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6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城市地表热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姚远  陈曦  钱静 《生态学报》2018,38(3):1134-1147
近50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过程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导致了城市地表热环境的剧烈变化。当前,采用定量化的研究方法开展城市地表热环境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与气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厘清城市地表热环境的研究进展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城市空间热环境定量评价研究以及进一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城市空间热环境和城市热岛等相关概念、主要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方式进行简要叙述的基础上,着重从城市地表热环境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驱动力和驱动机制、城市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城市地表热岛与城市大气热岛的关系及其演变规律、城市绿地和水体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城市地表热岛的尺度转换等6个主要方面对当前国内外已开展的城市地表热环境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就当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城市地表热环境定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风场对太湖叶绿素a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绿素a的浓度是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根据2005—2009年太湖全湖32个采样点的20次太湖采样数据,结合气象要素资料模拟的太湖风场,探求了风场对太湖叶绿素a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的高值中心位于太湖西北侧、竺山湾以及梅梁湾流域,而太湖东南部的叶绿素a浓度较低;全太湖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南部风速较大,北部风速较弱;风场对叶绿素a的输移作用明显,在风场作用下,叶绿素向太湖西北部和北部输移,造成了该地区太湖流域叶绿素浓度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83.
p53转录非依赖活性介导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呈睿  葛海良  王颖 《生命科学》2007,19(3):326-329
p53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p53作为转录因子,促进细胞凋亡的靶基因的表达上调,如PUMA、NOXA、PIDD、p53AIP1、COP1等,并通过这些蛋白参与内源和外源凋亡途径;另一方面,胞浆中的p53能转位到线粒体,激活内源性的线粒体途径,促进凋亡。后者已成为研究p53促凋亡机制的热点。本文就p53对转录非依赖活性诱导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构建人MEKK3基因编码区序列(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其稳定表达细胞株并观察其对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从A549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扩增MEKK3 cDNA的全长序列后克隆入pcDNA3.1/hygro(+)质粒中,构建成MEKK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然后转染入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潮霉素筛选稳定转染克隆,通过MTT实验,研究转染MEKK3基因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目的 基因正确无误,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MEKK3基因在A549细胞中具有良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MEKK3基因在其稳定转染的A549细胞克隆中表达上调,与空载体稳定转染及未转染细胞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显示MEKK3表达上调的稳定克隆组,A549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A570=0.876 1±0.074 5),明显高于空载体稳定转染组(A570=0.582 8±0.070 3)及未转染亲代细胞组(A570=0.584 9±0.035 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KK3表达上调可导致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增强.  相似文献   
85.
许多不皂化物成分作为药效成分被应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五谷虫不皂化物的提取分离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传统中药材的功效.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不皂化物酸值较低而产率较高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石油醚添加量为10 mL/g,碱添加过量5%,在60℃的条件下反应15 min,0.5 mol/L的KCl溶液添加量为50 mL/g.通过响应面优化后,得到最佳的不皂化物酸值和提取率分别为70.21 mg KOH/g和58.05%.  相似文献   
86.
不同光强下高锰对黄瓜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光强下高锰对黄瓜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处理抑制了黄瓜植株的生长,与弱光处理相比强光下抑制幅度更加显著.强光下,高锰处理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但降低光强却增加其含量.强光下,高锰处理显著降低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弱光下,高锰处理对Fv/FmqP无显著影响.高锰处理使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尤其是在强光下下降幅度更大.高锰处理使细胞间CO2浓度(Ci)在强光下升高,而在弱光下则下降.与Ci相反,高锰处理使气孔限制值(Ls)在强光下下降,而在弱光下上升.因此,强光下高锰胁迫使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而弱光下高锰处理使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气孔因子限制引起的.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育龄妇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以及基因分型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度来我院妇产科就诊及体检旳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主要检查滴虫、真菌、淋球菌、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前三者采用涂片法,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采用固体培养法,衣原体抗原检查采用乳胶免疫层析法;宫颈刮片标本采用核酸扩增和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3种HPV基因型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病原体感染率为39.32%(7896/20080),宫颈刮片HPV感染率为35.09%(634/1807)。HPV感染中单一感染23.19%(419/1807),二重感染6.53%(118/1807),三重感染3.21%(58/1807),四重感染1.16%(21/1807),四重以上感染1.00%(18/1807),单一感染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中以HPV52、58、16较为常见,低危中以HPV43、6型较为常见;以25~35岁年龄段阳性率较高,其他次之。结论育龄妇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比例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胃底腺息肉与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下等特点。方法:回顾性搜集胃镜检出的经病理证实的胃底腺息肉和胃增生性息肉393例纳入分析,按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大小、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状态、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93例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中,男178例,女215例,男女比例为1:1.2,年龄28~89岁。随着年龄的增高,胃息肉发生率越高,但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的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性息肉大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胃息肉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H.pylori感染率较胃底腺性息肉高(P<0.05),而胃底腺息肉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较胃增生性息肉高(P<0.05)。结论:增生性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胃底腺息肉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有关。对胃底腺息肉与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特点的分析有助于胃镜检查对胃息肉性质的初步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9.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一种世界性入侵害虫,为了明确入侵陕西的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生物型并了解其发生及扩散规律,本研究对采集自陕西省8个地市180个草地贪夜蛾样本分别进行了基于COI和Tpi分子标记的生物型鉴定。分析发现入侵陕西的草地贪夜蛾84%是水稻型母本与玉米型父本杂交形成的杂合玉米型草地贪夜蛾。COI分子标记的结果显示,样本中水稻型占比为84.44%,玉米型为15.56%;基于Tpi基因片段的结果表明除商洛样本SL-3外,其它样本均为玉米型。值得注意的是,SL-3与非洲特异型序列同源性达100%,此非洲特异单倍型为陕西省内首次、国内第2次出现。本研究为草地贪夜蛾的迁飞扩散规律及早期预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副溶血性弧菌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食源性致病菌。在感染人体的过程中,副溶血性弧菌通过将其效应蛋白直接注射至宿主细胞中操纵宿主,介导毒力的发挥,并进化出了一套完美的免疫逃逸策略,成功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引起急性肠胃炎、败血症和坏死性筋膜炎等疾病。副溶血性弧菌入侵上皮细胞,使胞内囊泡酸化,在与溶酶体融合之前逃逸到细胞质中,并且限制活性氧的产生,促进其在胞内生存。副溶血性弧菌可以诱导自噬,抑制NLRC4炎症小体介导的caspase-1的激活,还可以通过抑制TAK1激酶,阻止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干扰免疫系统激活,借助多种手段共同协作从而达到免疫逃逸。本文系统总结了副溶血性弧菌现已研究的免疫逃逸机制,并对其可能存在的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方向,对深入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机理和防控药物靶向位点的选择及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