很近,插入位点互不相同的占65.4%.检测到T-DNA可插入到编码蛋白的基因中.在Ac×Ds的F2代中,Ds因子的转座频率为22.7%.对Ac×Ds杂交子代中Ds因子旁侧序列的分析,进一步表明了Ds因子在水稻基因组中的转座活性,除了从原插入位点解离并转座到新的位点之外,还有复制--转座和不完全切离等现象.获得的旁侧序列中,有些序列与GenBank中的数据没有同源性,目前有2个DNA片段在GenBank登录.探讨了构建转座子水稻突变体库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利用体外培养人体肠道菌转化黄芩苷,探索转化方法及模型;用醇沉法提取了黄芩苷转化酶,即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并探讨了酶促影响因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产物黄芩素。经实验确定,黄芩苷转化培养液经超声波处理后,在转化液中有黄芩素检出。实验得知,转化酶为胞内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为6.0,Ca2+、Mg2+和Cu2+对酶促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Fe2+则具有抑制作用,Zn2+浓度在l mmol/L时起促进作用,在5 mmol/L时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与纳米碳配合施用对尿素和碳酸氢铵在华北平原典型土壤潮褐土中转化的调控效果及其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尿素和碳酸氢铵在施入土壤后的2周内,土壤无机氮的供应强度差别较大,2周以后则基本相似.2种氮源对油菜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在生育前期(播种后34 d)差异显著,但最终达到商品生物量收获时,氮源之间差异不大.DCD对尿素和碳酸氢铵在潮褐土中的转化表现出显著的硝化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和有效抑制时间随DCD用量的增加而增强,且以对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的硝化抑制效果更好.在本研究条件下,DCD用量以占肥料纯氮量的1.0%~1.5%相对较佳,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改善叶色,降低植株硝酸盐含量,提高氮肥利用率.纳米碳与DCD配合施用对土壤铵氧化有明显的协同抑制效果,且可以显著刺激油菜前期的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降低油菜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04.
锥叶柴胡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锥叶柴胡(Bupleurum bicaule Helm)地下部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单体,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kaerophyllin(1)、isokaerophyllin(2)、咖啡酸乙酯(3)、柴胡皂苷元F(4)、异鼠李素(5)、槲皮素(6)、α-菠甾醇(7)和豆甾醇(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5.
microRNAs (miRs) have emerged as critical modulators of various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Indeed, miR-1 has been reported to play an integral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cardiac muscle progenitor cell differentiation. However, whether overexpression of miR-1 in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miR-1-ES cells) will enhance cardiac myocyte differentiation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into the infarcted myocardium is un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was produced in C57BL/6 mice by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igation. miR-1-ES cells, ES cells, or culture medium (control) was transplanted into the border zone of the infarcted heart, and 2 wk post-MI, cardiac myocyte differentiation, advers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cardiac function were assessed. We provide evidence demonstrating enhanced cardiac myocyte commitment of transplanted miR-1-ES cells in the mouse infarcted heart as compared with ES cells. Assessment of apoptosis reveale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miR-1 in transplanted ES cells protected host myocardium from MI-induced apoptosis through activation of p-AKT and inhibition of caspase-3,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and superoxide productio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interstitial and vascular fibrosis was quantified in miR-1-ES cell and ES cell transplanted groups compared with control MI. However,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miR-1-ES cell and ES cell groups was observed. Finally, mice receiving miR-1-ES cell transplantation post-MI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eart function compared with respective controls (P < 0.05). Our data suggest miR-1 drives cardiac myocyte differentiation from transplanted ES cells and inhibits apoptosis post-MI, ultimately giving rise to enhanced cardiac repair, regeneration, and function.