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01.
以intein的蛋白反式剪接为工具,研究了运用双载体的真核细胞凝血Ⅷ因子(FⅧ)基因转移,通过翻译后剪接得到完整的功能性FⅧ蛋白.将B结构域大部分缺失(Δ761~1639)的人功能性FⅧ(BDD-FⅧ)cDNA于剪接所需保守残基Ser1657前断裂为重链和轻链,分别与106和48个氨基酸的mini Ssp DnaB intein的N端(IntN)和C端(IntC)编码序列融合,构建一对在质粒pcDNA3.1的强启动子CMV驱动下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共转染至293细胞和COS-7细胞,培养48h后,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剪接形成的BDD-FⅧ蛋白水平,用Coatest法检测上清的功能性FⅧ生物活性,并用Western blot观察细胞内的BDD-FⅧ蛋白质剪接.结果显示,两种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较高水平的剪接BDD-FⅧ蛋白形成,分别达到(137±23)和(109±22)ng/mL,由细胞内和细胞外(培养上清)的剪接共同组成 并检测到培养上清中较高水平的FⅧ生物活性,分别为(1.05±0.16)和(0.79±0.23)IU/mL,包括细胞内、外剪接产物BDD-FⅧ共同形成 细胞总蛋白的Western blot进一步显示共转染后细胞内高效剪接形成的BDD-FⅧ蛋白.表明intein可用于双载体系统真核细胞FⅧ基因转移,并不完全依赖细胞内的剪接产生具有高FⅧ生物活性的BDD-FⅧ蛋白,为进一步在甲型血友病基因治疗研究中应用双腺相关病毒载体(AAV)转运FⅧ基因,克服AAV载体的容量限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传统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选择卵裂期胚胎进行移植,然而,多胎率高、成功率低始终困惑着生殖医学者,囊胚移植更符合生理过程,胚胎与子宫内膜更为同步性,因而可获得更高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且减少胚胎的移植数量,降低了多胎妊娠发生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蛹虫草人工培养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SephadexLH-20、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7,8-三甲基-异咯嗪(1);琥珀酸(2);胸腺嘧啶(3);虫草素(4);腺苷(5);2吲哚乙丁二酰胺(6);1(-5-羟甲基)-呋喃-3-羧基-β-咔啉(7);5(-1-甲基丙基)-3,6-氧代-2-哌嗪乙酰胺(8)。结论:化合物1,6,7为首次从虫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4.
微生物脂肪酶蛋白质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脂肪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具有严格的立体选择性、位点选择性等专一性,催化活性高而副反应少,催化反应不需要辅助因子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的诸多领域。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提高微生物脂肪酶的特异性、活性和稳定性,对提高微生物脂肪酶制剂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微生物脂肪酶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蛋白质工程技术在微生物脂肪酶改性方面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5.
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大学教育的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亦应不断地紧跟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的要求.诸如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当代大学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走向普及.然而,在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上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议及误区,并且这些争议和误区已经不再是某些个案的简单累积.本文拟通过对多媒体在现代基础医学课程<人体寄生虫学>的本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综合的评价,并结合自身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些认识,既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加以肯定,同时也对于其应用中的困境进行客观的阐述和说明,并提出几点较为可行的解决办法,借此来探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106.
丹参雄性不育系Sh-B的鉴定与花粉发育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显微水平上对新发现的丹参雄性不育系Sh-B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并对其花粉活力和结实率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根据花器官及花药的形态、大小以及花丝的长度,可以将Sh-B不育株分为3个不育类型,即Sh-B1、Sh-B2和Sh-B3。这3种不育类型均属于雄性不育,其花丝不到正常可育株的1/2,花药干瘪而瘦小,内无花粉粒或花粉无活力;其根、茎、叶以及种子形态结构与正常可育植株基本相似。产生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有:花粉囊药室内壁纤维层加厚,影响花药壁开裂;小孢子母细胞周围不产生胼胝质或产生的胼胝质很少;绒毡层细胞延迟解体;花粉粒畸形。在其花药发育的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形成前期、单核期、双核期均可能产生雄性不育的小孢子或花粉粒。  相似文献   
107.
"生态环境"一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波  舒俭民  王维  安达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96-1300
“生态环境”一词是比较中国化的、在中国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目前中国生态学界和环境科学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生态环境”一词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热烈讨论。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有关“生态环境”一词的争论与观点,从“生态”和“环境”两词概念含义、学科发展、语义发展等方面探讨了“生态环境”一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分析了在这场争论和讨论中的一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08.
长足大竹象成虫体表信息化学物质的提取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忙定泽  罗庆怀  舒敏  韦卫 《昆虫学报》2012,55(3):291-302
为了确定我国南方竹林主要害虫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in-Meneville雌虫是否存在诱引雄虫的化学信息素以及所释放的相关化学信息素的成分, 本研究利用风洞和“Y”型嗅觉仪测试到长足大竹象雄虫对雌虫及雌虫体表提取化合物具有正趋向行为反应, 随后用GC-EAD和GC-MS对雌虫体表提取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在GC-EAD分析时发现雄虫触角对雌虫体表粗提液和体表物质标准品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时有5个GC峰有电生理活性; 通过质谱法确定这5个电生理活性GC峰的化学成分分别为苯酚、己酸乙酯、2-壬酮、壬醛和十五酸甲酯。风洞和GC-EAD分析表明, 这5种成分的标准品化合物对长足大竹象雄虫具有诱引生物活性和触角电生理活性。结果说明长足大竹象雌虫体表粗提液中存在的苯酚、己酸乙酯、2-壬酮、壬醛和十五酸甲酯是长足大竹象成虫的化学信息素物质。  相似文献   
109.
中华鲟初次全人工繁殖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中华鲟研究所1994-1999年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亲本的生物学特性和2000-2008年野生成熟亲鱼人工繁殖的情况, 对子一代中华鲟初次全人工繁殖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初次性成熟的子一代中华鲟个体均小于野生中华鲟的成熟亲本, 但性腺发育良好。经人工催产, 精子具有较高的质量(快速运动60s, 常温存活10min), 卵子也具有较高的受精率(71.4%)和孵化率(64.3%), 并成功的培育出了健康的子二代鱼苗1.8万尾。人工淡水条件下子一代中华鲟的全人工催产繁殖获得了成功, 证实了中华鲟可以在纯淡水中完成其生殖周期。研究结果对濒危物种中华鲟的物种延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0.
Controversies regarding the function of guard cell chloroplast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mesophyll in stomatal movements have persisted for several decades. Here, by comparing the stomatal opening of guard cells with (crl‐ch) or without chloroplasts (crl‐no ch) in one epidermis of crl (crumpled leaf) mutant in Arabidopsis, we showed that stomatal apertures of crl‐no ch were approximately 65–70% those of crl‐ch and approximately 50–60% those of wild type. The weakened stomatal opening in crl‐no ch could be partially restored by imposing lower extracellular pH. Correspondingly, the external pH changes and K+ accumulations following fusicoccin (FC) treatment were greatly reduced in the guard cells of crl‐no ch compared with crl‐ch and wild typ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ATP levels in individual cells showed that crl‐no ch guard cells contained considerably lower levels of ATP than did crl‐ch and wild type after 2 h of white light illumination. In addition, guard cell ATP levels were lower in the epidermis than in leav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weaker stomatal opening response to white light in the epidermis than in leaves. Thes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both guard cell chloroplasts and mesophyll contribute to the ATP source for H+ extrusion by guard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