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1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刘莉  穆靓  秦民惠  李莘  韦爱华  张阳 《生物磁学》2011,(21):4117-4119,4152
目的:探讨毛发性胃结石的影像表现、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毛发性胃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影像、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一女性患儿,上腹痛不适半年余,既往有拔毛癖,超声诊断胃巨大毛发性结石,内镜证实后开腹手术,取石成功,随访痊愈。结论:毛发性胃结石与其它胃结石相比,影像表现、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超声检查可提供可靠的诊断提示,治疗需取出结石以消除症状,并注意心理干预,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后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5例,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n=32)、双支病变组(n=28)和多支病变组(n=25),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PCI术前术后血清IL-18、CD40L和hs-CRP水平。结果:血清IL-18水平测定结果:多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支架置入术后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D40L水平测定结果:多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术后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测定结果:多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支架置入术后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L-18、CD40L和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介入治疗可使冠心病患者血清IL-18、CD40L和hs-CRP水平升高,监测血清中IL-18、CD40L和hs-CRP水平变化可了解治疗效果和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983.
目的:研究Dextran对蛋白药物的释放影响。方法:将模型蛋白BSA溶解于多糖溶液中,通过W/O乳液法静电纺丝制备缓释纤维。采用MicroBCA法测定该纤维体外释放行为,采用SEC-HPLC检测制备前后蛋白的聚集程度,并与不含多糖的BSA纤维做对照。结果:添加Dextran以后蛋白的包封率由52.68%提高到63.92%,第一天突释不大于药物载量的15%,对蛋白单体的保持达到85%以上。结论:Dextran可以改善一般组织工程纤维中蛋白药物的释放,提高蛋白药物在制剂、贮存、释放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加纤维的载药量。  相似文献   
984.
动物实验是机能实验学中的主要研究手段,对帮助医学生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物实验操作技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动物的伦理问题已经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加强动物实验伦理学教育是医学生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5.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是欧美国家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雄激素在P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内分泌治疗一直是前列腺癌研究领域的重点,但是其可能诱发激素非依赖型PC这也是临床医学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就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分类、作用机制、用药策略及临床效果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探讨毛发性胃结石的影像表现、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毛发性胃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影像、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一女性患儿,上腹痛不适半年余,既往有拔毛癖,超声诊断胃巨大毛发性结石,内镜证实后开腹手术,取石成功,随访痊愈。结论:毛发性胃结石与其它胃结石相比,影像表现、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超声检查可提供可靠的诊断提示,治疗需取出结石以消除症状,并注意心理干预,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987.
目的:探讨并比较血浆脑钠肽(BNP)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临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3月因ACS在我院行PCI的患者,分为≥60岁和<60岁两组,入院常规检验BNP,随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MACE(包括死亡、心源性休克、再发心绞痛、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靶血管血运重建、再次入院复合终点)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69例≥60岁患者,失访7例(2.6%),118例<60岁患者,失访3例(2.5%),。262例≥60岁患者的年龄与BNP水平显著正相关(r=0.368,P<0.01),而115例<60岁患者无显著相关性(r=-0.014,P>0.05)。年龄≥60岁患者BNP水平与<60岁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年龄≥60岁患者MACE与<60岁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可独立预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MACE(≥60岁OR=4.369 P<0.01;<60岁OR=7.773 P<0.01)发生率。两组患者BNP水平对MACE预测的ROC曲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患者BNP水平及MACE发生率存在差异,但年龄并不影响BNP对AC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88.
基于作用于微管蛋白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小分子抑制剂与生物靶标的复合晶体结构,采用分子模拟软件Discovery Studio 3.0的受体-配体药效团产生程序建立了系列3D药效团新模型(M1-M6),并用20个已知微管抑制剂验证了其可靠性.用新药效团模型对约10000个化合物的数据库进行了虚拟筛选,发现了一些潜在先导物.据此合成的二芳烃胺类新化合物20在抑制人白血细胞K562的初步实验中显示出了明显的细胞形态变化和抑制活性,对多种人癌细胞A549,KB,KBvin和DU145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GI500.17~1.02μmol/L),表明以此新构建的药效团模型进行理性设计和寻找新型抗癌先导物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9.
【背景】豚草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草,在江西南昌地区普遍发生。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是很有利用前景的豚草天敌,而有关这2种天敌在江西南昌地区田间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尚不明确。【方法】2009年6月25日分别按广聚萤叶甲0.7头.株-1和豚草卷蛾0.4头.株-1的密度在江西南昌豚草入侵地同时释放2种天敌,并于8月4日~9月13日,每隔10d调查广聚萤叶甲各虫态的数量、豚草卷蛾虫瘿数、豚草的株高和死亡株数。【结果】释放前期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但释放70d后,豚草植株死亡率达90.14%,天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释放80d后,豚草植株死亡率达到100%。此外,在整个调查期间,天敌释放区豚草株高增长缓慢,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区。【结论与意义】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在江西南昌地区田间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显著,宜在江西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0.
[目的]更好地发掘内生菌资源,建立有效的植物内生放线菌分离方法.[方法]比较不同消毒剂和消毒程序、样品预处理、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等分离内生放线菌的效果,通过形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结果]用5%的次氯酸钠处理样品4-7 min消毒效果最好;100℃处理样品15 min能较好地减少真菌和细菌的干扰.丙酸钠、琥珀酸钠等培养基分离放线菌出菌率较高且类群多样性丰富.[结论]植物样品表面消毒干燥后,100℃处理15 min,用无菌搅拌杯打碎,直接撒植物于分离培养基中的分离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