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2篇
  免费   1591篇
  国内免费   1512篇
  2424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675篇
  2021年   1143篇
  2020年   780篇
  2019年   966篇
  2018年   859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951篇
  2015年   1365篇
  2014年   1598篇
  2013年   1645篇
  2012年   1914篇
  2011年   1667篇
  2010年   1056篇
  2009年   900篇
  2008年   1059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2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A pair of -cyano analogues of decarboxylated S-adenosylmethionine (2a and 2b) were synthesized as potential enzyme activated, irreversible inhibitors of the[pyruvoyl enzyme 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 (AdoMet-DC). Each of these analogues acts as an irreversible inactivator for ADoMet-DC from Escherichia coli (IC50 values of 9 and 50 μM, respectively). These analogues also inactivate human AdoMet-DC, with KI values of 246.6 and 7.2 μM, and kinact values of 0.29 and 0.03 min−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2.
为比较山美水库两种入侵齐氏罗非鱼(Coptodon zillii)和伽利略罗非鱼(Sarotherodon galilaeus)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21年3—10月份在山美水库逐月采样,分析了繁殖时间、性比、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和成熟卵径等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均于4月份开始繁殖,齐氏罗非鱼繁殖高峰为7月, 10月结束繁殖;伽利略罗非鱼繁殖高峰为6月, 9月结束繁殖。齐氏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4009.85±1305.6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7.32±15.63)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31.31±5.03)粒/mm;伽利略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1701.85±591.2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46±0.87)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8.22±2.33)粒/mm;齐氏罗非鱼的绝对繁殖力、体重相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均显著高于伽利略罗非鱼,平均成熟卵径则显著小于伽利略罗非鱼。齐氏罗非鱼和伽利略罗非鱼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分别为1.59和1.83,两个种群的雌雄性比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偏离1﹕1。研究表明两种共同入侵的罗非鱼种群具有不同的繁殖...  相似文献   
93.
应用典型相关的原理和技术,将多元地理坐标和生态因子降维成1元,研究提出2个生态梯度轴(EGA);EGA(CA_1)和EGA(r~2)。通过白榆20个种源的2个EGA估算,它们与6个环境因子平均相关系数为0.8551和0.8804,复相关系数0.9998和0.9985,很好地综合了诸环境因子在对群体7个性状分析结果,EGA能很好描述梯度变异,证明了白榆种群属于连续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94.
甘蓝型油菜子叶和下胚轴再生植株无性系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豫油2号和6257的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在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将经过继代的部分愈伤转入分化培养基,分化结果表明:除基因型、外植体和分化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对分化率有影响外,诱导愈伤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对分化率也至关重要。豫油2号的子叶和下胚轴在最适诱导培养基(ZT 1+NAA0.5+2,4-D 0.2 mg/L)和最适分化培养基(ZT4+IAA 0.2 mg/L)组合中的愈伤分化率分别为12.5%和75%;6257的子叶和下胚轴在其最适诱导培养基(KT 2+NAA1+2,4-D 0.2 mg/L)和最适分化培养基(6-BA 4+IAA 0.02 mg/L)组合中的愈伤分化率分别为50%和37.5%。将其最适诱导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继代达8个月以上,建立了不同继代愈伤的再生植株无性系。  相似文献   
95.
浙江金华北山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金华北山约有种子植物140科、519属、1052种。区系成分中,以北温带、泛热带、东亚三种成分为主,植物区系具明显的亚热带性质。以植物地理成分为指标,对金华山与全国其它14个山地的植物区系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庐山、天目山植物区系与浙南一闽北的九龙山、武夷山植物区系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96.
视力与视觉诱发电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4例病人的图形翻转VEP的瞬态波形各参数,以及9例正常或近视学生的稳态曲线功率谱与视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相关统计分析,旨在探讨VEP的哪些参数可客观地评估视力.结果表明,瞬态VEP的波形参数中以13’格诱发的N_1P_1、P_1N_2的峰峰值及P_(100)潜伏期与视力的相关系数最大,故认为,分析视力时以平均P_(100)波的波幅值和P_(100)波潜伏期作指标较为灵敏;而稳态、VEP能谱曲线则显示,视力与平均相叶能谱或刺激频率点的能谱相关性较大,与二次谐波的相关性则小.  相似文献   
97.
视觉运动信息的感知过程,包括从局域运动检测到对模式整体运动的感知过程.我们以蝇视觉系统的图形-背景相对运动分辨的神经回路网络为基本框架,采用初级运动检测器的六角形阵列作为输入层,构造了一种感知视觉运动信息的简化脑模型,模拟了运动信息应该神经计算模型各个层次上的处理.该模型对差分行为实验结果作出了正确预测.本文并对空间生理整合的神经机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
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的应答过程非常复杂,由抗原刺激导致抗体产生的现象,可借助数学模型的研究获得有意义的结果。本文讨论有关抗体产生与免疫反应的动力学的问题,介绍有关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近斯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分析了若干模型。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选用10个DMD基因内部和桥探针,对山东省9个地区的21个DMD/BMD家系的173名成员进行RFLP分析,其中可疑携带者55人,多数家系应用1-3个探针,有基因重组家庭选用4-5个探针,便可完成多态分析,RFLP分析可以确定85.45%的可疑携带者(≥95%可信限),即13人确定为携带者,30人排除携带者,另有4人风险大幅提高,通过这些探针的群体多态检测和不同家庭结构和类型的应用分析,我们提出了在中国人群中DMD/SMD基因诊断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00.
To determine 15 bile acid metabolic products in human serum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and value their diagnostic outcome in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 Serum from 20 healthy controls and 26 patients with PBC were collected and went LC/MS/MS analysis of 15 bile acid metabolic products.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bile acid metabolomics, and the potential biomarkers were screened and their diagnostic performance was judg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area under curve (AUC). 8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can be screened out: Deoxycholic acid (DCA), Glycine deoxycholic acid (GDCA), Lithocholic acid (LCA), Glycine ursodeoxycholic acid (GUDCA), Taurolithocholic acid (TLCA), 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TUDCA), Taurodeoxycholic acid (TDCA), Glycine chenodeoxycholic acid (GCDCA).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iomarkers was evaluated by the AUC,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conclusion, DCA, GDCA, LCA, GUDCA, TLCA, TUDCA, TDCA and GCDCA were identified as eight potential biomarker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healthy people and PBC patients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which provided reliabl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clinic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