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4篇
  免费   979篇
  国内免费   3738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566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596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8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5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清醒麻痹状态下的55只猫上,观察了电刺激尾核头部前区(Cd)对三叉神经尾端脊束核(cST)中了齿槽神经(AI)伤害性刺激所诱发的放电的影响。刺激 Cd 可以抑制大多数 cST 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抑制持续约100—500ms。抑制时程可为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和安定而延长,注射印防己毒素可使其缩短。马钱子素使抑制时程稍有延长。这些结果提示,Cd 对 cST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是通过突触前抑制的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92.
在不同生境的松林中,人工补充寄主卵都能提高寄生效果。但林地生境不同,寄生率有明显差异。在松阔混交林中补充寄主,其寄生率比对照提高5.5—16.2倍。植被稀疏的纯松林效果较差,补充的寄生率比对照提高3.0倍。 卵蜂种群消长随季节温度而变化,全年以5月中旬至6月下旬和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两个寄生高峰。卵蜂种群与松毛虫种群的消长存在较明显的相依关系,卵蜂种群随着松毛虫种群的消长而消长。施药对卵蜂种群有较大影响,施药区比对照区的寄生率约降低一倍。在混交林中填充寄主卵,能促进卵蜂种群世代延续。在逐步改善林地生境的基础上,利用人工补充寄主,可以代替人工繁蜂放蜂。  相似文献   
93.
马世骏 《生态学报》1981,1(2):176-178
宇宙空间是无限的,但适于人类生活和生物生存的生物圈则是有限的,它是个松散结构的大系统,其中包括许多类型的生物集团与无机环境结合而成的功能单元,即生态系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了相互协调与补偿关系,并使生物圈及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限度的调节功能。人类对自然界的依存关系,以及自然界所形成的生态平衡是长期演化而形成的,人类亦参与和适应了此平衡过程。维持这种平衡的基础是有规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換。此种质能流动则是通过  相似文献   
94.
中国吻额蛛属一新种(蜘蛛目:皿蛛科:微蛛亚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了作者1986年采自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吻额蛛属Aprifrontalia一新种:膨大吻额蛛,新种Aprifrontalia afflata sp.nov.。目前,除本新种外,世界仅报道过1种:Aprifrontalia mascula,本新种雄蛛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额向前突呈吻状,触肢胫节前端甚膨大。外雌器形成一斜向下方的突起。模式标本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95.
1984~1987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五个省市城乡10.08855人口中进行急性肝炎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率的研究。急性肝炎标化发病率为152.19/10万,主要发生在20~50岁组人群;因无甲肝暴发流行,除上海外各点季节发病率分布均衡。慢性肝炎标化患病率为158.25/10万(诊断标准为6个月前有明确急性肝炎病史,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异常,故实际慢肝患病率要高于此数字);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包括肝癌)标化率为22.65/10万,其中肝病为 13.14/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四川省自贡地区3~5岁幼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索与感染有关的因素,1985年调查了1167名幼儿,其HBV总感染率为41.13%,HBsAg阳性率12.68%。幼儿的HBV感染与母亲HBsAg阳性密切相关。共检查母亲409例,38例HBsAg阳性,其幼儿HBsAg阳性率为50%(19/38),HBsAg阴性的母亲371例,其幼儿HBsAg阳性率9.97%(37/371),来自HBsAg阳性母亲的阳性子女占33.3%(19/56)。1986年随访HBV易感幼儿448例,HBV年感染率为12.95%(58/448),HBsAg年阳转率3.79%。HBV年感染率与原幼儿班级HBsAg阳性率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97.
新(亚)种的模式标本除标明者外均存作者所在单位。1.贵州棘蝇Phaonia guizhouensis Wei,新种(图1) 雄:体长6mm。眼具淡黄色密长毛。额宽至少等于触角第三节宽。间额黑灰,约为一侧额的5倍宽。侧额狭,粉被暗银灰色。额鬃上达单眼瘤前,仅前方的3对发达,后大半细如眼毛。侧颜黑,下侧颜暗红,粉被银灰;侧颜至少如触角第三节宽之半。触角黑,第三节约为第二节的2倍长。芒短羽状,最长芒毛约为触角宽之半。颊蓝黑,粉被灰褐,前上缘具一列上弯的鬃;颊约如眼高的2/7。口上片突出于额前缘。中颜板  相似文献   
98.
用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按0、1、6程序,分5种不同剂量免疫HBsAg和HBeAg均阳性(双阳性)母亲和仅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井于首针后8~12个月采血,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他们的HBsAg和抗-HBs、抗-HBc,以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10μg×3组对双阳性和仅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的保护率,分别是42.9%和53.5%;20μ×3组为67.4%和69.7%;30μg、10μg、10μg组为75.6%和79.8%,30.20、20μg(含30、30、10μg)组为80.2%和81.5%;30μg×3组为82.3%和83.7%。随疫苗剂量增加保护率逐渐增加,抗-HBs阳转率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9.
HBsAg阴位母亲的新生儿,按0,1、6月程序分别接种10-10-10μg(1组)、20-10-10μg(2组)和30-10-10μg(3组)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第一针后一年,检查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7.60%,90.64%和88.9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3针10μg组免疫后l~4年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8.31%、81.08%、80.10%和78.39%,虽稍下降,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3个剂量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0.71%,0.49%和0.74%,说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用国产血源HBsAg疫苗免疫以10μ×3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报道寄生于我国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上的蝼蛄菌属(Tettigomyces)11个种,其中新种1个:线状蝼蛄菌(T.filiformis Ye);国内新记录种10个:渐尖蝼蛄菌(T.acuminatus Thaxt.),非洲蝼蛄菌(T.africanus Thaxt.),短蝼蛄菌(T.brevis Thaxt.),毛生蝼蛄菌(T.chaetophilus Thaxt.),混淆蝼蛄菌(T.co-nfusus Thaxt.),蝼蛄菌(T.gryllotalpae Thaxt.),印度蝼蛄菌(T.indicus Thaxt.),间型蝼蛄菌(T.intermedius Thaxt.),翅生蝼蛄菌(T.pterophilus Thaxt.),普通蝼蛄菌(T.vulgaris Thaxt.)。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