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76篇
  免费   2302篇
  国内免费   266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419篇
  2022年   802篇
  2021年   1618篇
  2020年   1102篇
  2019年   1390篇
  2018年   1257篇
  2017年   900篇
  2016年   1262篇
  2015年   1840篇
  2014年   2123篇
  2013年   2149篇
  2012年   2595篇
  2011年   2261篇
  2010年   1382篇
  2009年   1267篇
  2008年   1440篇
  2007年   1201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880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629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69年   9篇
  1968年   8篇
  196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张丽荣  孟锐  路国彬 《生态学报》2013,33(21):7277-7287
本文将光核桃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划分为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采用市场价格法、旅行费用法、防护费用法及类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光核桃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并提出该资源保护与管理建议。光核桃遗传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估,将为具有潜在巨大经济价值的生物遗传资源管理提供价值评估方法,同时为维护国家利益、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政策及建立生物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2.
干旱荒漠区银白杨树干液流动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12年7月1日至7月25日,在克拉玛依地区农业开发区对银白杨(Populus alba L.×P.talassica)人工林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对气象、土壤水分等指标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7月份的晴天银白杨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阴天呈多峰型,在测量时期液流速率日平均值为0.6059 L/h;银白杨树干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与太阳总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绝对值顺序为太阳总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银白杨边材面积与胸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4,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随树干胸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概念、核算方法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可以定义为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生产系统产品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和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任务有3个,即核算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功能量、确定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核算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价值量。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可以用于揭示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的贡献,分析区域之间的生态关联,评估生态保护成效和效益。以贵州省为例,探讨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应用方法,评价了贵州省生态系统为贵州和其他地区人们福祉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及其经济价值总和。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2010年全省生态系统生产总价值为20013.46亿元,人均GEP 57526元,是当年该省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GDP的4.3倍。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并为建立生态系统保护效益与成效的考核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孙锐  崔国发  雷霆  郑姚闽 《生态学报》2013,33(6):1952-1963
提出了一套侧重水鸟保护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方法.该方法建立的指标体系经过专家咨询和会议讨论确定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指标体系共分为目标层1项、系统层5项、准则层11项和指标层26项.将获取资料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按国家有关分类标准与原则归为3个类型(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物类型),每个类型内的自然保护区再结合自身湿地主体进一步划分为4个小类型(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实例分析了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以近海及海岸湿地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以沼泽湿地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类型中的以河流湿地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并依照保护价值指数进行了等级划分.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和发展地位,总体规划和改建变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秦鱼生  喻华  冯文强  王正银  涂仕华 《生态学报》2013,33(19):6335-6344
为了解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选取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5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pH值和Cd、Cu、As、Hg、Pb、Cr、Ni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测定的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评价标准,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稻土Cd、Hg、Ni、Cu、Pb、Cr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0.709、0.187、32.08、34.12、31.52、82.13 mg/kg和7.25 mg/kg;Cd、Ni、Cu和Hg 4种重金属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Ⅱ级标准值样本比例分别为87.34%、8.23%、3.80%和3.80%,Cd含量超标严重。7种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幅度为18.35%-49.03%,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Ni、Cr、Pb。75.32%的样本达到中度或较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区域整体表现为中度潜在生态风险(RI平均值为198.65),Cd和Hg为高生态风险元素,对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分别为62.27%和20.78%,As、Pb、Cu、Ni、Cr为低生态风险元素;风险概率图显示城区周边和绵远河沿线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因此,成都平原水稻土农业生产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控农产品Cd和Hg污染。  相似文献   
996.
