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4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61.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从大莲湖池杉林土壤中共分离得到20个菌落形态不同的菌株。通过对这些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这些菌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胞杆菌属(Bacillus)、红球菌属(Rhodococcus)、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ia)、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等9个属细菌。其中芽胞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细菌是优势菌,分离到的红球菌属、北里孢菌属、鞘氨醇杆菌属和丛毛单胞菌属细菌在国内湿地土壤中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962.
板蓝根多糖抑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细胞黏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板蓝根多糖能否影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细胞的黏附。使用PK-15细胞进行了黏附试验及黏附抑制试验。在所选的4个浓度中,板蓝根多糖浓度为1.6mg/mL时,对细菌黏附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好,黏附力由每个细胞黏附44.8个细菌降低到6.3个细菌。板蓝根多糖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细胞黏附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该多糖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3.
探讨青少年甲状腺肿物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甲状腺癌的复发、转移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按WHO病理分型标准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标准回顾性分析青少年甲状腺肿物124例及其中部分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随访资料。124例甲状腺肿物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 3,甲状腺癌39例(31.5%),其中乳头状癌35例,滤泡癌3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腺瘤59例(47.6%),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8.9%),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7例(5.6%),甲状腺炎5例(4%),甲状舌管囊肿3例(2.4%)。本组资料显示,青少年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为主,其复发、转移与组织学亚型为弥漫硬化型及甲状腺包膜和其外软组织受侵状态相关。虽然常见淋巴结转移、肺转移以及局部侵犯周围软组织,但患者总体预后较好。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与病变弥漫位于双叶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和是否伴有乳头样及腺瘤样增生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964.
热休克蛋白70 (HSP70) 在细胞修复、存活和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分子伴侣,它起着心肌保护的作用。已经对重症心脏病人的心肌组织进行了蛋白组学研究,得到了HSP70在心衰病人心肌组织中较正常人心肌组织表达升高的结论,并且在血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在进一步的离体细胞实验中用不同剂量的肿瘤坏死因子-alpha (TNF-α) 刺激乳鼠心肌细胞,以观察不同时间点HSP70的动态表达情况。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对细胞进行热休克(42 ℃)、TNF-α和缺血缺氧处理,在不同的时间点收获细胞,以观察HSP70的动态表达情况。用免疫化学、ELISA以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对HSP70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对照细胞中基本没有阳性信号出现,而在经缺血缺氧、热休克(42 ℃)以及TNF-α处理的细胞中有明显的阳性表达。以上研究首次在乳鼠心肌细胞中证明TNF-α诱导的HSP70表达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通过运用TNF-α对HSP70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初步推断HSP70的表达模式,为体内诱导产生HSP70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5.
采用原生质体电转化和PEB电转化方法向鼠李糖乳杆菌LA-04-01中导入外源基因。在培养过程中使用甘氨酸和青霉素辅助溶菌酶处理细胞制备原生质体,得到300个/μg的转化子。使用PEB缓冲液处理细胞,使转化率稳定达到6×105个/μg,建立了针对鼠李糖乳杆菌简便高效的转化方法,为进一步的基因操作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96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是否与正常人群有差异。方法: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病人5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mg,7天后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作为血小板聚集诱导剂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在50例冠心病患者中,阿司匹林完全抵抗发生率为12%(6/50);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26(13/50),阿司匹林敏感率为62%(31/50)。在30例正常对照组中,阿司匹林完全抵抗发生率为13.3%(4/30);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26.6%(8/30),阿司匹林敏感率为60.1%(18/30)。结论: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是与正常人群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67.
高内涵法探讨土槿皮乙酸对MCF-7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槿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是土槿皮(金钱松根皮)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高内涵分析(high content analysis,HCA)是一种基于荧光显微技术的新技术,它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可以同时对多个 荧光靶点的荧光强度、分布,以及细胞形态进行自动化定量分析.利用高内涵分析、流式细胞术研究PAB 对人乳腺癌MCF-7 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磺酰罗丹明实验显示,PAB 抑制MCF-7 细胞增殖,且呈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72 h IC50为(1.80±0.33) μmol/L.流式细胞术碘化丙锭(PI)单染显示PAB 作用24 h,可致MCF-7 细胞 G2/M 期比例增至93% 以上,annexin V-FITC 和PI 双染显示PAB 促进MCF-7 细胞凋亡.高内涵分析显示:PAB 作用16 h,MCF-7 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可达40% 左右,伴有cyclin B1 含量增加;PAB 促进微管解聚,干扰有丝分裂二极纺锤体形成;PAB 引起线粒体增生;PAB 导致“葡萄串样”细胞核形成,提示有丝分裂滑脱.结果表明,PAB 抑制MCF-7 细胞增殖、促进MCF-7 细胞凋亡,这些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微管蛋白解聚、干扰二极纺锤体形成、阻滞有丝分裂、促进线粒体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968.
海水胁迫下CoCl2对油菜生长和抗氧化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高油605'油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室内水培实验考察了不同浓度CoCl2处理对海水胁迫下油菜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Hoagland+30%海水(CK3)处理的油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但添加50~100 μmol·L-1 CoCl2处理的油菜种子发芽率比CK3显著提高31.98%~32.91%,发芽势极显著增加54.17%~59.03%(P<0.01),鲜重显著增加25.49%~50.98%;而添加150~1 000 μmol·L-1 CoCl2则对油菜遭受海水胁迫的缓解作用减弱,抑制了油菜幼苗的根系生长.(2)CK3幼苗的抗坏血酸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但添加10~100 μmol·L-1 CoCl2处理的抗坏血酸含量比CK3极显著提高1.26~1.87倍,添加30、50和100 μmol·L-1 CoCl2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比CK3显著提高;但200~1 000 μmol·L-1 CoCl2使油菜幼苗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1 000 μmol·L-1 CoCl2使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3)10 μmol·L-1 CoCl2处理幼苗的POD和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60.2%和18.19%,APX活性却降低6.20%;10~70 μmol·L-1 CoCl2使油菜幼苗POD活性降低,SOD和APX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显著缓解了海水胁迫压力;而100~1 000 μmol·L-1 CoCl2使POD先升后降,SOD和APX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研究发现,适宜浓度CoCl2能够显著提高海水胁迫下油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其清除活性氧能力,降低膜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有效缓解海水胁迫伤害,诱导增强其耐盐性,促进幼苗生长;10~100 μmol·L-1 CoCl2对30%海水胁迫的缓解效果最好,更高浓度的CoCl2反而对油菜幼苗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69.
放牧强度对草甸草原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比较样地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羊草草甸草原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α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值在轻度放牧区最大,支持了"中度干扰理论";β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不同放牧强度的草地植物种类相似性变差、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Alatalo均匀度指数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5);放牧和气候对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均有较大的影响,但二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不放牧不能持续维持草地的健康状况,但健康的草地状况可以有效地缓冲放牧和气候干扰,并能够维持较高的草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70.
川西米亚罗林区冷杉林群落特征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杉林是川西高山峡谷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以米亚罗林区的森林小班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地区天然冷杉林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随不同生态因子的变化趋势及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冷杉林最适宜的分布环境。结果表明:冷杉林的树高和胸径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蓄积量则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呈波动上升趋势,这些现象可能与小环境的变化、人为干扰有关;冷杉林的适宜生态因子范围为:海拔3500~4000m、土壤厚度50~79cm、坡度40°~49°的中、上位阴坡和半阴坡;海拔3800~3900m为冷杉林的最集中分布区域,该区域中影响冷杉林群落特征的生态因子排序为坡位、土壤厚度、坡度、坡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