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6篇
  30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盖度的空间异质性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亮  周广胜  张峰  隋兴华  平晓燕 《生态学报》2012,32(13):4017-4024
利用半方差函数分析法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生长盛期(6—8月)的植被盖度时空变异特征的研究表明,荒漠草原生长盛期的植被盖度半方差函数形态符合指数模型,但函数曲线的形态和各参数在不同月份变化较大。其中,6月的植被盖度变程最大,达到100 m;7月植被盖度的半方差函数形态具有巢式等级结构;8月植被盖度的变程最小,仅为15 m,但空间变异程度最高。3个月的结构比介于72%—85%,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各向异性分析表明,6月植被盖度在135°方向的半方差函数值明显低于其它3个方向(0°、45°、90°),具有各向异性特征;而7月和8月植被盖度的各向异性比接近于1,表现为各向同性。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植被盖度空间异质性的时间动态不容忽视,在野外采样或制图时,要根据时间合理控制采样范围。  相似文献   
222.
启动子克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顺式元件,也是基因工程表达载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启动子的克隆对于构建基因工程载体,表达目的蛋白有着重要的意义。启动子克隆的方法很多,从常用的利用启动子探针型载体筛选启动子到PCR方法的应用,此后相继问世的一些基于PCR法的克隆启动子技术,像I-PCR、P-PCR、SSP-PCR、YADE、TAIL-PCR等,为克隆启动子提供了更可靠,更合理的方法。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23.
无机磷分解菌BL-11的鉴定及其解磷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解磷菌株BL-11的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该菌的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BL-11鉴定为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BL-11在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培养液中的可溶性磷得率为10.91%;在以砂子为唯一磷源的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得率为1.56%。分解Ca3(PO4)2的最佳条件为30℃,180r/min,pH7-8;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g/L,(NH4)2HCO30.3g/L,MgSO4.7H2O0.5g/L,NaCl0.3g/L,KCl0.5g/L,FeSO40.03g/L,MnSO4.H2O0.03g/L。  相似文献   
224.
耳叶蝉科中国一新记录属二新种:同翅目:叶蝉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采于西藏及云南省的凹室叶蝉属Dusuna Distant二新种:黑带凹室叶蝉Dusuna nigrofasciata sp.nov.,二纹凹室叶蝉Dusuna bimaculata sp.nov.。模式标本分别收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及安徽农学院。  相似文献   
225.
1. An in situ enclosur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deep reservoir of southern China to examine (i) the effects of a low biomass (4 g wet weight m?3) of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and nutrients on the plankton community and (ii) the response of Daphnia to eutrophication. 2. In the absence of fish, Daphnia galeata dominated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 whereas calanoids were dominant in the fish treatments, followed by D. galeata. Silver carp stock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total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that of D. galeata and Leptodorarichardi, but markedly increased the biomass of smaller cladocerans, copepod nauplii and rotifers. In contrast, nutrient enrichmen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lankton community except for cyclopoids. 3. Chlorophyta, Cryptophyta and Bacillariophyta were dominant phytoplankton groups during the experiment. Chlorophyta with high growth rates (mainly Chlorella vulgaris in the fish enclosures and Ankyra sp. in the fishless enclosures) eventually 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Total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the biomass of edible phytoplankton [greatest axial linear dimension (GALD) < 30 μm], Chlorophyta, Cryptophyta, Bacillariophyta and Cyanobacteria showed positive responses to fish stocking, while inedible phytoplankton (GALD ≥ 30 μm)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fish enclosures.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lankton community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fish and nutrients. 4. Overall, the impact of fish on the plankton community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nutrients. High tot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in the control treatment and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s may reduce the importance of nutrient enrichm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use a low biomass of silver carp to control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 warmer, eutrophic fresh waters containing large herbivorous cladocerans.  相似文献   
226.
从大庆油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可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脱硫微生物HDBS-1,对该微生物的种属地位进行了鉴定并通过诱变手段提高了该菌株的脱硫能力。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序列测定发现该微生物为坂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该菌种可以按特异性脱硫途径(简称4S途径)将DBT转化为2-羟基联苯(2-HBP)。利用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和UV+DES对该菌株复合诱变后,得到菌株HDBS-4,其降解DBT生成2-HBP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发酵液中2-HBP生成含量(2.574 mg/L)较原始菌株(0.434 mg/L)提高了5.93倍。  相似文献   
227.
植物G蛋白与植物防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植物G蛋白(包括异三聚体G蛋白和小G蛋白)的存在及其信号调控途径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热点问题。从多种植物细胞中相继分离克隆出多个与动物G蛋白同源的编码植物G蛋白的基因, 并且植物G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其独特性。植物G蛋白在植物细胞跨膜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G蛋白参与植物防卫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8.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趾长伸肌TNF-α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A组)。模型组采用熏香烟和气管内滴注猪胰蛋白酶(PEE)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以低于A组大鼠平均体重的90%判断发生营养不良的标准,将模型组大鼠分为COPD营养正常组(B组)和COPD营养不良组,COPD营养不良组随机化原则分为COPD营养不良生理盐水组(C组)、吲哚美辛1组(D组)、吲哚美辛2组(E组)、吲哚美辛3组(F组)。A、B、C三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D、E、F组给予不同剂量吲哚美辛(IND)灌胃干预。TUNEL法测定趾长伸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Bax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及趾长伸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吲哚美辛干预后,E组趾长伸肌细胞凋亡率、Bcl-2、Bax的蛋白表达、趾长伸肌匀浆和吲哚美辛干预后血清TNF-α浓度低于C、D、F组,但高于A、B组,P<0.05;E组趾长伸肌Bcl-2蛋白表达高于C、D、F组,低于A、B组,P<0.05。结论:Bcl-2、Bax及TNF-α参与COPD模型大鼠趾长伸肌细胞凋亡,适当剂量的吲哚美辛可改善COPD营养不良模型骨大鼠趾长伸肌的凋亡。  相似文献   
229.
RMP基因干扰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MP(RPB5-Mediating Protein)基因干扰的稳定细胞株,研究RMP基因干扰对正常肝细胞及其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RMP基因的短发卡RNA(short-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PU6-Neo-RMPi-484.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转染到SMMC-7721肝...  相似文献   
230.
掘氏疫霉同宗配合、异宗配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掘氏疫霉的同宗配合、异宗配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新分离的掘氏疫霉A~2交配型菌株,不经过配对培养可以产生卵孢子;菌种在15℃下保存,自身可孕性能力逐渐减退。菌株通过接种黄瓜后,异宗配合特性可以恢复,同宗配合特性不能恢复。经过营养生长,无性繁殖,菌株后代的交配型不引起改变。通过对疫霉属有关种不同交配型与掘氏疫霉各菌株不同交配型配对培养,以及菌种不同保存时间、不同培养基、疫霉属有关种的种间和种内配对,讨论了掘氏疫霉同宗配合、异宗配合特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