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75篇
  免费   4852篇
  国内免费   5087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683篇
  2022年   1262篇
  2021年   3008篇
  2020年   2074篇
  2019年   2498篇
  2018年   13578篇
  2017年   11924篇
  2016年   9611篇
  2015年   4177篇
  2014年   4642篇
  2013年   4711篇
  2012年   9311篇
  2011年   17139篇
  2010年   14498篇
  2009年   10538篇
  2008年   12476篇
  2007年   13747篇
  2006年   2503篇
  2005年   2378篇
  2004年   2447篇
  2003年   2406篇
  2002年   1836篇
  2001年   1160篇
  2000年   1046篇
  1999年   833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475篇
  1996年   486篇
  1995年   422篇
  1994年   419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466篇
  1991年   361篇
  1990年   291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227篇
  1987年   207篇
  1986年   176篇
  1985年   154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139篇
  1982年   83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63篇
  1976年   46篇
  1974年   54篇
  1973年   45篇
  1972年   299篇
  1971年   30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 A Lesko  J L Drocourt  S U Yang 《Biochemistry》1982,21(20):5010-5015
DNA-protein and DNA interstrand cross-links were induced in isolated chromatin after treatment with H2O2 and ferrous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 (EDTA). Retention of DNA on membrane filters after heating of chromatin in a dissociating solvent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a stable linkage between DNA and protein. Treatment of protein-free DNA with H2O2/Fe2+-EDTA did not result in enhanced filter retention. Incubation of cross-linked chromatin with proteinase K completely eliminated filter retention. Resistance to S1 nuclease after a 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cycle was used to detect DNA interstrand cross-links. Heating the treated chromatin at 45 degrees C for 16 h and NaBH4 reduction enhanced the extent of interstrand cross-linking. The following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but do not totally prove, the hypothesis that cross-links are induced by hydroxyl radicals generated in Fenton-type reactions: (1) cross-linking was inhibited by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ers; (2) the degree of inhibition of DNA interstrand cross-links correlated very closely with the rate constants of the scavengers for reaction with hydroxyl radicals; (3) cross-linking was eliminated or greatly reduced by catalase; (4) the extent of cross-linking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Fe2+-EDTA. Partial inhibition of cross-linking by superoxide dismutase indicates that superoxide-driven Fenton chemistry is involved. The data indicate that DNA cross-linking may play a role in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gents or systems that generate reactive hydroxyl radicals.  相似文献   
992.
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病毒的分离及某些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自然罹病的虫尸中分离得到一株非包涵体病毒。将病毒悬液均匀拌入无菌饲料并供食154~169日龄黑胸大蠊健康若虫时,能使其感染、发病,死亡率可达98%以上。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病毒为球形二十面体颗粒,直径约23nm。病毒悬液具有典型核蛋白紫外吸收光谱。病毒用DNase和RNase处理并经吖啶橙染色、二苯胺和苔黑酚试验及甲醛反应证明:该病毒含有单链DNA。以上特性与细小病毒科的特征有点类似。  相似文献   
993.
用正常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3只,体重100~150g,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取胃,固定于Bouin液。制成石蜡切片,进行(1)HE染色;(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Sternberger PAP法显示胃泌素细胞(G细胞)、生长抑素细胞(D细胞)和5-HT细胞。根据细胞的免疫反应程度,将细胞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和弱阳性三级,每例动物计数三种细胞各1,000个,并计算各级细胞占的百分比;(3)从正常对照组,脾虚组随机选择各5例动物,对D细胞和G细胞进行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定;(4)由四组动物随机选择各5例,进行G细胞和D细胞密度及G/D细胞比值的测定。本文的观察表明:(1)脾虚组胃粘膜未见明显的组织学变化;(2)内分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脾虚组G细胞和5-HT细胞中,弱阳性细胞增多,表明分泌活动增强;D细胞弱阳性和中等阳性细胞减少,强阳性细胞增多,表明分泌释放减弱,合成增强。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治疗组G细胞和D细胞的分泌活动接近于对照组;5-HT细胞无明显的恢复;(3)显微分光光度计的测定结果与光镜观察一致,脾虚组G细胞胃泌素反应物的含量低于对照组,D细胞内生长抑素反应物的含量高于对照组;(4)脾虚组G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1),D细胞密度略高于对照组,G/D细胞比值也低于对照组(P<0.01)。本文结果提示,脾虚证这些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出现异常,可能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经四君子汤治疗后,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接近于对照组,说明此药对脾虚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从土牛膝(Achyraanthes bidentata Bl.)的根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生物碱——土牛膝碱(ubidenine),通过波谱方法测定出土牛膝碱的化学结构为5,6—二氢化—2,3,10,11—四甲氧基—二苯并[a,g]—喹嗪盐(1)。  相似文献   
995.
