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0篇
  免费   2062篇
  国内免费   224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1228篇
  2020年   991篇
  2019年   1137篇
  2018年   1052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1081篇
  2015年   1580篇
  2014年   1902篇
  2013年   2016篇
  2012年   2315篇
  2011年   2052篇
  2010年   1360篇
  2009年   1181篇
  2008年   1298篇
  2007年   1162篇
  2006年   1061篇
  2005年   846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Apo E5(Glu3----Lys) is a naturally occurring apolipoprotein E (apo E) mutant found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oproteinemia and atherosclerosis. It has been shown to have a high affinity for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receptors. In this study, mutant apo E5 was produced by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 by means of an in vitro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technique, and its LDL receptor binding activity was assessed. The apo E5 obtained from gene expression bound more readily to the LDL receptor than did plasma apo E3. The concentrations required for 50% competitive binding of 125I-labeled LDL to the LDL receptors were 58.9 ng/ml for plasma apo E3 and 25.7 ng/ml for the expressed apo E5. The expressed apo E5 displayed 229% normal binding. This result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btained with plasma apo E5, which showed 217% normal binding. Although the experimental apo E isoproteins contained more sialic acid than plasma apo E, the extent of sialylation had no effect on the receptor binding of apo E.  相似文献   
62.
Summary The effect ofin situ extraction and elicitor treatment on shikonin production was studied with the suspension cultures of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hikonin concentration of 60 mg/L was achieved by the use of both techniques which was 2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culture, and 65 times higher in terms of shikonin productivity. The host-pathogen effect of elicitor treatment andin situ extraction for product removal were effective for shikonin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63.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 The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in 3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24 tonics and 6 nontonics) were determined by proton-induced X-ray emission. The...  相似文献   
64.
本文研究了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叶的宏观结构,首次报道连香树齿腺体显微结构及晶体类型,并对叶柄维管束的变化作了进一步研究。通过与近缘科的比较,我们认为连香树科的系统演化处于孤立地位,和金缕梅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木兰科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65.
于丹  赵克尊 《生态学杂志》1990,9(1):7-10,50
昆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森林中枯枝落叶较多,生境复杂,为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场所;因而在森林中昆虫的种类多,数量大。大多数昆虫都以森林  相似文献   
66.
葡萄胚珠,胚乳及胚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早玫瑰”和“新玫瑰”葡萄胚珠、胚乳和胚的发育。结果表明:花后3天胚珠即开始迅速生长,其生长的最终大小依品种成熟期的不同而各异。胚乳游离核在花后33天成为细胞状态。受精后16—21天,合子才开始第一次分裂。当胚乳充满珠心组织时,胚开始迅速发育并一直持续到果实成熟.胚的发育与果实的发育无明显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67.
对差速离心纯化的汉坦病毒R84-1毒株进行了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发现有67k和43k两条蛋白区带能与汉坦病毒抗体起反应。经单克隆抗体鉴定,67k多肽可能属病毒囊膜蛋白,43k多肽未定。用免疫印迹法对出血热患者进行检测,初步证明野鼠型感染者具有上述两种蛋白抗原的抗体,大鼠型患者仅具有67k蛋白的抗体,这对出血热患者血清学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阿胶冲剂与阿胶的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常用滋补中药,具有许多特殊的功效,国内外享有盛誉。据《本草纲目》及《本草纲目拾遗》等介绍,阿胶在明代以前系用(沙牛)牛,水牛,驴皮或猪、马、驼皮等杂皮熬制而成。自清代始一律采用黑驴皮熬制。以往服用阿胶必须将阿胶先用水浸泡后,然后加热溶解后才能服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山东化工学院研制了一种用开水冲服的阿胶新制剂——阿胶冲剂.为了弄清阿胶经物理方法处理后的化学组成成份与原阿谱的化学组成成分的不同变化。我们对其所含微量元素、氨基酸进行了对比分析.另外,本文首次报道了阿胶及阿胶冲剂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9.
对长春和北京地区连续12年(1976年冬至1988年春)引起小儿肺炎的3、7型腺病毒102株标本,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核酸电泳图谱分析。56株7型腺病毒经BamHⅠ、BclⅠ、BglⅠ、XbaⅠ、SmaⅠ、HindⅢ分析后,表现为两个基因组型——Ad7 b和Ad7 d。46株3型腺病毒被Bg1 Ⅱ、BamHⅠ酶解后,表现为 3个基因组型——Ad 3Ⅰ、Ad 3Ⅱ、Ad 3Ⅲ。各基因组型的分布情况是:56株7型腺病毒中,43株为Ad 7 b(76.8%),流行于1976年冬至1986年春;13株是Ad 7 d(23.2%),出现于1982年,与Ad 7 b共同流行;1986年~1988年分析的5株病毒都是Ad 7d。43株3型腺病毒中,Ad3Ⅰ42株(91.0%),分布于12年中;Ad 3Ⅱ、Ad 3Ⅲ各2株,散在分布。此结果表明,国内这12年中引起小儿肺炎的3型腺病毒至少有3个基因组型,7型腺病毒至少有两个基因组型。Ad3Ⅰ和Ad7 b是流行优势基因组型。但自80年代初开始出现Ad7 d以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最近两年的标本又都是Ad7 d,很可能它将取代Ad7 b而成为流行的优势基因组型.  相似文献   
70.
噬菌蛭弧菌简易保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噬菌蛭弧菌在自来水宿主软琼脂中,于4℃环境(冰箱)存活的时间.发现噬菌蛭弧菌在自来水宿主软琼脂中,于4℃冰箱中保存,至少可以存活3个月以上,一般为5~8个月左右,最长时间可达18个月。但在自来水宿主双层琼脂平板上形成的噬斑数目,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