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0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934篇 |
专业分类
23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36篇 |
2011年 | 135篇 |
2010年 | 113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6篇 |
1974年 | 6篇 |
1971年 | 6篇 |
1965年 | 10篇 |
1963年 | 12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16篇 |
1957年 | 18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20篇 |
1954年 | 17篇 |
1953年 | 15篇 |
194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MMI模型在旱地春小麦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GEI)决定了作物在多变环境下性状的稳定性。AMMI模型是一种将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合于一体,能更有效分析GEI、进而评价基因型稳定性和环境对基因型差异分辨力的有力工具。利用AMMI模型对10个品种(系)、13个试点组成的全国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产量资料分析表明,试点间平均产量变幅为396.6~4050.2 kg.hm-2,现代品种间的平均产量变幅为1318.6~2315.6 kg.hm-2;基因型间、环境间和GEI引起的产量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三者的变异平方和分别占总处理平方和的6.2%、70.3%、23.5%,表明环境和GEI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远大于基因型。用前3个代表了90.8%GEI信息的显著主成分计算基因型稳定性参(Di)和试点分辨力(Dj),基因型间Di最大相差达3倍、而试点间Dj最大相差19倍;属于高产、稳产的品种有:定西35、西旱1号、定丰889,而在这两方面均表现最差的品种为蒙麦35号。有些品种对某些试点有特殊适应性,局部推广价值也大。 相似文献
52.
E Hyun SHIN Hyun Kyung KIM Chan PARK Dong‐Kyu LEE Hyesook KANG Kyu Sik CHANG 《Entomological Research》2011,41(4):157-160
The susceptibility of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collected from Gwangju, Jeollabuk Province, Republic of Korea (ROK) to insecticides was evalua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using ten insecticides (7 pyrethroids and 3 organophosphates) that are currently applied by local public health centers in the ROK. Based on the values of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 Cx. tritaeniorhynchus larvae were most susceptible to chlorpyrifos (0.006 ppm), fenitrothion (0.022 ppm), fenthion (0.035 ppm) and bifenthrin (0.038 ppm), and were least susceptible to esbiol (1.722 ppm). In comparative resistance tests, the resistance ratios (RRs) of seven insecticides were compared among each other using two strains of Cx. tritaeniorhynchus that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ame locality during 1992 and 2010.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Rs to pyrethroids over time, while demonstrating decreased RRs among the organophosphates. Among the pyrethroids, permethrin had the highest RR values of 182.1‐ and 833.3‐fold differences, followed by etofenprox with RRs of 138.4‐ and 224.1‐fold differences in values of LC50 and concentration that produced 90% mortality (LC90), respectively.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strains demonstrated the least amount of change in susceptibility to the organophosphates, chlorpyrifos, fenitrothion and fenthion with 0.020‐, 0.019‐ and 0.001‐fold differences in resistance ratios (RRLC5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3.
54.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重要人兽共患病病毒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能对25种重要人兽共患病病毒进行筛查及鉴定用的基因芯片技术,本实验首先设计针对每种病毒的寡核苷酸探针并进行探针特异性的生物信息学验证.然后探索病毒核酸随机扩增方法,优化杂交动力学条件,建立本芯片标准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最后用细胞培养的病毒和模拟临床标本验证芯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表明,锚定随机PCR扩增法适合于本芯片病毒核酸的扩增;芯片杂交前用0.25% NaBH4进行封闭,最优杂交条件为51 ℃,2 h及50%甲酰胺浓度;芯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检测特异性.初步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基因芯片技术可应用于对25种重要人兽共患病病毒进行筛查及鉴定. 相似文献
55.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处于全球变化中国东北样带东部典型生态系统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作为研究区,采用动态气室-CO2红外分析法测定了森林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土壤呼吸作用.结果表明:在生长季,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退化阶段的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在7-8月达到最大值;不同退化阶段林地土壤呼吸大小顺序为:杨桦林>蒙古栎林>阔叶红松林>硬阔叶林>裸地.其中,杨桦林和蒙古栎林样地的碳释放量分别为对照阔叶红松林的1.4和1.3倍,硬阔叶林和裸地的碳释放量分别为对照阔叶红松林的88%和78%. 相似文献
56.
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有机物质的积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杭州西湖边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生态工程经一年多运行后有机质的积累情况,同时测定了基质的孔隙度和水力传导性,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在运行一年后总有机质积累达到0.658kg/m^2,60%有机质积累主要在0-100mm。湿地上,下池有机质积累有明显差异。且随着基质中的深度和离入水口的距离都呈下降趋势。两池中下层孔隙度均高于上层,并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质积累对水力传导性和净化效果均有一定影响,可通过定期收割植物和清除枯落物来维持湿地的长期运作能力。 相似文献
57.
58.
59.
螺旋藻对于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以钝顶螺旋藻为实验材料,测定螺旋藻在受到较强光照胁迫时藻体的电导率以及脯氨酸、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系的含量.在3000 lx光照下,螺旋藻6个藻株的电导率以及脯氨酸、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系的含量比在1000 lx光照下明显升高,螺旋藻的电导率最高上升了2~6倍;细胞内的脯氨酸含量最多增加5倍,最少增加13%;丙二醛的含量增加40%~100%;过氧化氢酶的含量上升范围在19%~80%,过氧化物酶的含量上升范围在20%~100%.说明螺旋藻在受到光胁迫时自身会启动相关保护机制,产生一定的抗逆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60.
【目的】以黄河鲤为材料,从其肠道内分离具有产β-甘露聚糖酶功能的益生菌。【方法】采用平板水解圈法初筛,摇瓶发酵法复筛获得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序列和比较基因组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用DNS定糖法测定酶学活性,用耐高温、耐酸、耐胆盐和平板打孔扩散法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用滤纸片法、腹腔注射法等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通过刚果红染色从鲤肠道中分离筛选出产β-甘露聚糖酶的细菌62株,其中HF-14109菌株产酶能力最强。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r RNA基因序列和比较基因组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C、最适p H为6.0,在温度20–80°C、p H 4.0–9.0范围内都较为稳定;Cu2+、Fe3+、Zn2+、Ba2+对该酶具有激活作用,而Mn2+、Ca2+对该酶具有抑制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