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9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本文综述了海草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其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是苯酚类、黄酮类和二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抗菌、抗氧化、抗病毒、细胞毒性、抑制海藻生长和抗污损等.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对南海柳珊瑚鳞海底柏Melitodes squarnata Nutting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通过用工业乙醇:二氯甲烷(2∶1)进行了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和薄层制备等方法对鳞海底柏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并利用波谱分析技术和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从鳞海底柏中分离得到了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longanenone E(1),malonganenone D(2),nuttingin A(3),腺嘌呤核苷(4),1,3,7-三甲基黄嘌呤(5),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6),3-甲基-6-次黄嘌呤(7),2'-脱氧尿苷(8),(22E,24R)-ergosta-8 (14),22-dien-3β,5α,6β,7α-tetrol(9),(22E)-胆甾-5,22-二烯-3β-醇(10),胆甾醇(11),(2S,3S,4R)-N-hexadecanoyl-2-amino-1,3,4-eicosanetriol( 12),(2S,2'R,3R,4E,8E)-N-2'- Hydroxytetradecanoyl-2-amino-9-methyl-4,8-octadecaa-diene-1,3-diol(13),鲨肝醇(14),十六烷基甘油醚(15),三油酸甘油酯(16)和4-hydroxy-2,3-dimetlhy1-2-nonen-4-olide(17).  相似文献   
143.
本文重点在于提高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活菌数量,降低发酵培养基成本。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进行单因素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0/L,豆粕(中性蛋白酶水解3h)20g/L,玉米浆3g/L。用此培养基在37℃培养24h,采用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活菌数可达8.2×10^8cfu/mL.培养基中添加K2HPO45g/L、MgSO4·7H2O0.2g/L、MnSO3·H2O0.2g/L培养32h时,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44.
对采自海南三亚的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flexu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重结晶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得到11个嘌呤、嘧啶类化合物:咖啡碱(1),1,7-二甲基次黄嘌呤(2),1-甲基次黄嘌呤(3),7,9-二甲基-6-氮甲基嘌呤-8-酮(4),7-甲基腺嘌呤(5),1,7-二甲基嘌呤-6,8-二酮(6),尿嘧啶(7),胸腺嘧啶(8)2,’-脱氧尿嘧啶核苷(9)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0),3-乙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11)。其中化合物2~61,1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11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5.
陈桃  齐晖  李富荣 《生命科学》2012,(2):145-149
移植干细胞分化的胰岛β细胞能逆转糖尿病鼠的高血糖症,为细胞疗法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治疗提供依据。但如何诱导干细胞高效、定向分化为具有分泌功能的胰岛β细胞,仍是当今世界难题。就影响干细胞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PDX-1、Ngn3、NeuroD1、MafA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干细胞高效定向分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克隆黄河裸裂尻鱼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分析编码蛋白leptin的序列特征,检测ob mR-N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不同环境温度下肝胰脏和白肌o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探究黄河裸裂尻鱼在青藏高原季节性寒冷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利用RT-PCT、5’-RACE和3’-RACE法获得ob基因全长cDNA序列。通过已知cDNA序列设计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PCR引物,进行表达研究。结果黄河裸裂尻鱼ob基因序列全长为1 33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513 bp,编码170个氨基酸。黄河裸裂尻鱼ob mRNA在心脏、肾脏、脂肪、肠、精巢、肝胰脏、鳃、脑和肌肉9个被检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心脏中表达最强,肌肉组织中表达最弱。栖息水域环境温度下降,将显著抑制黄河裸裂尻鱼肝胰脏和白肌ob mRNA的表达。结论黄河裸裂尻鱼ob基因特殊的组织表达特征可能与其特定组织的能量代谢及其特殊的生物学功能有关。Leptin在黄河裸裂尻鱼能量代谢调节和季节性环境适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目的实现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coli)、沙门菌(Salmonella)的同时检测,建立快速灵敏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毒力岛基因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发表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毒力岛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大肠埃希菌毒力岛irpl、irl)2和fyuA,沙门菌毒力岛mgtC、sseL和sopB等6对引物,以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CVCC1565)菌株和沙门菌(ATCC9150)菌株的核酸混合物为模板,经引物特异性试验,引物组合,成功建立了快速鉴别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双重PCR方法。结果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引物irpl、irp2和fyuA仅能扩增出大肠埃希菌(CVCC1565)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是799、414和948bp;引物mgtC、sseL和sopB仅能扩增出沙门菌(ATCC9150)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是500、269和1000bp。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2×101CFU/mL和2.0×101CFU/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等特点,可用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8.
通过采用GC/MS法研究了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仔鱼、稚鱼及幼鱼阶段的脂肪酸组成和变化特点。共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8种。结果表明:条石鲷鱼苗内源性营养阶段以饱和脂肪酸C16∶0、C20∶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作为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必需脂肪酸C20∶4(n-6)(AA)、C22∶5(n-3)(DPA)和C22∶6(n-3)(DHA)在稚鱼期含量较低,∑EPA+DHA仅为6.89%,认为是发生稚鱼"胀鳔病"的主要原因;仔鱼开口前体内的DHA和EPA是由母体卵黄提供的。  相似文献   
149.
齐越  杨淑敏  秦杰  柳迪  陈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6):7086-7088,7170
目的:探讨图片成像干预对胃镜检查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图片成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操作时的配合程度、护士的解释时间、完成操作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操作时的配合优于对照组(P<0.01),护士的解释时间与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7.788/2.887,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X2=4.73,P<0.05)。结论:图片成像干预有助于胃镜检查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及操作时配合,利于操作的进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0.
目的:鉴于生长素结合蛋白(Auxin Binding Protein,ABP)能与生长素特异性结合,因而探讨研究其直接用于生长素信号转导机理和生物传感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获得拟南芥生长素结合蛋白1(Auxin bing protein 1,ABP1)的全长CDS,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成功构建pGEX4T-1-ABP1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后,将阳性质粒转化表达受体菌BL21(DE3)。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后,取样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成功表达出一个分子量约为43 kD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并利用GST亲和柱纯化方式得到了ABPl。结论:通过原核表达并经GST柱纯化后获得ABP1,为生长素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为进一步研究ABP1与生长素的信号转导机制和生长素在生物传感测定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