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14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揭示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的复制特点,并探讨该病毒的致病机制,利用负染电子显微镜(EM)、超薄切片EM和免疫EM技术研究了SARS-CoV在Vero细胞上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成熟病毒颗粒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80~120nm,包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纤毛样突起,长约20nm,基底窄。此外可见哑铃形、肾形及“钉子样”等多形性成熟病毒颗粒,这些颗粒能与病人恢复期血清和抗S蛋白抗体反应。细胞内病毒颗粒多位于包涵体内,呈显著的多形性,直径为20~400nm,其形状可分为:①圆形、肾形或椭圆形;②管样结构;③不规则形,如三角形、哑铃形等,另外可见一种特殊的分枝样颗粒。颗粒电子密度不一,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其中空心颗粒周边的电子密度高。还观察到螺旋形的病毒核衣壳结构。  相似文献   
962.
为了确定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F)分子上活性位点中保守氨基酸在F蛋白的细胞融合作用,弄清F细胞融合的分子机理,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法,创造一个酶切位点,用酶切反应初步筛选突变株,然后用DNA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并于真核细胞内进行表达,Giemsa染色定性和指示基因法定量检测细胞融合功能,荧光强度分析(FACS)检测表达效率情况。结果表明,NDV F第117位苯丙氨酸(F)突变成亮氨酸(L)时对细胞融合作用没有显著影响。R112和K115同为保守序列,分别突变为G时,细胞融合活性只有原来的44%,下降了56%。细胞表面表达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变。N147突变为K时,细胞融合活性明显下降,只有原来的15%,而细胞表面表达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变。L154为保守序列,突变为K时,细胞融合活性消失,说明L154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氨基酸,对维持F蛋白的细胞融合活性非常重要。细胞表面表达效率也有所下降(为原来的94%)。D462属于高度保守氨基酸,当突变为N时,细胞融合活性消失,但经细胞表面表达效率分析证明,此突变蛋白未表达于细胞表面,证明在细胞浆转运至细胞表面的过程中发生了问题。当突变为R和E时,细胞融合活性未发生改变,但细胞表面表达效率有所下降,分别为野毒株的63%和44%。说明NDV F分子上与HN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区域中的某些保守氨基酸在细胞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F蛋白的折叠、加工、转运等,发挥着不同作用,从而影响F蛋白的细胞融合作用和/或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963.
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的加重,水处理技术得到了深入研究和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水质净化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和广泛应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能满足排放要求、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作为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迅速。本文从SBR工艺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几种SBR的改良工艺,并突出其工艺特征。  相似文献   
964.
对作者实验室分离到的3种酵母菌混合处理味精生产废水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H值4.0、温度28℃、时间20h、接种量10%,COD去除率可达到82.9%。并对处理后的酵母菌菌体进行了饲料评价,发现混合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小等优点。该技术作为预处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将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5.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比例及对临床上常用的2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方法收集2003 2004年该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试验方法检测ESBLs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2003年与2004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分别为46.11%(184/399)、57.44%(386/672)(P=0.0003);2年来,ESBLs阳性菌对临床常用的24种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上升非常显著(P=0.0005);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但2004年ESBLs阴性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比2003年显著上升(χ^2=37.785,P=0.0005).结论尽早开展产ESBLs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有效控制产ESBLs菌的播散与流行是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66.
抗生素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对抗生素污染的水体和土壤进行有效的原位处理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植物修复是具有处理成本低、二次污染可控、易于后续处理、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等优势的绿色、原位修复技术,已被证明是可用于抗生素污染治理的处理技术之一.因此,通过文献搜索和总结分析,作者们对植物修复在抗生素污染治理中的应...  相似文献   
967.
甘肃省庄浪县发现六盘齿突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12年7月23日至8月3日,笔者等在甘肃省庄浪县通化乡和永宁乡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时,采集到一批无尾两栖动物标本.经鉴定其中含有六盘齿突蟾(Scutiger liupanensis)10只,为该物种在甘肃省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968.
鸡皮衣属(Pertusaria)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茶渍纲(Lecanoromycetes)、鸡皮衣目(Pertusariales)、鸡皮衣科(Pertusariaceae)。在对鸡皮衣属地衣进行研究时,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即异亚澳鸡皮衣(P.allothwaitesii),刚硬鸡皮衣(P.rigida)和赭色鸡皮衣(P.colorata)。该文对这3个种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其相关图片。  相似文献   
969.
GPS项圈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野生动物的野外定位监测,支持野生动物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管理规划.但由于地形等因素影响,GPS项圈返回的数据可能有定位误差和定位数据缺失偏歧.因此,在进行生境选择等相关生态学研究之前,应对GPS项圈的定位性能进行评估.本研究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云南大理苍山5个测试点各静态放置...  相似文献   
970.
Colorectal cancer (CRC) is mainly depended on the radical operation, the changing energy metabolism after operation reflects the extent, the magnitude, and the degree of surgical traum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biochemical perturbation in the serum of CRC after oper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progression of CRC.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 (GC-MS) in combination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supervised clustering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serum metabolome in 30 CRC patients. A 34 endogenous metabolites included amino acid, fatty acid, carbohydrate and other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based on these metabolites discriminated preoperative from postoperative CRC group.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CRC patients group, decreases in l-valine, 5-oxo-l-proline, 1-deoxyglucose, d-turanose, d-maltose, arachidonic acid and hexadecanoic acid levels and increases in l-tyrosine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postoperative CRC patients group.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e GC-MS technique is an valuable tool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etabolic perturbation, and the metabolomic study will certainly benefit for monitoring the nutrition state of CRC patients, the prognosis and therapy evaluation of CRC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