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6篇
  免费   1038篇
  国内免费   265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552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740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847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961.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Cd2+对克氏原螯虾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SDS对克氏原螯虾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365.60、1171.72、1128.43和1120.43mg·L-1,安全浓度(SC)为258.79mg·L-1;Cd2+对克氏原螯虾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1197.09、142.06、90.85和82.64mg·L-1,SC值为0.6mg·L-1。SDS和Cd2+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分别为低毒和高毒,毒性大小为Cd2+>SDS。联合毒性试验表明,二者毒性比为1∶1,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h时,相加指数(AI)分别为0.335、0.017、0.030和0.032,联合作用结果均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62.
中国人口分布的自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多样化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性,明晰人口分布格局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于增进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人口密度为指标,采用洛伦兹曲线与空间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人口分布状况,并探讨了自然因素组合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人口分布与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干燥度、净初级生产力、地表粗糙度、距海岸线距离等16个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中国人口分布集聚现象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以高、中、低人口密度为主,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正空间关联特征;人口密度与河网密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净初级生产力、≥5 ℃积温、降水量变异、相对湿度、温暖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相对高差、平均高程、日照时数、地表粗糙度、距海岸线距离呈显著负相关;气候因子(年均温度、温暖指数、降水量变异、净初级生产力)、地形因子(地表粗糙度、相对高差)和水系因子(河网密度)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建议加强对东部高人口密度区的生态环境监控,避免因人口增长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同时,强调对中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育,增强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减缓东部地区高人口密度的生态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963.
以胶州湾大沽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利用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ENVI 4.4软件在GIS技术支持下,提取1986、2002和2010年研究区自然湿地、人工湿地、非湿地3大景观类型的空间信息;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原理和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指数,定量分析研究区景观动态变化,阐明景观格局变化下,生态安全状况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86-2010年,研究区在自然与人为双重干扰下陆地面积萎缩,斑块数增多,优势景观消失,景观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分离化;1986-2010年,人类活动对景观干扰愈加明显,景观干扰指数与生态安全指数存在负相关性,研究区各景观损失度上升,生态安全指数下降,其中以自然湿地中河流与河口湿地和芦苇湿地景观的恶化程度最大.基于面积因素构建的各景观生态安全度依次为:非湿地>人工湿地>自然湿地;新建并发育的人工林景观和新整合的少海东湖人工湿地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研究区的生态损失,缓和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探索出一条湿地保护新型道路.  相似文献   
964.
作为微型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浮游纤毛虫是连接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的重要中介。有些浮游纤毛虫在生活周期中会形成包囊,条件适宜时包囊会萌发,这对纤毛虫种群动态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对于浮游纤毛虫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营养期细胞,浮游纤毛虫包囊的研究尚少,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对浮游纤毛虫包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包括包囊的形态、沉积物中包囊的丰度、包囊形成的环境因素、包囊萌发过程及环境因素对包囊萌发的影响等方面,希望对国内开展浮游纤毛虫包囊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65.
记录中国巨胸小蜂属Perilampus Latreille 2新记录种:诺巨胸小蜂Perilampus noemi Nikol’skaya, 1952和螟巨胸小蜂Perilampus nola Nikol’skaya, 1952。提供了形态描述、分布及形态特征图,并提供了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966.
王志英  肖燕  黄静芳  伍蝉璐  乐冬友 《蛇志》2012,(4):367-368,39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腰椎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科接受腰椎穿刺的460例患者,按进行腰椎穿刺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接受传统的腰椎穿刺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一些预见性护理,并比较腰椎穿刺时的配合程度,腰椎穿刺后并发症情况,腰椎穿刺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腰椎穿刺配合程度高,腰椎穿刺后并发症少,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结论腰椎穿刺前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预防腰椎穿刺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67.
为了比较红景天属不同红景天药材的有效成分的差异,采用HPLC-DAD法建立了同时测定青藏高原14种红景天属药材中红景天苷、酪醇、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50×4.6 mm,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五种化合物在选定的条件下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在97.36%以上,RSD小于2.31%。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为红景天属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8.
核桃分心木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色谱分离方法与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核桃分心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其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1)、齐墩果酸(2)、Isosclerone(3)、正十七烷(4)、3-羟基-1-(4-羟基取代苯基)-1-丙酮(5)、硬脂酸甘油单酯(6)、没食子酸(7)、没食子酸乙酯(8)、核桃素D(9)、对羟基苯甲酸(10)、香草酸(11).运用DPPH(1,1-二苯基苦基苯肼)法、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对分心木粗提物及各相关样品的抗氧化与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分心木提取物及各相关样品普遍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与抗菌活性.分心木具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69.
本文重点在于提高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活菌数量,降低发酵培养基成本。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进行单因素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0/L,豆粕(中性蛋白酶水解3h)20g/L,玉米浆3g/L。用此培养基在37℃培养24h,采用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活菌数可达8.2×10^8cfu/mL.培养基中添加K2HPO45g/L、MgSO4·7H2O0.2g/L、MnSO3·H2O0.2g/L培养32h时,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970.
肉桂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肉桂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并对活性化合物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肉桂石油醚提取物(IC50=350.37 μg/mL)的活性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028.99 μg/mL),从中分离出2个活性成分,分别鉴定为桂皮醛( IC50 =277.89 μg/mL)和肉桂酸(IC50=286.22 μg/mL).酶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非竞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178.07 μg/mL和229.43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