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5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1777篇
  497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大鼠中枢和外周组织中脑钠素样物质的分布、特性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健  彭俊云 《生理学报》1989,41(3):215-222
本工作首先应用特异性脑钠素放射免疫测定、放射受体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和一些外周组织中脑钠素免疫活性物质的分布、生化特性、受体结合和生物学作用,提出脑钠素可作为一种新的神经递质或循环激素,广泛分布于体内不同组织内,并参与水电介质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的内囊霉科菌根真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了25种采集于我国广州、昆明、武汉、北京和哈尔滨等地农业土壤中的内囊霉科真菌。其中球内囊霉属(Glonus)16种,无柄内囊霉属(Acaulospora)4种,楯孢内囊霉属(Scutellospora)3种,巨孢内囊霉属(Giga-spora)1种,内养内囊霉属(Entrophospora)1种。此外还发现了硬内囊霉属(Sc-kerocystis)的孢子果。其中20种和除球内囊霉属外的另外5属为我国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993.
以华南沿海污损生物群落优势种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的幼虫为研究对象,探讨钾、铬2种金属离子对其幼虫存活及发育的影响。实验所用金属离子溶液是将K+和Cr6+母液添加到过滤消毒海水中配制。将活泼健壮的网纹藤壶无节幼虫置于上述溶液中,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饵料于30℃左右的黑暗环境中培养5d,镜检观察记录幼虫发育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K+对网纹藤壶幼虫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均不明显;而Cr6+对幼虫发育具有一定的毒杀和抑制作用,不仅幼虫存活率低于对照组,而且金星幼虫所占百分率也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94.
施氮和降水格局改变对土壤CH4和CO2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白娥  李善龙  孙建飞  彭勃  姜萍 《生态学杂志》2013,32(8):1947-1958
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改变是全球变化的两项重要内容,但是同时考虑上述两因素对温室气体CH4和CO2通量影响的原位双因子模拟研究还相当有限.本研究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外施氮源(50 kg N·hm-2·a-1)和增减30%降水对土壤CH4和CO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抑制土壤CH4吸收,有时甚至能将土壤对CH4的吸收转为释放,但这种抑制效应只能维持5d左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CH4通量和环境因子(温度、土壤pH、粘粒含量)的相关关系.降水改变未能显著影响土壤CH4通量.对CO2通量而言,施氮能降低土壤CO2排放,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连续施氮第4年的平均抑制效应为27.4%.长期连续施氮的平均抑制效应随施氮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一定年限后达到最大值.单次施氮的抑制效应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并在1个月的施氮周期末期基本消失.施氮的抑制效应和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升温能增强施氮对CO2释放的抑制效应并延长抑制时间.施氮、降水有可能改变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本研究表明,长白山森林土壤氮素尚未达到一定阈值,未来氮沉降增加将抑制CO2的释放和CH4的吸收,因此总体来看施氮抑制土壤碳排放.  相似文献   
995.
四倍体稗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筛选得到的四倍体稗草成熟胚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消毒方式为70%乙醇浸泡30 s+0.1%(w/v)的升汞消毒15 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盐、DL维生素+2.5 mg/L 2,4-D+300 mg/L谷氨酰胺+500 mg/L脯氨酸+3%麦芽糖。将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50 mg/L肌醇+1.0 mg/L 6-BA+0.2 mg/L KT+0.5 mg/L NAA+0.25 mg/L IAA+3%麦芽糖)上,培养20 d后超过70%的愈伤组织分化成苗。将3-5 cm长的分化苗转入1/2 MS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炼苗后,移入营养土与珍珠岩(2∶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90%以上。该体系的建立为稗草抗除草剂基因的功能验证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WHBE兔活体舌象和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采用湿热应激复合番泻叶致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兔模型,观察造模及自然恢复后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兔活体舌象和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兔舌色淡红,舌质嫩;背隆起前后固有层乳头密度明显降低(P〈0.01),基底层核分裂相频数减少(P〈0.01),舌下角质层和上皮层厚度均明显增厚(P〈0.01),且角质层/上皮层比值明显增加(P〈0.01),且WHBE兔菌状乳头密度显著降低(P〈0.05);自然恢复10d后,自然恢复组实验兔背隆起前后固有层乳头密度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舌下角质层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WHBE兔的上皮层厚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日本大耳白兔角质层,上皮层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机体营养、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997.
