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37篇
  12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4篇
  196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1Introduction Congestiveheartfailureisamultipleaetiology,high prevalence,cardiovasculardisorderwithpoorprognosis. Medicaltreatmentofdilatedcardiomyopathyisaimedat alleviatingthesymptomsofheartfailure.Diuretics,ACE inhibitorsandbeta blockershavefavourableeffectson symptoms,exercisecapacityandmortality[1-3].Growth hormone(GH)andinsulin likegrowthfactor(IGF) 1 areinvolvedinseveralphysiologicalprocessessuchas thecontrolofmusclemassandfunction,bodycomposi tionandtheregulationofnutrientmetaboli…  相似文献   
22.
卷叶黄精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卷叶黄精根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卷叶黄精对所选10种植物病原菌中的7种呈现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而且各萃取物的抑菌菌种各不相同,其中正丁醇萃取物对4种病原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水浓缩物仅对1种病原菌有抗菌活性,而石油醚萃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没有抗菌活性;正丁醇萃取物对苹果褐腐病、玉米大斑病、棉黄萎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261.26、376.03和430.05μg.mL-1;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番茄黑霉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386.00和865.75μg.mL-1,各样品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卷叶黄精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3.
转录起始位点的计算定位是基因转录调控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现有方法的识别性能较低。文章作者在已有原核启动子识别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原核转录起始位点计算定位方法,通过在合理限定的定位范围内对序列进行滑动扫描,来预测转录起始位点的位置。首先根据窗口序列的交迭组分特征和启动子其它特征分别建立二次判别分类器,用其计算对应位置的似然得分,再利用转录起始位点与翻译起始位点的间隔经验分布信息对似然得分进行修正,最后依照似然得分的分布情况由阈值定位算法确定预测位置。对大肠杆菌真实序列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可实现对真实转录起始位点位置的有效预测,与已有算法相比,当敏感性指标同为0.85左右时,特异性指标可从0.20提高至0.65,从而使得定位准确率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4.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因具有尺寸小、低毒性和超顺磁性等特点,已经引起了生物化工、医药工业领域的广泛关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已广泛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线,植入体材料及药物释放载体等。将Fe3O4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扩大两者的应用范围,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并有望开创临床治疗的新时代。本文介绍了磁性四氧化三铁粒子的化学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重点阐述了磁性壳聚糖,磁性聚乳酸,磁性PEG,磁性P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它们在酶的固定化、磁靶向药物及基因载体等医学领域的应用,显示了Fe3O4/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最后对复合材料走向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细胞中筛选并检测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对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20E)信号传导的调控.[方法]通过Flybase网站分析并总结黑腹果蝇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及其修饰位点;将5个组蛋白甲基转...  相似文献   
26.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究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ihizinate,DG)对HCV相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non-Hodgkin's lymphoma,B-NHL)CD25-T细胞、CD25+T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HCV相关性B-NHL 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CD25+细胞占总PBMC比例,并与单纯HCV感染患者、健康人检测结果相对照。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选获得CD25-和CD25+细胞,将两者和未分选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cell,PBMC)以CFSE标染孵育72小时后,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将APC CD3阳性细胞设定为门检测CD25-T细胞、未分选T细胞、CD25+T细胞的增殖情况,及甘草酸二铵干预后的CD25-T细胞、CD25+T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健康人、单纯HCV感染者和HCV相关性B-NHL患者在CD4+CD25+占总CD4+细胞比例和CD25+占总细胞比例上均呈现逐步递增的关系(分别为33.94%±2.18%,57.95%...  相似文献   
27.
准确鉴定毒品原植物大麻的种属及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探讨DNA条形码技术用于毒品原植物大麻种属鉴定及品种鉴定的可行性,该研究以60份大麻原植物(分别采自内蒙、黑龙江、陕西延安、陕西榆林4个地区的栽培大麻雌雄各6株及新疆玛纳斯地区的野生大麻雌雄各6株)为材料,通过从其叶片中提取的DNA为模版,利用核糖体DNA基因间隔区的通用引物ITS2和叶绿体DNA的通用引物psbAtrnH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片段进行双向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人工矫正和比对。结果显示:所有大麻样本的ITS2扩增片段序列没有变异完全一致,但psbA-trnH扩增片段变异较大共检测出8种cpDNA单倍型,用MEGE5.1软件计算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NJ系统聚类树可以有效把这五个地区的大麻样本区别开来,因此证明DNA条形码技术在毒品原植物大麻的种属鉴定方面具有可行性,但其用于大麻的种属鉴定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在其来源地鉴定及品种鉴定中的可能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8.
石丹  倪九派  倪呈圣  刘锦春 《生态学报》2019,39(15):5584-5593
以典型高山移民迁出区耕地(A1)、弃耕1a(A2)、弃耕5a(A3)、弃耕8a(A4)、弃耕5a生长大量白花银背藤(R1)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比较不同弃耕年限植物重要值(P)、Margalef丰富度指数(R)、Shannon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_w)、Simpson优势度指数(D)、Jaccard相似性指数(C_j)、Sorenson相似性指数(C_s)及多样性阈值(D_v),旨在探究不同退耕年限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弃耕年限增加,群落结构从草本+灌木转变为草本+灌木+乔木,群落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转变为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草本层和灌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随着演替年限的延长而增长,在演替的中后期达到最大值;A2与A3间群落的相似性指数最大;对不同弃耕年限样地植被群落多样性进行评定,都未达到"较好Ⅲ"级别,还需长期的恢复。恢复过程中注意对白花银背藤的监测,防止植物入侵。  相似文献   
29.
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中摄入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尤其大豆及谷类食品者,患激素依赖型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骨质疏松的概率较低。因而,植物雌激素潜在的抗癌、抗氧化及对心血管和骨质的保护作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植物雌激素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文介绍近年来有关植物雌激素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