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9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179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4篇
  1952年   2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摘要:基础医学、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是三个不同的的领域,因此这些领域的很多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经常无法及时应用于临床实 践。转化医学是以疾病为中心,加速将基础研究的成果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旨在有效的将三个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分子影 像学(molecular imaging, MI) 可在活体上、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生物学过程成像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为转化医学的实现提供 了保证。分子影像技术采用无创的医学影像技术使活体状态下组织细胞中的特殊分子生物学特性得以直观揭示,主要用于对疾 病早期诊断、疾病分期(分层)、疗效监测、指导疾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新药的研发等领域。本文主要介绍分子影像的技术特点、其 在转化医学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其在个体化治疗中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 与2 型糖尿病脑梗死(type2 diabetes mellitus cerebral infarction,DMC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 年12 月至2012 年8 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60 例,其中DMCI患者30 例,非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non-diabetes mellitus cerebral infarction,NDMCI)患者30 例,以 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 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sTM水平,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进行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CI组及NDMCI组患者血浆sTM 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DMCI 组患者血浆sTM 水平和NIHSS评分均较NDMCI 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MCI 组和 NDMCI组患者血浆sTM水平与NIHSS 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01)。结论:2 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浆sTM水平较正 常人群显著升高,且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检测血浆sTM 水平可有助于评估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分 期、严重程度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94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塞来昔布对C57BL/6小鼠肺癌移植瘤生长、COX-2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影响,探讨塞来昔布对C57BL/6小鼠肺癌移植瘤淋巴管生成可能作用机制及量效关系。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株接种于C57BL/6小鼠左侧腹股沟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塞来昔布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观察荷瘤小鼠生存状态,瘤体积变化,种瘤42天后牺牲小鼠,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COX-2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结果:Western blot半定量显示:塞来昔布高、中剂量组COX-2的表达水平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微淋巴管密度计数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略有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程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塞来昔布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及淋巴转移,可能与下调COX-2的表达,阻遏了淋巴管生成的信号通路,抑制微淋巴管生成有关,该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4.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递增,分子靶向治疗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革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多种EGFR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但总体有效率偏低。研究表明EGFR过表达和/或突变对治疗效果影响显著,因此治疗前准确评价肿瘤EGFR表达水平及突变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分子成像能够实现活体细胞及分子水平生物学过程成像,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使在体揭示EGFR表达状态成为可能。本文简述EGFR靶向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分子探针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分子成像探针的功能进行评价,以期有益于EGFR靶向分子成像探针的研发及EGFR靶向分子成像研究。  相似文献   
945.
目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影响药物安全和药效的重大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体外MDR1研究方法——ATP酶法,评价降脂中药复方(Fang-2)及其单方6个饮片水提物与P-gp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中西药转运性相互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标准化制备技术,制备降脂中药复方及其6个饮片水提物。利用基于MDR1膜的ATP酶法,计算MDR1细胞膜的ATP酶活性,考察药物与P-gp的相互作用。结果:1 mg·mL-1、10 mg·mL-1两个浓度中药复方的ATP酶活性分别为27.2、40.0 nmol Pi·min-1·mg-1protein,呈浓度依赖性。6个单方中,泽泻、厚朴、夏枯草与P-gp作用显著,其强弱顺序为:泽泻夏枯草厚朴(50.642.640.0 nmol Pi·min-1·mg-1protein)。泽泻单体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均与P-gp有较强的相互作用,ATP酶动力学研究显示其Km值和Vmax值分别为0.79±0.28μM,2.01±0.67μM和50.57±3.72 nmol Pi·min-1·mg-1protein,56.28±29.6 nmol Pi·min-1·mg-1protein。结论:Fang-2与MDR1存在相互作用,其中泽泻为主要被MDR1转运的饮片,泽泻的有效组分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均是MDR1底物。表明该降脂中药与临床上其他降脂药物的联用时应充分考虑MDR1介导的转运行相互作用,为临床用降脂药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46.
目的:建立加替沙星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H无菌检查法验证试验指导原则,采用薄膜过滤法和添加硫酸锰中和剂去除加替沙星抑菌活性的实验方法和条件进行了验证,建立了加替沙星注射液无菌检查的方法。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进行冲洗,每桶5×100mL的冲洗量,每桶(100mL)培养基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可去除加替沙星对各菌株的抑菌作用。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的无菌检查可采用上述方法。  相似文献   
947.
信息素质已成为当代社会人们发展和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医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未来会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对医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我国医学生信息意识薄弱,信息道德薄弱,信息能力差等信息素养不高的现状,详细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医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现状,总结出目前在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培养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策略与途径。通过合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作用,推动高校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从而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信息素质。医学生通过不断地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提高了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诊疗能力,保证了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48.
刘丽  申景岭 《生命科学》2014,(7):739-744
核蛋白TAR DNA/RNA结合蛋43(TDP-43)目前被认为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FTL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学标记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TDP-43作为必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mRNA前体的剪接,维持RNA稳态和运输。在突变和过表达TDP-43的转基因啮齿类动物模型中,受损伤的神经元呈现出胞核和胞质中TDP-43泛素化、磷酸化聚集,以及细胞周期进程的改变。在此,着重阐述基于TDP-43突变或过表达建立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49.
动物及其肠道菌群的协同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自身合成一些关键营养物质的能力缺失,转而依赖体内的共生物来完成相应功能,如动物体内共生细菌能帮助宿主从食物中提取营养物质,并能合成一些关键代谢反应的化合物。结合国内外在动物及其肠道菌群的协同进化的研究进展,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1)动物及其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功能的协同进化研究;(2)动物行为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3)共生肠道微生物在人类或动物自身消化食物、营养获取、健康和疾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0.
目的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耐药状况以及肺部感染病例的临床预后,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培养到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420株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回顾性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并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0株鲍曼不动杆菌来源以重症监护室(ICU)为主,占45.96%。其次为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占36.19%。标本构成中以呼吸道标本最高(66.90%),其次为血培养(8.81%)。共有79例(18.8%)患者≥2个部位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其中62例(78.5%)呼吸道是首发的分离部位、之后出现第二个部位培养阳性。体外药敏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2%、15.9%、35.6%、64.2%、71.1%、79.1%和88.9%。选取其中诊断为肺炎患者72例。72例患者粗死亡14例(19.4%)。患者病情好转组治疗初C反应蛋白平均水平为69.5 mg/L、死亡组为137.6 mg/L,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情好转组治疗初APACHE II为16.4、死亡组为19.7,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住重症监护室、外科手术后患者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的主要人群,18.8%的患者在多个部位培养到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抗菌药物选择困难。治疗初期C反应蛋白和APACHE II水平对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