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1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180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4篇
  1952年   2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湛江市红树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省湛江市现有红树林面积7242.0hm2,人工造林未成林25.6hm2,天然更新红树林509.4hm2,另有红树林宜林地9688.6hm2。红树林及其伴生植物主要有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等15科24种。由于毁林养虾、养鱼等导致1980~2001年占用红树林地面积6363.6hm2。从总体上看,湛江红树林种类多,群落类型丰富;红树林面积大幅减少,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除乡土种外,无瓣海桑是一种较成功的外来引树种;宜林地多,但人工造林保存率不高;破坏红树林,挖塘养殖依然较普遍。为了实现湛江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下列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现有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开展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资源监测和鸟类环志;科学规划后加快红树林的恢复和重建;积极推动退塘还林并合理利用红树林;依法保护管理好红树林;多途径筹集保护资金;加强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和宣传。  相似文献   
992.
李纪锁  沈火林  石正强 《遗传》2006,28(4):458-462
选择2个番茄红素含量显著不同的鲜食番茄品系,通过P1、P2、F1、F2、B1和B26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分析了番茄红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遗传符合一个主基因和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力在B1、B2和F2分别为6.85%、34.78%和58.33%,多基因遗传力在B1、B2和F2分别为58.48%、30.69%和0。   相似文献   
993.
李俊宁  许琪  沈岩  季梁 《遗传》2006,28(4):403-406
精神分裂症是由多基因相互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对其易感基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的众多报道充满了矛盾。在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研究中,我们用多基因座关联分析法研究了4个涉及神经递质多巴胺代谢的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支持如下假说:COMT-136-BclIVal108/158Met有调控作用。当前者的基因型是CC时,后者的易感等位基因型是MetA);而当前者的基因型是GG时,后者的易感等位基因型是ValG)。这一新的假说可以解释此前单基因座分析对Val108/158Met(COMT)的截然相反的报道,同时也显示了多基因座分析对复杂疾病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4.
孟宪芳  郑瑶  许强  沈洁  施静  彭彬 《遗传》2006,28(7):778-782
[摘要] 目的 探讨位于Down综合征关键位点的Sim2基因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以pcDNA3-mSim2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C12细胞,以倒置相差显微镜镜观察PC12细胞神经突起的变化;以RT-PCR方法检测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GAP43和Synapsin I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GAP43蛋白的表达。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 pcDNA3-mSim2转染后,mSim2 mRNA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Sim2的PC12细胞突起数量显著减少,长度明显变短;GAP43和Synapsin I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mSim2的PC12细胞GAP4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结论 Sim2基因可通过影响神经元的分化参与Down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进一步明确家蚕和野桑蚕的亲缘关系,收集了中国和日本的一些家蚕和野桑蚕品种资源,提取了家蚕和野桑蚕的总mRNA,通过RT-PCR克隆了家蚕和野桑蚕线粒体DNA (mtDNA)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基因(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1 gene, COⅠ)和NADH-6基因,并制备探针进行了DIG-RFLP检测。结果表明,中国和日本的家蚕与中国野桑蚕的COⅠ和NADH-6基因的DIG-RFLP的分子多态性相同,但与日本野桑蚕存在差异。此结果从线粒体水平证实了中国和日本的家蚕都起源于中国野桑蚕,而不是起源于日本的野桑蚕。  相似文献   
996.
SpltMNPV日本分离株gp41的克隆表达及gp41和ph的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litur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日本分离株(C3)基因组中克隆了gp41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含993bp核苷酸,编码分子量为36.9kDa的多肽.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表达.应用CLUSTAL程序分析表明,SpltMNPV日本株(C3)gp41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SpltMNPV中国G2株相似性最高,均达99.9%.用MEGA分别构建了基于gp41和ph的聚类分析图和分子进化树,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将这两个基因序列结合在一起构建进化树,该树的结构与基于gp41的进化树相似.突变率分析显示gp41的突变率高于ph,这意味着在杆状病毒进化过程中,gp41和ph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997.
利用PKH 26和CFSE两种荧光染料对靶细胞染色,建立了一种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马传染性贫血症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反应的新方法,避免了经典的Cr51释放法对检测人员的放射线威胁,降低了本底释放,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将该检测方法用于检测EIAV疫苗毒接种马和嵌合克隆接种马的细胞免疫反应变化趋势,数据显示细胞免疫反应在接种后3个月达到成熟阶段而后保持在较高的反应水平.该方法的成功建立和应用为研究EIAV减毒疫苗的免疫机制提供了好的研究手段,也为其他病毒的免疫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已有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8和pD70344的基础上,根据马传贫弱毒疫苗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LTR序列的分析,在LTR U3区选取特定的酶切位点对EIAV非编码区LTR基因进行了部分替换.将替换的全基因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并以驴白细胞(DL)传代,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RT-PCR方法及Real-time RT-PCR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其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RT酶活性和RT-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EIAV颗粒.p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其父本克隆衍生病毒pLGFD3-8具有相似的复制水平,p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在DL细胞上复制水平略高于FDD细胞.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TR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复制水平和毒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Spraying a 1-2 mmol/L solution of NaHSO3 on the leaves of wild-type rice (Oryza sativa L.)Kitaake (WT),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 transgenic (PC) rice and PEPC phosphate dikinase (PPDK) transgenic rice (PC PK), in which the germplasm was transformed with wild-type Kitaake as the gene receptor, resulted in an enhancement of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by 23.0%, 28.8%, and 34.4%,respectively, for more than 3 d.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NaHSO3 application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ATP content in leaves. Spraying PMS (a cofactor catalysing the photophosphorylation cycle) and NaHSO3 separately or together on leave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photosynthesis with all treatments. There was no additional effect on photosynthetic rate when the mixture was applied, suggesting that the mechanism by which NaHSO3 promotes photosynthesis is similar to the mechanism by which PMS acts and that both of compounds enhanced the supply of ATP. After spraying a solution of NaHSO3 on leaves, compared with the WT Kitaake rice, a greater enhancement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observed in PEPC transgenic (PC) and PEPC PPDK transgenic (PC PK) rice, with the greatest increase being observed in the latter group. Therefore ATP supply may become the limiting factor that concentrates CO2 in rice leaves transformed with an exogenous PEPC gene and exogenous PEPC PPDK genes.  相似文献   
1000.
草甸棕壤水稻田磷酸酶活性及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引  言土壤有机磷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磷素资源 .我国大部分土壤中有机磷占土壤全磷的 2 0 %~ 50 % ,但在森林和草原植被下的土壤可占到 50 %~ 80 % [9].土壤磷酸酶活性直接影响到有机磷库的利用 ,即磷酸酶活性是衡量土壤肥力 ,尤其是土壤有效磷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15 ].土壤磷酸酶(Phosphatases)是催化含磷有机酯和酐水解的一类酶的总称 ,其活性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中有机磷的分解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 .其中 ,磷酸单酯酶 (酸性、中性、碱性磷酸酶 )活性一直是土壤磷酸酶研究的重点[18].由于土壤中有机磷化合物的复杂性 ,除了磷酸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