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143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植物细胞中的前纤维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动蛋白组成的微丝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的重要结构,在体内处于高度动态变化之中,受多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s)的调节。前纤维蛋白(profilin)是一种单体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在植物细胞中也得到较多的研究。前纤维蛋白除可以结合单体肌动蛋白之外,还可以与磷脂酰肌醇及富含多聚脯氨酸的蛋白质等多种分子结合,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行使着重要的功能。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概述了前纤维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2.
花生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对花生的研究特别是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相对水稻、油菜等农作物比较薄弱。近些年,分子标记技术迅速发展,在花生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花生属起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抗性基因的标记和指纹图谱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花生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探讨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动态变化及595nm Vbeam激光照射的影响。方法:利用兔耳腹侧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按不同时间段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瘢痕形成不同时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对比研究在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595nm Vbeam激光照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上皮化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反应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至上皮化后4周达高峰。从上皮化后1周开始即可见到595nm Vbeam激光照射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595nm Vbeam激光照射可明显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对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4.
为进一步研究损伤神经放电节律的分岔转迁规律,以实验性神经起步点模型为研究对象,在联合改变胞外的钙离子和钾离子浓度的条件下,记录神经单纤维的放电节律转迁方式。选取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作为条件参数,Ca2+浓度作为分岔参数,观察了实验性神经起步点自发放电节律的分岔规律。28例实验结果中,有21例神经对本文所取的条件参数变化不敏感,7例实验性神经起步点的自发放电节律会在不同的条件参数下出现不同类型的分岔序列结构。在不同的4-AP浓度下,随着Ca2+浓度的降低,同一实验性神经起步点会表现出不同的放电节律模式的分岔序列,不同实验性神经起步点,双参数分岔序列是不同的。以上结果说明,不同参数配置下的神经放电节律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而且分岔序列结构是认识放电节律转迁规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5.
Marine invasions are taking place at an increasing rate. When occurring in blooms, zooplanktivorous comb jellies of the genus Mnemiopsis are able to cause pelagic regime shifts in coastal areas and may cause the collapse of commercially important fish populations. Using microsatellites, develop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phylum Ctenophora, we show that Mnemiopsis leidyi has colonized Eurasia from two source regions. Our preliminary data set included four sites within the putative source region (US East Coast and Gulf of Mexico) and 10 invaded locations in Eurasian waters. Bayesian clustering and phylogeographic approaches revealed the origin of earlier invasions of the Black and Caspian Sea in the 1980s/1990s within or close to the Gulf of Mexico, while the 2006 invasion of the North and Baltic Seas can be directly traced to New England (pairwise FST = 0). We found no evidence for mixing among both gene pools in the invaded areas. Whil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llelic richness) remained similar in the Baltic Sea compared to the source region New England, it was reduced in the North Sea, supporting the view of an initial invasion of Northern Europe to a Baltic Sea port. In Black and Caspian Sea samples, we found a gradual decline in allelic richness compared to the Gulf of Mexico region, supporting a stepping‐stone model of colonization with two sequential genetic founder events. Our data also suggest that current practices of ballast water treatment are insufficient to prevent repeated invasions of gelatinous zooplankton.  相似文献   
176.
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染色体构象发生剧烈的变化.来自精子高度凝缩的染色质在卵母细胞胞质环境中解凝缩,与雌性染色质融合,发生基因组重编程共同构建合子基因组,激活胚胎基因组转录,获得发育的全能性,并进一步发育成完整的胚胎.表观遗传调节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及组蛋白替代,这些修饰形式改变了染色体的空间构象以及与转录调节因子的结合模式,调控染色体的活性,进而调节胚胎的发生发育.  相似文献   
177.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营养元素吸收与转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临海沿江镇加拿大一枝黄花重度入侵区域,分别收集植物与土壤样品,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中7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7种营养元素在植物组织中的平均含量排序为:Zn〉K〉Ca〉N〉Mg〉P〉Mn。而且不同器官对同一种元素的积累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规律表现为叶和花蕾积累元素最多,其次是枝条和根状茎,根和茎则积累最少。地上器官对各元素的转移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但各器官均对氮素有较强的转运能力,转运因子均明显高于1。地下器官(根和根状茎)对氮素有较高的富集能力,富集因子同样明显高于1。7种元素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器官的吸收转运存在着一定的促进或者拮抗作用。在花蕾、枝条和根中,磷吸收分别与Mg、Mn和Zn吸收呈现显著负相关;在花蕾中,氮的吸收和Mn的吸收呈现显著正相关;在不同器官里,K、Ca、Mg、Zn和Mn吸收之间多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8.
潘少兵  任晓冬 《生物学杂志》2010,27(5):60-63,76
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之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TW INSPAN将50个样方分为17组,根据植被分类的原则划分为17个群丛,论述了各个群丛的群落学特征。50个样方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群落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水分条件,第一轴反映了各个群落类型所在的水分条件梯度。排序结果与分类结果较吻合,反映出植物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随环境因子梯度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9.
目的:利用RT-PCR技术验证并确认基于小鼠外显子芯片发现的部分缺血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鉴定候选基因的外显子是否发生可变剪接,从而实现对外显子芯片结果的鉴定。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选取小鼠外显子芯片中的3个基因(Ube3c,6330439K17Rik,Atp7a),在预测发生可变剪接的外显子两侧设计上下游引物,PCR后进行凝胶回收,再克隆到载体中进行测序。结果:RT-PCR及测序结果表明,Ube3c基因在6号外显子、6330439K17Rik基因在12号外显子、Atp7a基因在3号外显子发生可变剪接,与芯片预测结果一致。结论:RT-PCR技术可针对外显子芯片的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为可变剪接基因表达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0.
突触后钙通路有助于视锥与L型水平细胞间的突触可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uang SY  Hu JF  Gong HQ  Liang PJ 《生理学报》2006,58(5):407-414
我们实验室以前发现,视网膜视锥与亮度型水平细胞(luminosity—type horizontal cell,LHC)之间的突触传递效率具有可塑性。重复性刺激红敏视锥增加了LHC对红光的超极化反应幅度,而且这种增强作用是可逆的。在本文中,我们运用细胞内记录技术和药理学分析的方法来考察重复性红光刺激引起的反应增强的可能机制。当通过胞内注射Ca^2+的螯合剂EGTA来降低LHC内的Ca^2+浓度后,重复性红光引起的反应增强被抑制,提示突触后钙信号是反应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反应增强现象还可以被钙离子通透的AMPA受体(Ca^2+-permeable AMPA receptor,CP-AMPAR)的拈抗剂阻断,说明通过钙离子通透的谷氨酸受体内流的Ca^2+与胞内Ca^2+浓度的改变有关。进一步发现,胞外灌流ryanodine或caffeine也可以消除反应增强现象,说明由钙诱导的钙释放(calcium—induced calcium release,CICR)引起的钙信号可能也参与了反应增强现象的产生。结果提示,CICR和CP—AMPAR与重复性红光刺激引起的LHC对红光的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