2007年7月~2008年6月,在野外实习和资源调查过程中,于云南威信县与四川省交界的长安镇大雪山白鹤池林场及其附近区域采集到部分棘蛙成体和蝌蚪标本,经鉴定该批标本系合江棘蛙Paa robertingeri (田婉淑,江耀明,1986),为云南省两栖类新纪录(杨大同,1991;杨大同,饶定齐,2008).标本(YBU072025、YBU072042-44)保存在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系动物多样性及进化实验室.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 & GC-MS)分析印加果Plukenetia volubilis近成熟种子的挥发性物质,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出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出64种化学成分,其中6种酯类化合物,占45.86%;12种醇类化合物,占27.71%;7种烯烃类化合物,占6.71%;9种醛类化合物,占3.89%;6种酮类化合物,占2.78%;16种烷烃类化合物,占1.78%。此外,盐酸氨基脲占5.47%,氨基脲占3.25%,还有1.51%三氯乙酸和0.23%甲基异丙基苯及其他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的一种世界性害虫,强大的生殖能力是其成为田间最难防治的害虫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配是营两性生殖昆虫繁衍后代必要的一个生理过程,明确小菜蛾雌雄成虫的交配行为及交配后的生理响应,对于小菜蛾种群监测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解剖观察小菜蛾成虫生殖腺及精包形成;利用行为学与生物学实验,测定和分析小菜蛾成虫交配与再交配能力、精包形成与消化,以及交配次数对精包形成以及雌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小菜蛾雄成虫在交配过程中精液以精包的形式传递给雌成虫,在交配囊中精包呈白色、不透明、气球状结构,交配结束后精包可被充分消化和吸收。成虫交配能力观测结果显示,小菜蛾雌雄成虫均具有多次交配行为。首次交配后,雄成虫表现出短暂的再交配延迟,20 min内其交配成功率为54.6%,显著低于首次交配。虽然交配次数不会影响雄成虫的交配时长,但雄成虫交配史对其自身的精包大小以及雌成虫的生殖力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雌成虫表现出明显的再交配抑制性,交配过的雌成虫在12 h内的交配率显著低于未交配雌成虫的,这可能取决于首次交配后精包的消化和吸收速率。雌成虫多次交配后,其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与单次交配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多次交配会使小菜蛾雄成虫再交配延迟,雌成虫再交配受到抑制;多次交配产生的雄成虫精包显著减小,雌成虫产卵量与卵孵化率并没有从多次交配中获得收益。本研究为解析小菜蛾雌雄成虫生殖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热带雨林三种榕树隐头果昆虫群落结构与功能群生态特性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鸡嗉果榕Ficus semicordata、苹果榕Ficus oligodon、对叶榕Ficus hispida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次生林中最常见的树种,它们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类先锋种。在每一种榕树隐头果内外,形成了给榕树传粉功能群、寄生子房制造瘿花功能群、复寄生其它昆虫功能群、蛀食和取食隐头果功能群、捕食性天敌功能群、刺吸隐头果汁液功能群、取食熟果加速果实腐烂分解功能群等昆虫组成的群体。本工作在西双版纳勐仑国家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沟谷雨林、植物园榕树园等样地内对鸡嗉果榕、苹果榕、对叶榕3种榕树隐头果内外的昆虫种群结构和功能群生态学特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采集到141037号昆虫标本,隶属6个目,18个科,42属,61种。从种类上比较,捕食功能群、蛀食及取食功能群最丰富,占榕树隐头果昆虫总种数的57.4%。从个体数量上来看,传粉类群的数量最大,占总数的68.6%。每一种榕树与传粉功能群(榕小蜂)之间构成了种内专一的互惠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于榕树必须依赖榕小蜂的传粉而获得有性繁殖,而榕小蜂也必须依赖榕树隐头果内部分小花子房作为繁殖与生存场所才能正常繁衍后代形成的,它们相互之间在生物界中形成了最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传粉昆虫功能群、捕食昆虫功能群对榕树隐头果的生长发育起着促进的作用,而其它功能群或多或少均对榕树隐头果的生长发育起着损害性作用,特别是制造瘿花的非传粉小蜂功能群破坏性最大,次之是蛀食和取食功能群、刺吸果汁功能群、分解功能群对隐头果也起到危害作用,而复寄生昆虫功能群则对传粉功能群造成种群下降,从而致使传粉功能降低,对榕树隐头果起着间接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