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1篇 |
免费 | 619篇 |
国内免费 | 1165篇 |
专业分类
40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143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24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262篇 |
2010年 | 202篇 |
2009年 | 184篇 |
2008年 | 195篇 |
2007年 | 206篇 |
2006年 | 206篇 |
2005年 | 175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报道了采自黑龙江省克山县古城镇的康蝗属一新种克山康蝗Kangacriskeshanensis Renet Zheng,sp. nov、并与其近似种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12.
太白山牛皮桦-巴山冷杉混交林空间格局及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改进的点格局分析法——邻域密度函数(Neighborhood Density Function,NDF)对太白山地区桦林-冷杉林交错区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空间关联性及其更新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所有个体整体上都呈随机分布,划分不同层级后,则各林层个体分布格局各异,各树种在较低的林层呈明显聚集分布,随林层增高,中、高层内个体聚集分布的空间尺度降低。两个主要竞争种牛皮桦(Betula 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和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整体表现出显著空间负相关,巴山冷杉与玉皇柳(Salix yuhuangshanensis)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而牛皮桦与玉皇柳间则有空间负相关的趋势。牛皮桦的更新格局仅依靠自身倒木扰动产生的机会,且被限定在较小尺度上。巴山冷杉在小尺度上会限制自身更新,此外与牛皮桦在小尺度上竞争激烈,可占据利用其空间位置进行更新。从空间格局分析角度认识牛皮桦和巴山冷杉的生态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共存机制,认识太白山桦林在秦岭植被垂直带中的作用和地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13.
记述采自中国海南省的长吻蚜蝇属Lycastris 1新种:黄盾长吻蚜蝇L. flaviscutatis, sp. 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14.
目的:研究复合疲劳大鼠血液、肌肉、肝脏和脑中矿物元素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食物限制组和复合疲劳组。经过5天的实验干预后,提取动物的血液、腓肠肌、肝脏和脑,并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各组织中的钾(K)、钙(Ca)、镁(Mg)、铁(Fe)、锌(Zn)和铜(Cu)。结果:相对正常对照组和食物限制组,复合疲劳大鼠的肌肉、肝脏和脑中的K(P<0.01)和肝脏中的Fe(P<005)明显升高,血液中的Cu(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食物限制组比较P<0.05)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疲劳大鼠的血液中的K明显升高(P<0.05),血液中的Mg和Zn(P<0.05),肌肉中的Ca、Mg和Zn(PCa<0.05,PMg<0.05,PZn<0.01),肝脏中的Ca和Zn(PCa<0.01,PZn<0.05),以及脑中的Fe、Mg和Zn(PFe<0.05,PMg<0.05,PZn<0.01)明显降低。结论:在复合疲劳状态下,大鼠血液、肌肉、肝脏和脑中的K、Ca、Mg、Fe、Zn和Cu代谢发生变化,可能在疲劳的发生与缓解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15.
张家界市部分农作物可食部位硒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标准( GB/T5009.93-2003),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张家界市22种农作物40个样本可食部位中的硒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22个种类40个样本均属于富硒及高硒作物,以茶叶的硒平均含量最高为2.0102 mg/kg,其次是豆类平均含量为1.8518 mg/kg,薯类含量最低为1.0240 mg/kg.所测定的各种作物可食部位富硒能力依次为:茶叶2.0102 mg/kg>豆类(干)1.8518 mg/kg>水稻、玉米1.5326 mg/kg>蔬菜类1.3438 mg/kg>水果类1.0783 mg/kg>薯类1.0240 mg/kg.该研究确定了部分农作物硒含量的水平及富硒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216.
周红颜任向荣苏绍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1):4005-4009
目的:获取重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HMGB1Abox和Bbox的纯化蛋白,制备HMGB1的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人HMGB1,HMGB1的Abox和Bbox目的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然后用HMGB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采用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用免疫组化检测HMGB1在小鼠肝损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人HMGB1,HMGB1的Abox和Bbox原核表达载体pET28-HMGB1、pET28-Abox、pET28-Bbox,在E.coli BL21中表达,镍亲和层析柱提纯,获取纯净目的蛋白。HMGB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抗血清效价为1:2,000,000,具有高度特异性。免疫组化显示小鼠坏死肝组织HMGB1表达增加。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人HMGB1以及HMGB1的Abox和Bbox的纯化蛋白,制备了人HMGB1的多克隆抗血清,为HMGB1的结构、组织表达谱及其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7.
豆皮水溶性多糖组分SHP-3的物化性质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豆皮采用热水浸提得到豆皮水溶性多糖,通过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柱洗脱,得到3个组分。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0.3 M NaOH溶液洗脱纯化得到的组分SHP-3的物化性质。对SHP-3进行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分析、紫外光谱及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分析,结果表明:SHP-3的分子量为45554,其糖醛酸含量为26.71%(wt.%),单糖组成摩尔比为Rah:Fuc:Ara:Xyl:Man:Gal:Glu=3.55:0.44:11.58:1:7.45:5.12:1.12,紫外光谱在260~280 nm没有吸收峰,表明没有蛋白质或核酸等物质;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结果表明SHP-3的连接结构以为(1→4)糖苷键为主,其摩尔比例占68.9%,(1→2)糖苷键占11.4%,(1→6)糖苷键占19.7%。 相似文献
218.
为进一步研究损伤神经放电节律的分岔转迁规律,以实验性神经起步点模型为研究对象,在联合改变胞外的钙离子和钾离子浓度的条件下,记录神经单纤维的放电节律转迁方式。选取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作为条件参数,Ca2+浓度作为分岔参数,观察了实验性神经起步点自发放电节律的分岔规律。28例实验结果中,有21例神经对本文所取的条件参数变化不敏感,7例实验性神经起步点的自发放电节律会在不同的条件参数下出现不同类型的分岔序列结构。在不同的4-AP浓度下,随着Ca2+浓度的降低,同一实验性神经起步点会表现出不同的放电节律模式的分岔序列,不同实验性神经起步点,双参数分岔序列是不同的。以上结果说明,不同参数配置下的神经放电节律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而且分岔序列结构是认识放电节律转迁规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219.
220.
栽培稻与其野生近缘种的可交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人工授粉方法研究栽培稻与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稻之间的可交配性.以栽培稻为对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野生稻花粉在同一栽培种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栽培稻柱头上普通野生稻(AA)花粉萌发最好,与对照萌发情况相近.药用野生稻(CC)萌发差,表现为柱头上花粉附着量少,开始萌发时间迟,萌发量少,花粉管扭曲、缠绕、伸长慢等.四倍体野生稻未观察到有萌发现象.说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亲缘关系近,可交配性好;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可交配性差;四倍体野生稻与栽培稻可交配性极差.由此推断,转基因水稻与普通野生稻通过花粉途径发生基因漂移的可能性很大,而与药用野生稻和其他基因组野生稻发生基因漂移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