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Inonotus taiwanensis (Hymenochaetales) is described as a new species collected from southern Taiwan, and all specimens grew on the trunk of Trema tomentosa. This new species is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resupinate, effuse-reflexed to pileate basidiocarps, bright yellow context, long setal hyphae in context and trama, setae in hymenium and trama, and fairly small basidiospores. Maximum likelihood and Bayesian inference phylogenies inferred from both sequences of 28S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region of rDNA indicated that I. taiwanensis forms a distinct clade within Inonotus, and the species is sister to I. tricolor. The comparison of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mong I. taiwanensis and some closely related Inonotus spp.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72.
PEG胁迫对不同培养方式下金发草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置液体培养和振荡液体培养方式下,研究了聚乙二醇(PEG)胁迫对金发草[Pogona the rumpaniceum(Lam.)Hack]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和游离脯氨酸(F-Pro)积累的影响。发现金发草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耐PEG胁迫能力,培养方式与PEG胁迫对其再生抑制上存在时间与程度两个方面的表现。振荡培养方式主要表现为延迟再生时间,而PEG胁迫则主要表现为降低再生频率。两种培养方式都能使愈伤组织在PEG胁迫下发生F-Pro积累,F-Pro含量随PEG浓度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增长而升高。去胁迫后,大部分愈伤组织都能够恢复再生能力,F-Pro可能在抑制和恢复过程中作用较复杂。因此,在利用愈伤组织筛选抗旱植株时,PEG浓度应在300g.L-1以上,处理时间3周以上,静置培养更有利于抗旱突变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73.
Sperm cells of rice ( Oryza sativa L. ) were isolated from mature pollen grains near anthesis using osmotic shock with sucrose solution. They were separated from pollen contaminants by a Percoll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Isolated sperm cells were viable as tested with the fluorochromatic reaction. Cytological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two sperm cells just released from a pollen grain were linked together and each had a long tail-like extension. The isolated sperm cells were spherical with irregular surface and most of them separated, but some still remained in pairs that connected by finger-like structure. As observed with TEM, the isolated sperm cell was surrounded by a single plasma membrane and cell wall did not exist. Sperm nucleus was large and euchromatic.  相似文献   
74.
75.
本文对世界范围内的软齿菌属种类进行了研究,并发现无囊软齿菌Dentipellis acystidiatata为一新种,且对该种进行了详细描述。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层体齿状、单系菌丝系统、无囊状体和胶化菌丝、担孢子小(4.1-5.2×2.4-3.2μm)、表面粗糙、具淀粉质反应。对软齿菌属的种类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该属所有种类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76.
HIV-TAT蛋白转导域(PTD)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在蛋白转导过程中能高效穿过生物膜的结构域,它能将与之连接的多肽、蛋白质及DNA等分子跨膜导入几乎所有的组织和细胞,转导效率高而对细胞没有损伤.构建了TAT-EDAG、TAT-GFP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中实现了两种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原核表达,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蛋白纯化,获得了纯度在90%以上的融合蛋白.脱盐处理后,利用TAT-GFP转染体外培养的鼠成纤维细胞证实了TAT转导肽的生物活性;利用TAT-EDAG转染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TAT-EDAG可以导入HL-60细胞中.这为下一步应用于体外造血干细胞扩增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伊乐藻生物碱的GC-MS分析及其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藻类暴发性生长是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之一,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抑藻技术在近年来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采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出伊乐藻中的9种生物碱成分,还研究了其总生物碱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结果发现添加总生物碱的处理组中铜绿微囊藻生物量均受到了抑制,在总生物碱的浓度为62.0mg/L时,3d后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为44.0%,表明伊乐藻总生物碱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结论为通过沉水植物恢复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一种广泛适用的RNA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离提取高质量的RNA是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工程等研究的基础,而RNase、多糖及多酚类物质严重干扰RNA的分离提取过程.现利用硅藻土对RNase的吸附性,结合PVP、高盐及乙二醇丁醚沉淀等处理,建立了一种广泛适用的RNA提取方法.在富含多糖的玉米胚乳,富含RNase的动物肝脏,多酚多油脂的银杏、麻疯树以及木霉、酵母等10多种RNA提取困难的动、植物与微生物材料中都提取出完整性好,得率高的RNA.RT-PCR实验表明,提取的RNA能够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硅藻土-苯酚法提取RNA的得率是异硫氰酸胍法的3倍多.此外,将分离提取的总RNA经过LiCl与PEG8000加NaCl沉淀步骤有效地去除了大片段RNA,以水稻Osa-mir-156的成熟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做茎环RT-PCR,结果证明,富集得到的小RNA可以用于miRNA克隆等后续实验.  相似文献   
79.
普遍栽培灵芝种类的拉丁学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普遍栽培灵芝种类的拉丁学名进行了讨论,对学名的使用历史及存在的争议进行了回顾,认为中国普遍栽培的灵芝学名应为Ganoderma lingzhi,而不是G. sichuanense;四川灵芝G. sichuanense在形态与分子序列上均与灵芝G. lingzhi不同,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物种,其后选的附加模式标本与主模式标本差异较大,且附加模式标本的地理位置与主模式标本的地理位置距离较远、海拔差异较大、生态习性也不同,四川灵芝G. sichuanense的附加模式标本代表的是与四川灵芝G. sichuanense不同的物种,应该被废除。  相似文献   
80.
吴声华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20,39(5):781-794
桑黄的药用记载源自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桑黄名称最早出自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桑黄异于其他药用真菌之处是外观相似的种类多。两千年来多本古籍所记载之桑黄,乃不同人对于不同真菌种类的阐述,因为古代无能力研究显微特征以区分种类,亦无分子手段进行种类鉴定。现代桑黄的研究起于1968年日本学者发现桑黄的卓越抗癌能力。日、韩过去普遍以Phellinus linteus当作桑黄的拉丁学名。然而,中国学者在1998年发现P. linteus是中美洲的种类,亚洲并无分布。2012年发表真正的桑黄为新种Inonotus sanghuang,只长在桑树上。2016年发表桑黄及其相近种类属于新属: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桑黄的拉丁学名因此改为Sanghuangporus sanghuang。桑黄孔菌属目前所知有14种,与生长的树种常具有专一性,只有桑树桑黄这一种长在桑树上。桑树桑黄的药理活性优于市售常见的杨树桑黄S. vaninii及暴马桑黄S. baumii。在中、日、韩广泛栽培的所谓桑黄子实体并非桑树桑黄,而是杨树桑黄(简称杨黄)。有鉴于桑树桑黄及杨树桑黄的优良保健功效及安全性,建议政府部门应尽早研究将这两种药用真菌收录于中国药典,纳入食品原料以及中药品,以促进民众健康和桑黄产业发展;并且应该明确规范这两种药用真菌产品的正确拉丁学名及中文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