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生物大分子经过硫酸化修饰后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和增强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本文就硫酸化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方法和生物活性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克隆斑马鱼TK1基因的cDNA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对其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TK1的cDNA全长序列。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蛋白利用镍离子柱纯化。结果:获得TK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编码一个分子量为26kD的蛋白。结论:TK1融合蛋白在28℃条件表现出比较高的生物学活性,达到0.45 U/mg。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乳果糖联合美常安(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治疗成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试验.按入选标准选择成人便秘患者64例,随机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试验组服用乳果糖15 mL bid和美常安500 mg tid;对照组服用乳果糖15 mL bid,疗程2周.观察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及便秘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48 h首次排便率(78.12%)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P<0.05);试验组平均每周排便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大便恢复正常率分别为87.50%和60.00%(P<0.05),试验组腹胀缓解率(84.00%)及排便困难缓解率(92.5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52%和65.38%)(均为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乳果糖联合美常安治疗成人功能性便秘比单纯应用乳果糖治疗症状改善快、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44.
探讨CD31、CD34、CD105及VEGF在胸水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blot技术检测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水、30例增生胸水和20例炎性胸水中CD31、CD34、CD105及VEGF的表达.CD31、CD34、CD105及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和炎性胸水表达(P<0.05).非小细胞肺癌胸水患者CD31、CD34、CD105及VEGF高表达,并且在存在着肿瘤细胞血管样管型结构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发现肿瘤细胞血管样管型的胸腔积液.检测CD31、CD34、CD105及VEGF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可能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脏囊性包虫病患者分为两组:143例行内囊摘除术,83例行外囊完整剥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全囊摘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内囊摘除组(P均<0.05)。结论:外囊完整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方便、损伤小的根治性术式,有利于降低包虫复发和胆瘘等并发症,关键在选择适应征及正确认知和处理包虫外囊周围管道。  相似文献   
46.
47.
沼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种植茄子0~100d内,不施有机肥(CK)与加入沼渣的对比试验中,研究土壤中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沼渣的土壤总有机质呈上升趋势,比对照提高61.7%。不施有机肥的土壤(CK)活性有机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当茄子生长到100d时,土壤活性有机质比初始降低了8.8%。施用沼渣的土壤中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相关。用沼渣作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48.
 由于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土壤呼吸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可能不一致。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的研究有助 于深入了解土壤呼吸变化的机理,也有利于精确推算土壤碳的排放。采用红外CO2分析法测定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季节间(2004年4月~ 2005年3月)和昼夜间 (2004年7、9和11月及2005年1、3和5月共6次)的土壤呼吸。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显著,其中 湿季(5~10月)的土壤呼吸高于干季(11月~翌年4月),全年土壤呼吸的平均值为0.442 g CO2&;#8226;m-2&;#8226;h-1。6 次测定的土壤呼吸日变化模式并不 相同,7和9月、翌年1和3月夜间土壤呼吸大于昼间土壤呼吸,11月和翌年5月则相反;5、7和9月昼夜间的土壤呼吸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比11 月、翌年1和3月的测定结果大。季节间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p=0.000)和土壤含水量(p=0. 007) 均有显著的指数相关,土壤温度可以解释土壤 呼吸变化的56.1%,土壤含水量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11.1%。不同季节测定的土壤呼吸日变化与土壤温度、气温和土壤含水量则没有显著 的指数相关。由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拟合的指数方程计算Q10值,在温度为 5.9~16.6 ℃内,全年土壤呼吸的Q10值为4.53,在温度为5.9~ 11.0 ℃内,干季土壤呼吸的Q10值为7.17,在温度为10.3~16.6 ℃内,湿季土壤呼吸的Q10值为2.34。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呼吸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非生物因子温度和水分变化的调控,而土壤呼吸的昼 夜变化则可能主要受植物的生理活动周期性等生物因素的影响。通过温度的指数函数关系,用土壤呼吸的瞬时值来推算土壤呼吸的日通量和年 通量时,需要考虑温度和水分外的其它生物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构建含有单链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基因,并可经米非司酮调控表达的真核载体,在体外鉴定其调控表达效果.用PcR技术从GCp35Ep40PN质粒上获取白细胞介素12的p40和p35亚基的基因,通过2次PCR技术引入linker后得到单链白细胞介素12基因,将其与米非司酮诱导调控系统克隆入pDC312质粒,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pDC-RumIL-12,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PCR鉴定其正确性.在体外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Dc-RumIL-12载体转染HEK293细胞株,以不同的剂量米非司酮诱导载体表达,然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mIL-12蛋白的含量.测序结果表明所得鼠白细胞介素-12融合单链基因序列与设计相一致.酶切分析和PCR证实载体pDC-RumIL-12构建正确.将pDc-RUmlL-12转染HEK293细胞并经米非司酮诱导表达后,ELISA检测结果表明该栽体有良好的调控能力.没有诱导剂米非司酮时,只有极少量的mIL-12蛋白表达,而加入诱导剂米非司酮后,mIL-12表达量明显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与米非司酮剂量呈正比.成功构建了含有单链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基因,并可经米非司酮调控表达的真核栽体,可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50.
以南川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并初步建立其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南川百合鳞片适宜诱导芽和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NAA0.01mg/L 6-BA2.0mg/L;增殖培养基为Ms 6-BA2.0mg/L NAA 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5mg/L 活性炭1g/L.培养基均添加0.8%琼脂和4%蔗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