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6篇
  免费   1481篇
  国内免费   6556篇
  18583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630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710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934篇
  2013年   870篇
  2012年   1146篇
  2011年   1092篇
  2010年   936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1026篇
  2007年   1001篇
  2006年   951篇
  2005年   820篇
  2004年   675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饲料中硒的添加量与中华米虾肌肉中SOD的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量为0、0.15、0.30、0.45、0.60、0.75μg/g的硒,对中华米虾(Caridina denticulatasinensis)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对中华米虾体内SOD的激活作用显著,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虾体内SOD的活性会相应地降低。饲料中添加硒浓度为0.45μg/g时,虾体SOD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2.
塔里木河流域下游地区植物有30科80属122种。以双子叶植物类群占优势,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塔里木河流域下游植物中占多数。显示了物种形成是年轻的进化类型。生态类型以旱生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52%,这足长期适应比较干旱的自然环境的结果。该区系的温带成分占优势。地中海成分也占有一定地位。这些区系成分的植物都是干旱区荒漠植物的代表。区系地理反映了物种演化过程的历史气候、地质变化动态。查清塔里木河流域下游植物资源的数量和分布区的变迁,为该地区的植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根据猪肥胖基因(Obese gene,Ob)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并通过Southern杂交和杂交阳性片段的克隆进行测序,首次得到猪Ob基因内含子1和5'调控区16.4 kb序列,将外显子1定位在起始密码子上游11.1 kb处,同时在内含子1中发现了两个新的微卫星,命名为SW200和SW160.调控区潜在的调控元件分析显示,-1~ -300 bp区间包含了C/EBP和两个Sp1,可能更直接高效的调节其转录.为研究SW200和SW160与一些重要经济性状的关系,分析了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用SAS8.2软件分析显示,两个微卫星多态仅对二花脸猪的头胎总产仔数有显著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4.
昼间亚高温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张洁  李天来  徐晶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6):1051-1055
针对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常出现的昼间温度偏高而带来的危害,以昼间适宜温度25℃为对照,在番茄第1花序开花后对其进行昼间30和35℃的温度处理,研究昼间亚高温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适宜昼温相比,在3d短期35℃昼间亚高温处理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极显著提高,但在7d以上长期35℃昼间亚高温处理下,番茄植株徒长,叶片变薄,并出现早衰现象;同时经35℃亚高温处理,番茄果实前期发育加快,成熟期提前,但果实空洞现象增加,糖酸比下降,平均单果重下降,总产量显著降低,第3花序各处理间差异最明显,第2花序次之.昼间30℃温度处理的结果介于昼间25和35℃处理之间,说明番茄植株长期生长在被认为是其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上限的35℃条件下,也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从花芽分化到果实成熟亚高温持续时间越长,番茄果实产量越低,品质越差.  相似文献   
105.
张静  艾彬  徐建华 《生态科学》2005,24(4):339-343
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构建了生态社区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生态社区评价模型;并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对上海中心城区做了生态社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格局上,社区生态水平差异明显,无论是在社区内部还是社区之间,各主因子分布极不平衡;总体看来,浦西核心区的大部分社区,其规模结构比较合理,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然而部分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急需要改善,部分社区的居住条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而浦东一些社区,尽管生态指数较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由于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健全,规模结构不够均衡,道路交通系统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6.
黄褐油葫芦虫体营养成分与发育阶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树森  徐伟  程彬  王哓龙 《昆虫知识》2005,42(4):439-443
对黄褐油葫芦不同发育阶段虫体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虫为高蛋白低脂肪昆虫,各发育阶段虫体的蛋白含量平均为15.92%,脂肪含量为5.40%,PG值平均为3.45,蛋白质、脂肪含量随着个体发育逐渐增加,但卵期蛋白含量较高。虫体含有7种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达57.3%,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25.47%;富含矿物质元素,其中以Ca,Fe,Zn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164,320.3和107.9μgg。5种脂肪酸和8种矿物质元素含量与发育阶段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7.
