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蝗卵的研究Ⅳ.浸水对于蝗卵胚胎发育和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东亚飞蝗常生长在湖滨、已干涸的河道、沿海边等长着禾本科杂草的低洼荒地;这些地方也就成为它们的产卵场所。蝗卵在产入土中之后须经一定时间方始孵化;夏蝗所产卵在自然情况下须经12天以上的孵育时间,秋蝗卵在越冬时在土中常长达7—8个月。蝗区每当雨季或湖、河的水位上涨时其有卵的地区常被淹没,使蝗卵在水中经过长短不一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施钾对兰州百合鳞茎中多酚类物质的积累、抗氧化能力及差异代谢物的影响,该研究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通过固定氮素(N)和磷素(P)用量,设置不同钾(K)浓度处理,即K_(0)(不施肥)、K_(1)(447.6 mg·L^(-1))、K_(2)(671.4 mg·L^(-1))、K_(3)(895.2 mg·L^(-1)),采用福林-肖卡法、溴甲酚绿比色法、香草醛比色法、DPPH法、铜离子还原能力(CUPRAC)法测定不同K浓度处理下兰州百合鳞茎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LC-MS法分析多酚类物质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为兰州百合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K浓度处理下兰州百合鳞茎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K_(0)相比,K_(1)、K_(2)、K_(3)均能促进鳞茎多酚类物质的积累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提高,其中以K_(2)(671.4 mg·L^(-1))效果最佳。(2)相关性分析表明,兰州百合鳞茎多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指标呈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1~0.959。(3)K_(0)、K_(2)浓度处理下兰州百合鳞茎中存在89种多酚类及相关化合物,其中52种相对含量显著上调,37种相对含量显著下调,且显著富集到黄酮类及苯丙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通路上。研究认为,兰州百合的最佳施钾量(671.4 mg·L^(-1))能有效促进鳞茎中多酚类物质的积累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苏芸金杆菌感染粘虫后中肠组织学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程  沙槎云 《昆虫学报》1991,34(1):50-53
本文描述了Bacillus thuringiensis HD-1纯晶体感染粘虫Mythimna separata 5龄初幼虫后,其中肠肠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电镜观察表明:首先线粒体,发生病变,随后,细胞顶部肿胀、胞质电子密度下降,顶部胞质之下的各种细胞器均受损伤.随着病变加重,柱状细胞基膜内褶及杯状细胞质突起,这两个富含线粒体的区域发生病变最为明显.最终,肠壁细胞解体从基膜脱落.  相似文献   
4.
阴生植物突然暴露在强光下造成光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但其对高光敏感的潜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为阐明阴生植物无法在自然全光照环境下生存的相关机制, 该研究以典型阴生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为材料, 将遮阴环境下(10%透光率)生长的植株转移到全日光环境下3天, 研究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全光环境下三七光合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特征, 且净光合速率在处理期间逐日降低。全日光下三七叶片SPAD值、水分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显著降低; 叶片光系统I (PSI)反应中心P700最大荧光信号、光系统II (PSII)电子传递速率、暗适应下PSII最大量子效率和光下PSII最大量子效率显著低于遮阴环境下的植株, 且至傍晚不能完全恢复。而参与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PSI受体侧限制引起的非光化学量子产量、环式电子流则显著高于遮阴环境下的三七。此外, 生长环境光照强度骤增导致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 并显著升高了PSII供体侧和受体侧的荧光产量。当阴生植物三七突然暴露于全光环境下时, 强烈的光照会导致PSII供体侧的放氧复合体活性受损, 抑制受体侧的电子传递, 过度还原PSI的受体侧进而引发PSI光抑制。该研究结果揭示, 全日光导致的PSII不可逆损伤和PSI光抑制可能是典型阴生植物三七为什么不能在全日照光环境下存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脱落酸(ABA)对苹果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机理,本试验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3C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在果实膨大后期用不同浓度(0、50、100和150 mg·L-1)脱落酸溶液及氟啶酮(ABA生物合成抑制剂)处理果实对光合产物向果实运输及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ABA浓度的增加,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蔗糖转运蛋白基因MdSUT1、MdSUT2.2和山梨醇转运蛋白基因MdSUT3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以100 mg·L-1ABA处理时最高.氟啶酮处理显著抑制了糖代谢酶活性和糖转运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其他处理相比,100 mg·L-1ABA处理显著减少了叶片13C含量,增加了果实13C含量,提升了光合产物由叶片向果实的运输速率.表明外源ABA通过增强果实库强,促进更多的光合产物向果实运输,提高了成熟期果实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石群落在埋葬过程中普遍经历了均时作用的过程。正是这种作用导致了同一生态环境域,但不同时期生物组合相混合的结果。因此,这种化石群落可能为一个连续演化群落的不同阶段的混合体,也可能是环境连续演化过程中不同生态群落的混合组合,这样的化石组合所记录的古生物学信息非常复杂。因此,对化石累积过程中的均时作用的清晰了解,将非常有助于古生物群落的分类学、居群动力学、埋葬学、古生态学、演化古生物学,甚至地层学研究精度的提高。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扼要介绍和讨论均时作用的概念、过程、程度、效应和判别,及受均时作用影响的化石组合的分类。  相似文献   
7.
齐光月  沙伟  董原 《菌物研究》2015,(2):122-128
报道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壳状地衣40种,隶属于18属14科6目。其中1种为中国新记录,即Rhizocarpon eupetraeum(Nyl.)Arnold;1种为中国大陆新记录即Buellia badia(Fr.)A.Massal.,37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提供了中国新记录种和中国大陆新记录种的描述及特征图片。对40种壳状地衣的基物类型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赤狐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总长度为16 723 bp,碱基组成为:31.3% A、26.1% C、14.8% G、27.8% T。和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赤狐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和1个控制区。除ND3基因起始密码子为不常见的ATT外,赤狐与北极狐、狼、家犬、郊狼的线粒体蛋白质编码遵循相同模式。在控制区的保守序列区段1和2之间发现一段较长的富含AC的随机重复序列。为了验证赤狐与其他犬科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12个重链蛋白质编码基因,分别通过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赤狐与北极狐是姐妹群,它们在犬科中都属于赤狐型分支,而灰狼、家犬和郊狼则属于狼型分支,与现有的系统进化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检测男性尿道炎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并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培养,以评价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意义。将2284例男性性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涂片,亚甲蓝(美蓝)染色后镜检多形核白细胞,并体外培养尿道分泌物的Uu。结果显示,645例患者(28.2%)Uu培养阳性,其中158例(24.5%)≥5个多形核白细胞,157例(24.3%)1~4个多形核白细胞,330例(51.2%)无多形核白细胞。218例阳性患者(33.8%)无症状,614例阳性患者(95.2%)无体征。男性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在Uu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果提示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查在证实男性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株滇产广义美味牛肝菌的分离培养及其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广义美味牛肝菌子实体分离获得2株稳定的菌株,初步研究了两菌株的分离和培养条件。用ITS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表明两株菌属于美味牛肝菌复合群,并与夏生牛肝菌Boletus aestivalis(Paul.)Fr.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