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9篇
  免费   1596篇
  国内免费   3773篇
  19238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625篇
  2019年   654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845篇
  2014年   1078篇
  2013年   1051篇
  2012年   1354篇
  2011年   1236篇
  2010年   929篇
  2009年   894篇
  2008年   1000篇
  2007年   982篇
  2006年   881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569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12篇
  197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蓝藻NADPH脱氢酶(NDH-1)是一种重要的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参与CO2吸收、围绕光系统I的循环电子传递和细胞呼吸。迄今为止,人们在蓝藻细胞中已鉴定出15种NDH-1复合体亚基(NdhA-NdhO)。然而,人们对NdhO亚基的研究尚不够,至今未见有反向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在通过构建同源重组载体、自然转化和多次继代筛选后,对转化子进行了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鉴定。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基因已成功地插入到ndhO基因的保守区域,并完全破坏了ndhO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获得了ndhO基因缺失的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NdhO亚基对NDH-1复合体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等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2.
23.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产业协同的政策格局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涛  黄晓东  罗奎 《生态学报》2018,38(12):4424-4433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科学合理的产业协同政策是加快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区域产业协同政策事件的系统梳理,从区域、省际和城际3个尺度解读了产业协同政策的格局及其演进过程,并从新区域主义的管治视角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1)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协同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内跨地产业合作和城市间产业联系,有助于提高城市群整体竞争力;(2)不同空间尺度的产业协同政策关注的重点、发展的方向、演化的特征不同,当前城市间的产业协同政策与区域协同发展目标的关系不明确,产业协同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尚不显著,亟需加强研究和统筹协调;(3)受城市行政区等级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影响,京津冀产业协同政策与市场调节无法实现高度契合统一,与新区域主义的管治理念并不相符,影响科学合理协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对当前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及其政策制定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4.
The non-invasive technique of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was applied to study glucose metabolism in vivo in the insect parasite Crithidia fasciculata. It was found that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1-13C]glucose underwent a glycolytic pathway whose main metabolic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as [2-13C]ethanol, [2-13C]succinate and [1,3-13C2]glycerol. These metabolites were excreted by C. fasciculata into the incubation medium, while in the cells [3-13C]phosphoenolpyruvate was also detected in addition to the aforementioned compounds. The C3 acid is apparently the acceptor of the primary CO2 fixation reaction, which leads in Trypanosomatids to the synthesis of succinate. By addition of sodium bicarbonate to the incubation mixture L-[3-13C]malate was detected among the excretion products, while the ethanol:succinate ratio of 2.0 in the absence of bicarbonate changed to a ratio of 0.6 in the presence of the latter. This was due to a shift of the balance between carboxylation of phosphoenolpyruvate, leading to succinate, and pyruvate decarboxylation leading to ethanol. The addition of 25% 2H2O to the incubation mixtur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2-13C, 2-2H]ethanol derived from the prior incorporation of 2H+ into pyruvate in the reactions mediated by either pyruvate kinase or malic enzyme. However, no 2H+ incorporation into L-malate was detected, exclud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latter was formed by carboxylation of pyruvate, and lending support to the idea that L-malate results from the carboxylation of phosphoenolpyruvate to oxaloacetate by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The formation of [2-13C, 2-2H]-succinat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reflected the uptake of 2H+ during the reduction of fumarate. When the incub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100% 2H2O, several [1-13C, 1-2H]ethanol species were detected, as well as [2-13C, 2-2H]malate and [1,3-13C2, 1,3-2H2]glycerol. The former deuterated compounds reflect the existence of NAD2H species when the incub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100% 2H2O, while the incorporation of 2H+ into [1,3-13C2]glycerol must be attributed to the phosphoglucose-isomerase-mediated reaction during glycolysis.  相似文献   
25.
采用PAGE和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 的方法,分析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蛹及成虫体内的储存蛋白。结果表明,粘虫体内存在两种储存蛋白,其中一种为SP-1,即幼虫特异性储存蛋白,从6龄粘虫幼虫的2日龄开始出现在血淋巴中,到末日龄时达到峰值,停止取食后从血淋巴中消失;另一种为SP-3,在化蛹时开始出现在脂肪体中,一直到成虫期仍可持续表达,因此属于持续性储存蛋白。SP-1为分子量约94 kD和100 kD的2种亚基组成的蛋白质,而SP-3为分子量约94 kD的1种亚基组成的蛋白质。SP-1含8.16%的芳香类氨基酸,3.06%的甲硫氨酸。经苦皮藤素Ⅴ亚致死剂量处理5龄粘虫幼虫后的6龄2、3、4日龄粘虫幼虫体内储存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5日龄后粘虫处理组和对照组体内储存蛋白的含量及雌性成虫产卵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6.