996.
选择耐高渗透压、耐高酒精度和发酵终了产酒精量较高的黄酒酵母H—1和目前酒精工业生产用菌K号酒精酵母K—1,运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发酵速度快、产酒精量高的工业用酒精酵母.双倍体黄酒酵母H—1和双倍酒精酵母K—1经过产孢前预培养和产孢培养后,蜗牛酶水解子囊孢子壁,离心收集单倍体子囊孢子,培养后得到单倍体黄酒酵母H—2和单倍体酒精酵母K—2.用硫酸二乙醇诱变处理单倍体细胞,得到单倍体黄酒酵母的维生素缺陷型H—3和单倍体酒精酵母的氨塞骏营养缺陷型K—3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H—3和K—3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较优条件是:对数生长后期的细胞33℃、0.2%的β—巯基乙醇预处理15分钟,然后4%蜗牛酶作用2小时.用35%聚乙二醇和10mMCaC1_2诱导融合40分钟,于再生基本夹层培养基上培养获得营养互补融合子,并且考查了融合子的遗传稳定性.通过耐酒精度、一发酵速度和最终产酒精量的测定,筛选出融合子HK—6.HK—6与生产用K号酒精酵母相比,发酵速度相接近,而最终产酒精量提高了11%.可耐受16%的酒精度.  相似文献   
997.
对正常和半乳糖性白内障及给中草药的大鼠晶状体中某些吡啶核苷酸成分、糖类、非蛋白质巯基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白内障晶状体中,NADPH及非蛋白质巯基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晶状体的,而NADP、半乳糖及半乳糖醇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晶状体的;当注射半乳糖的同时分别用黄岑、石斛、菟丝子及玉蝴蝶四种中草药水煎剂灌胃,上述变化为基本恢复至正常晶状体的水平。表明四种中草药对晶状体中的异常生化变化具有阻止及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荧光法研究血清白蛋白与药物的结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荧光光谱法,观测了药物分子头孢菌素Ⅳ、异烟肼、维生素B_6和氟哌酸对白蛋白荧光的猝灭。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确定了药物与白蛋白作用的离解常数。并通过Forster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药物分子氟哌酸在人血清白蛋白中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为2.55nm,由这一距离确定了药物分子可能进入的区域和位置。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报道了[B10,22-Asp,B25-Tyr-NH2]-去B链羧端五肽胰岛素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这一类似物的生物活力比去五肽胰岛素(DPI)的活力高一倍,但却比Gerald所报道的[B10-Asp,B25-Tyr-NH_2]-DPI的活力低很多,说明后者的高活性可能依赖于分子中B22-Arg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增殖期的淋巴细胞胰岛素依赖性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及内源性废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纯化的健康人淋巴细胞中加入适量的植物血凝素(PHA),经过72h培养即成为转化淋巴细胞(增殖期淋巴细胞)。应用~(32)P参入实验,证实转化淋巴细胞胰岛素受体具有胰岛素依赖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未转化的对照组相比其活性增加约9倍。Scatchard分析表明转化后淋巴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数增加3.5倍。应用抗酪氨酸磷酸酯抗体,对胰岛素作用前后的转化与未转化淋巴细胞内,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除了95kD受体β亚基自身磷酸化外,45kD蛋白质也明显磷酸化,我们命名它为PP45。我们认为PP45可能是淋巴细胞中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主要内源性废物,它的磷酸化是胰岛素信息传递过程级联反应的初始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