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Leptin在脑缺血性损伤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昆明小鼠完全随机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Leptin干预组;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复制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eptin干预组在缺血0 min腹腔注射Leptin(1μg/g体重),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caspase-3 mRNA表达,免疫组化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缺血中心区神经元以坏死为主,与假手术组相比,其半影区神经元凋亡数量显著增多、促凋亡基因cas-pase-3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Leptin干预组半影区凋亡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抑凋亡基因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Leptin能够通过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在脑缺血性损伤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旨在观察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FA)引起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的机制。以豚鼠为实验动物,运用细胞内微电极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NFA和其它药物对急性分离的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NFA、indanyloxyacetic acid94(LAh-94)和diSOdium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ate(DIDS)可使低静息膜电位的细胞产生超极化,但对高静息膜电位的细胞无明显作用。低静息膜电位细胞的平均静息电位为(-42.47&#177;1.38)mV(n=24),100μmol/LNFA、10μmol/LIAA-94和200μmol/LDIDS分别使细胞超极化至(13.7&#177;4.3)mV=9,P〈0.01),(11.4&#177;4.2)mV(n=7,P〈0.01)和(12.3&#177;3.7)mV(n=8,P〈0.01),这种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引起细胞超极化反应的效应呈浓度依赖性。NFA引起的超极化和外向电流几乎完全被100nmol/L iberiotoxin、100nmol/L charybdotoxin、10mmol/L tetraethylammonium、50μmol/LBAPTA—AM、10μmol/Lryanodine和0.1-10mmol/Lcaffeine阻断,但不能被100μmol/Lnifedipine、100μmol/LCdCI,和无Ca^2+灌流外液阻断。结果捉示:氯离_了通道的阻断剂NFA可通过平滑肌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增加细胞内钙,进而激活钙依赖的钾通道,产生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旨在观察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18βGA)对微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流的影响。分离出豚鼠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和肠系膜动脉(mesenteric artery,MA)后,用酶消化法制备单个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的变化。结果显示:(1)1mmol/L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和1mmol/L tetraethylammonium(TEA)都可以部分抑制微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外向电流。(2)18βGA电压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微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18βGA主要抑制0~+40mV电压区间的激活电流,其中对+40mV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最强。10、30和100μmol/L18βGA对AICA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40mV)的抑制率分别为(25.3±7.1)%、(43.1±10.4)%和(68.4±3.9)%,对MA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40mV)的抑制率分别为(13.2±...  相似文献   
109.
糖在猕猴精子低温冷冻保存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喜龙  司维  王红  邹如金  季维智 《动物学研究》2002,23(3):205-209,T001
TTE或TEST防冻液在冻存猕猴精子时产生不同结果,其主要不同在于防冻液中糖成分的不同。本实验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这2种防冻液冻存的猕猴精子冷冻前后超微结构的变化,以说明糖在低温冻存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冷冻复苏过程对精子结构产生了影响。TTE法低浊保存的猕猴精子的头部的质膜出现少许皱褶或泡化现象,但精子的顶体、核或是精子尾部的结构与鲜精的结构基本相似。猕猴精子经TEST法低温保存后,大部分精子结构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精子膜、顶体和精子核明显泡化、损伤或破裂,精子尾部不能分辨出正常的超微结构。这提示,可能由于TTE防冻液中复杂的糖成分在降温/复苏过程对精子起到了较好的协同冷冻保护作用;而TEST防冻液中单一的糖成分不能完全保护精子避免低温损伤,低温保存过程破坏了精子的结构,并影响了复苏后精子体外存活能力与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110.
啄木鸟科物种作为初级洞巢者与蛀干害虫控制者,对森林高度依赖,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伞护种和环境指示物种。自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范围的栖息地丧失和片段化,啄木鸟科物种的森林生境急剧萎缩,威胁着该类群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为探究啄木鸟科动物濒危情况和研究现状,本研究利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和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在线数据库,检索并整理出1988年到2023年以下内容:(1)全球啄木鸟的物种数、濒危等级及其变化情况;(2)各大洲的啄木鸟物种数及其受威胁物种的比例;(3)啄木鸟的主要威胁因素;(4)通过Google学术搜索等方式检索并统计啄木鸟相关文章的研究内容。结果显示:(1)目前现存254种啄木鸟,33年间全球受威胁啄木鸟由7种增加至18种,受威胁物种数占当年已命名啄木鸟物种数的比例由3.4%上升至7.0%。(2)亚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分布了83种、93种和56种啄木鸟,受威胁物种占比分别为12.0%、6.4%、5.3%。非洲和欧洲分别分布了36种和11种啄木鸟,当前没有受威胁物种。(3)农业和生物资源利用以及放牧是啄木鸟的主要威胁因素。(4)共检索到研究啄木鸟的有关文章1 024篇,研究覆盖了140种啄木鸟,其中,文章数最多的物种是红顶啄木鸟(Leuconotopicus borealis)(162篇)。研究主要集中在巢相关特征(129篇)、生境选择特征(122篇)、取食行为(112篇)、繁殖行为(99篇)和种群状况(66篇)等基础生态学内容。这些研究为啄木鸟生物学、生态学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物种覆盖程度还远远不够。在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的大背景下,亟需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对全球啄木鸟的濒危格局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后续啄木鸟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