细纹豆芫菁交配与繁殖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采自野外的细纹豆芫菁EpicautamannerhimiMkl的雌雄成虫各50头在室内进行人工随机配对,共发生75次交配,平均交配1.5次。雄虫1生可交配0~4次,雌虫0~2次。交配持续时间为(188±55)min,交配持续时间与交配次数之间、交配持续时间与繁殖力之间均无相关性。交配次数与两性的繁殖力呈负相关。交配后有36头雌虫43次产卵,其中有35次产卵发生在本次交配后,有8次产卵发生在连续2次交配后。作者认为雌虫在性感受性上的差异,与不育雄虫参与雌虫的前次交配有关。雄虫能否产生足够数量的交配因子来抑制雌虫的性感受性,是决定雌虫在产卵前交配次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是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在花青素合成途径中催化二氢山奈酚生成二氢槲皮素,进而形成矢车菊色素。利用津田芜菁BrF3′H1和赤丸芜菁BrF3′H2基因构建过量表达载体后遗传转化烟草,转基因植株的花色加深。通过染色体步移法克隆了BrF3′H1和BrF3′H2基因上游846和851 bp的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rF3′H1P和BrF3′H2P均包含TATA box、CAAT box、光调控元件、MRE、ABRE、ATGCAAAT-motif、ERE、O2-site、RY-element、LTR等多个顺式作用元件;二者的核苷酸序列在7个位点存在差异。利用BrF3′H1P和BrF3′H2P序列替换pCAMBIA1301植物表达载体的35S启动子后遗传转化烟草。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BrF3′H1P和BrF3′H2P序列均能驱动GUS基因表达。通过PCR方法获得了BrF3′H1P和BrF3′H2P的一系列缺失片段,融合GUS基因后转化烟草。染色结果显示,BrF3′H1P和BrF3′H2P系列缺失片段均具有起始GUS基因表达的活性。BrF3′H1和BrF3′H2基因的功能鉴定及启动子的初步分析将为揭示津田芜菁和赤丸芜菁F3′H基因的光诱导表达调控机理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易齐涛  陈求稳  赵德慧  徐鑫 《生态学报》2016,36(15):4843-4854
在淮南矿区设置潘谢潘集站(PXPJ)、潘谢顾桥站(PXGQ)和潘谢谢桥站(PXXQ)等3个塌陷湖泊站点,分别代表3种典型矿区湖泊水文生态条件,于2013—2014年分4个季度采样并分析了3个湖泊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季节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和生物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3个湖泊的浮游植物种类可归入16个功能群,其主要优势功能群反映了小型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的生境特征。PXPJ春季S1、X2和Y为主要优势功能群,分别以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具尾蓝隐藻(Chroomonas caudata Geitler)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 Ehr.)为代表种属,随后3个季节C为第1优势功能群,以链形小环藻(Cyclotella catenata)为代表物种。PXGQ春夏秋3个季节中均以伪鱼腥藻为代表的S1功能群占绝对优势地位,冬季向C(以链形小环藻为代表)和D(以尖针杆藻为代表)为主的功能群演替。PXXQ春季X2和Y为主要优势功能群,分别以具尾蓝隐藻和卵形隐藻为代表,夏秋季以伪鱼腥藻为代表的S1功能群占据优势地位,冬季向C(链形小环藻为代表)和E(长锥形锥囊藻为代表)功能群为主的群落结构演替。水温和光照条件是驱动淮南采煤塌陷湖泊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的关键环境因子,而营养盐和生物因素是导致3个湖泊功能群组成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由废弃地整理复垦形成的耕地存在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低、土壤板结、微生物活性弱和土壤耕作性状不良等问题,快速、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质量是全面提升该类耕地质量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城郊有机废弃物对新复垦耕地土壤培肥的综合效果,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城郊有机废弃物在培育耕地质量方面的差异.试验设置了施用等量猪粪、鸡粪、水稻秸秆、蔬菜收获残留物、城市污泥、沼渣、猪粪/水稻秸秆堆肥、生活垃圾堆肥和对照(不施有机肥)9个处理(年用量30 t·hm-2),连续进行3年的定点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任何有机物对改善土壤肥力均有明显的作用.其中,提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以施用猪粪、鸡粪、猪粪/水稻秸秆堆肥、水稻秸秆和沼渣的效果最为显著;增加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和降低土壤容重以施用猪粪/水稻秸秆堆肥和沼渣的效果最佳;施用污泥、猪粪/水稻秸秆堆肥和生活垃圾堆肥可增强土壤保蓄能力;施用猪粪、鸡粪和猪粪/水稻秸秆堆肥对增加土壤有效态养分的效果最为明显;各类有机物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长期施用污泥、生活垃圾堆肥及畜禽粪存在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但短期施用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不明显.总体上,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由大至小依次为:猪粪/水稻秸秆堆肥>鸡粪>猪粪>沼渣>生活垃圾堆肥>水稻秸秆>城市污泥>蔬菜收获残留物;对土壤的相对污染程度由大至小为: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堆肥>猪粪>鸡粪>沼渣>猪粪/水稻秸秆堆肥>蔬菜收获残留物>水稻秸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