番荔枝实蝇Ceratitis artortoe(Graham)是一种重要的外来人侵性检疫害虫.在广东口岸,其幼虫连续从入境旅客所携带的水果中被榆出.目前关于番荔枝实蝇潜在适生性分布的研究进行得很少,但对于我国的生物生态安全却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使用3种牛态位模型(ENFA模型,马氏典型性模型和Maxent模型)对番荔枝实蝇在中斟以及全球范尉内的潜在适生性分布区域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拥有最好的预测精确度,马氏典型件模型次之,而ENFA模型的预测精确度最差;Maxent模型和马氏典型性模型的预测精确度无显著性差异;根据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番荔枝实蝇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是广西、广东、海南以及云南的少部分地区.分析结果显示,番荔枝实蝇从境外传人中国南部地区并最终在上述地区定殖的风险可能性存在,但风险较小.另外,折刀法(Jackknife)分析显示,6种环境因子,例如地面霜冻频率、年平均降雨量、十月降雨量、四月降雨量、年最低温度以及蒸气压,对于番荔枝实蝇在全球和局部地区的分布模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环境友好型诱杀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和2004年,在山东惠民采用杀虫灯、性诱剂、杨树枝把等措施开展了诱杀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的防治试验.杀虫灯+10支性诱剂,杀虫灯+5支性诱剂+5支杨树枝把,杀虫灯+lO支杨树枝把,杀虫灯4种措施的日均诱蛾量分别为11.4、10.4、8.6和7.0头,性诱剂和杨树枝把均未显著提高对棉铃虫的诱杀效果.不同诱捕方案对棉铃虫累积诱蛾量随日期的变化符合Gompertz方程.普通灯和时控灯对棉铃虫的日均诱蛾量分别为19.9头和17.4头,二者差异不显著;时控灯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日均诱捕量均少于普通灯;减少开灯时间可在不显著降低棉铃虫诱杀量的同时,有效保护捕食性瓢虫.与普通灯相比,设置时间合理的时控灯(夜间19:00~23:00和3:00~5:00开灯)未显著降低棉铃虫的日均诱蛾量,而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日均诱捕量分别为2.0头和4.9头,均显著低于普通灯的3.7头和9.2头,合理设置开关灯控制模式可在不显著降低对棉铃虫诱杀效果的同时,降低近50%的天敌杀伤率,节约用电40%.  相似文献   
28.
陈娜  向辉  马伯  黎璟玉 《应用生态学报》2022,33(11):3137-3145
在中国洪涝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等雨洪管理实践有助于灾害的缓解,提高城市应对雨洪的“韧性”。韧性城市作为应对灾害风险的城市规划理念,已被应用于一些国家的雨洪风险管理中。本文基于韧性理念,运用科学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梳理中国雨洪研究现状,从生态、工程、社会雨洪韧性3方面分析了雨洪管理热点与相关技术,发现在跨领域的雨洪系统管理、区域到街区间不同空间尺度用地调蓄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提出未来应构建以“生态-工程-社会”为核心,涵盖“区域-城市-街区”尺度,多技术集成为支撑的自适应韧性雨洪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9.
雪豹(Uncia uncia)研究的文献计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50—2010年SCI收录和1989—2010年CSCD收录的雪豹(Uncia uncia)研究文献分析,从年度文献数量变化、国家/地区分布、主要研究机构、期刊分布、发表文献作者、基金资助机构、刊载文献类型、学科类别和语种分布9个方面,对雪豹研究文献的分布规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SCI上发表雪豹研究论文的国家排名依次是美(50.6%)、英(16.5%)、印度(12.5%)和中国(5.6%);在文献量机构排名方面,国际雪豹基金会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并列第一,中国科学院排名第五;中国的主要合作国家中包括了美、英和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蒙古)。无论是分布范围还是数量,中国雪豹资源都居于世界第一,而研究却不相匹配,国内在这方面还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30.
以来源于重庆、广西、湖南、广东、江苏、陕西等省区的72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与类型及采收方法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为良种的选育和药材的采收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1)早熟型与中、晚熟型青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其顺序为:中熟型>晚熟型>早熟型;(2)在同一管理条件下不同茎秆颜色的青蒿素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其顺序为:白杆型>黄绿秆型>紫秆型>绿秆型;(3)不同产地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一致,青蒿素含量最高时期为孕蕾期,是最佳采收期;(4)不同部位之间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叶片的青蒿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