卧龙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叶特性海拔梯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兴良  何飞  樊华  潘红丽  李迈和  刘世荣 《生态学报》2013,33(21):7148-7156
川滇高山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为了阐明植物群落植物叶型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阳坡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叶型特征随海拔梯度(15海拔梯度,海拔2200~3600 m)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各个梯度川滇高山栎群落维管束植物的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总种数的平均百分率为36.09%;细型叶和中型叶的维管束植物比例相当,分别为25.64%,25.22%;大型叶和巨型叶维管束植物分别占6.82%~9.94%和0.00%~0.71%;微型叶植物比例在1.28~5.59%;小型叶维管束植物的比例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最低值出现在海拔3000 m左右。各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内维管束植物的叶型以单叶为主,平均占总种数的75.89%,其余为复叶植物,占总种数的24.11%;维管束单叶型植物物种比例随海拔升高变幅较小,在73.84%~78.78%之间,但在海拔2500 m有一个最低值,其比例为73.85%;复叶维管束植物在各海拔梯度群落物种数比例在21.21%~26.15%之间。各海拔川滇高山栎林内维管束植物的叶质以纸叶型为主,平均占总种数的46.03%,其次为薄叶植物(29.17%),革质(22.00%)和厚革质植物(2.79%)。川滇高山栎群落内纸质与厚革质维管束植物种类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革质与薄叶型维管束植物种类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全缘维管束和非全缘维管束植物种类分别占总数的50.50%和49.50%;全缘类维管束植物随海拔升高呈正二项式分布,而非全缘维管束植物则呈相反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97.
为优化谷氨酸棒状杆菌表达系统的纯化工艺,合成里氏木霉的CBD基因,将其与谷氨酸棒状杆菌分泌表达载体pXMJ19-sp连接,构建以CBD为纯化标签的重组载体pXMJ 19-sp-CBD.在该载体中插入GFP基因并转化至谷氨酸棒状杆菌,可获得分泌表达融合蛋白GFP-CBD的重组菌.该菌经IPTG诱导后的发酵液在紫外灯下显示强烈的绿色荧光,重组蛋白的分泌表达量达200 mg/L.利用CBD标签对纤维素柱的可逆性吸附,可直接对谷氨酸棒状杆菌分泌到培养基中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从而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为工业化大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为解决P53蛋白难以进入细胞内部发挥治疗作用的瓶颈难题.将p53基因融合插入带有9个精氨酸作为穿膜肽的表达载体中表达融合蛋白CPPs-P53,并与没有穿膜肽的P53蛋白进行比较,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MTT及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已成功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融合蛋白CPPs-P53和P53蛋白,且蛋白纯度均已达到90%以上;MTT检测表明,P53蛋白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融合蛋白CPPs-P53与之相比,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显著增强,细胞生长抑制率有明显的提升,并且细胞生长抑制率呈现剂量依赖性;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也表明P53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但与P53蛋白相比较,融合蛋白CPPs-P53诱导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凋亡率是P53蛋白的2~3倍.由此说明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方面,CPPs-P53比没有穿膜肽的P53蛋白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99.
施氮对木荷3个种源幼苗根系发育和氮磷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蕊  王艺  金国庆  周志春  丰忠平 《生态学报》2013,33(12):3611-3621
以浙北、闽北和赣南3个木荷有代表性的种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施氮来研究氮沉降对林地贫瘠土壤上木荷幼苗生长和氮磷效率的影响.实验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人工喷施NH4NO3溶液0、50、100和200 kg N hm-2·a-1.结果表明:氮沉降对木荷幼苗生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木荷幼苗根系干物质重、总长、平均直径、根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增加了33%-73%,其中>0.5mm直径的根系生长最为显著,根系呈粗壮舒张型.随氮水平的提高,氮磷吸收效率与根系总长、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总表面积相关性增强.在中氮水平下,木荷幼苗根系氮吸收效率受>0.5mm根长的作用显著,而磷吸收效率与≤0.5mm,0.5-1.0mm和≥1.0mm 3种直径根系根长均显著相关.木荷种源间差异显著,福建建瓯种源根系发达,氮磷的利用效率更高,低氮水平对其根系生长促进作用显著;浙江杭州种源在低氮水平下,地上部分生长促进作用显著,苗高和地径较对照分别增长34%和26%,而根系生长发育迟缓,对氮素响应迟钝;低氮促进江西信丰种源整体增长,但随氮水平提高,地下部生长抑制加强.  相似文献   
1000.
二郎山小型兽类区系及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的山地或同一山地的不同垂直高度有很大的差异,正因如此,国际上和国内的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探讨动物在山地的分布规律和产生差异的原因(Merriam et al.,1890;鲍毅新等,1984;Heaney,2001;Rickart,2001;SánchezCordero,2001;张云智等,2002;李义明等,2003;马俊等,2010).横断山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横断山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Myers et al.,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