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3篇
  免费   1151篇
  国内免费   4724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Taqman-MGB探针的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亚稀褶红菇与其近似种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差异,设计合成1对引物和1条特异性Taqman-MGB探针,并用常见有毒红菇种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引物特异性良好,仅亚稀褶红菇出现荧光信号,完成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h。该法能够为毒蘑菇中毒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2.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广泛定殖于植物根系,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具重要作用。本研究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根系分离到一株DSE,于无菌条件下研究了此菌与马尾松的共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此菌被鉴定为福廷瓶头霉Phialocephala fortinii,在PDA培养基25℃培养条件下,此菌不产孢,菌丝深色、具隔,最适培养基为PDA。此菌与马尾松根系共生体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3个时期,即侵入前期:接种后2d,新生菌丝向马尾松根系定向生长并开始接触根系,但未侵入根系内部;侵入期:接种后4d,菌丝与马尾松根系接触侵入根内并在根系皮层细胞间扩展延伸;形成期:接种后6d,菌丝继续在马尾松根系内扩展并形成富含脂类物质的微菌核。接种福廷瓶头霉显著增加了马尾松生物量的积累(P<0.05),并影响了其根系发育。接种后,马尾松主根生长受限,侧根生长显著提高(P<0.05),侧根长度较未接种处理增加了112.87%。被侵染根系的根毛数量减少,并由大量根外菌丝包裹。以上结果对进一步揭示DSE与宿主的共生机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从一株特殊生境荒漠药用植物沙蓬的内生真菌Rhinocladiella similis中分离得到4个苯甲酸大环内酯化合物,包括2个新化合物rhinoclactones E(2)和F(1)、2个已知化合物8,9-dihyrogreensporone D(3)和8,9-dihydrogreensporone A(4)。基于高分辨质谱与核磁共振谱数据以及相关文献比对,确定了新化合物与已知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1和2是一对立体异构体,在大环内酯环中并有一个呋喃环,这种环系统在自然界比较稀少。化合物1-4对3株肿瘤细胞株和植物病原真菌没有抑制活性。本结果进一步丰富了该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暗示特殊生境荒漠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产生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是发现新活性天然产物的一个新的重要宝库;此外,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结果,本文还探讨了这些化合物潜在的生态学功能。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诱导,全凭丙泊酚维持,面罩吸氧;研究组给予全凭七氟醚诱导、维持,喉罩通气。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1 min(T2)、切皮后30 min(T3)、术后(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应激反应指标[血糖、皮质醇],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情况。记录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0时间点血糖、MAP、皮质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4时间点MAP、血糖、皮质醇、HR均较T0升高(P0.05);研究组T1~T4时间点血糖、MAP、皮质醇、HR与T0时间点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T1~T4时间点血糖、MAP、皮质醇、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应用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诱导迅速且安全、术后苏醒快、手术时间短,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加味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将入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8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44/4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92%(35/48)(P0.05)。两组治疗8 d后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N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 d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6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彩超检查,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主要包括直径、钙化情况、边界、回声、血流状况)。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对比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型情况以及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恶性结节超声特征直径≥2 cm、有钙化、边界模糊、无回声/低回声、血流丰富人数占比均高于良性结节(均P<0.05)。以手术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7.73%、86.11%、96.33%。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分型为Ⅰ型、Ⅱ型人数占比高于恶性结节,而Ⅲ型、Ⅳ型人数占比低于恶性结节(均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均低于恶性结节,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高于恶性结节(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较高,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可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bliteration,RFO)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320例(320条肢体),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200例(200条肢体)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进行治疗,对照组120例(120条肢体)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下肢静脉的彩超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后皮肤瘀斑、皮下血肿、隐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查,其复发率及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治疗相比,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清gaspase切割的细胞角蛋白18(CCCK-18)、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78)。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血清CCCK-18、CTRP-3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2%vs. 79.48%](P0.05);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93.62±3.58)%vs.(85.40±2.19)%,(92.47±12.56)mL vs.(189.25±26.47) mL,(2.01±0.58) d vs.(8.69±2.03) d,(13.39±2.08) d vs.(19.45±3.76) d](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76±1.42)分vs.(20.57±3.26)分](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6.42±8.64)分vs.(75.39±7.02)分](P0.05);血清CCCK-1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01.76±32.59) U/L vs.(237.57±39.20) U/L,(29.59±5.19) ng/mL vs.(42.97±7.94)ng/mL](P0.05);CTRP-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89.59±35.19)ng/mL vs.(232.97±27.94)ng/mL](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5%(3/82) vs. 14.10%(11/78)](P0.05)。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更有效清除血肿,缓解血肿压迫,改善神经功能,减少继发性损伤,安全性高,可能与其降低血清CCCK-18水平及升高CTRP-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s,TBA)、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服用茵栀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检测两组的血清间接胆红素(indirectreacting bilirubin,,I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AKP、TBA、FFA、y-GT、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BIL、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IBIL、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血清胆红素和其他血清学相关指标恢复正常,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并对其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97例,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基本治疗情况,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共发放197份问卷调查,回收195份,回收率为98.98%(195/197)。其中195例患者中有73例发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122例未发生复发转移(未复发转移组)。19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关注条目、总体生活质量等项目评分呈递增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浸润性非特殊性癌、肿瘤大小≥2 cm、临床分期为Ⅲ期、激素受体为ER及PR均阴性均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采用放化疗、联合化疗方案、内分泌治疗以及p53蛋白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呈动态变化,其术后复发转移影响因素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激素受体、化疗方案、p53蛋白、内分泌治疗及放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