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丰富的青稞麸皮,分析了青稞麸皮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了其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通过GC-MS分析,从青稞麸皮油中检测到了10种脂肪酸,并发现其亚油酸含量为75.08%.在青稞麸皮油降血脂实验中,选用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青稞麸皮油组,除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并进行干预实验比较.3周后,高脂模型组血清TC、TG、LDL-C和AI 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HDL-C/TC显著降低(P<0.05);青稞麸皮油组的血清TC、TG、LDL-C和AI 4项指标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而HDL-C/TC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青稞麸皮油对大鼠的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青稞麸皮油中的高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52.
对448例(男232例,女216例)湖北侗族进行了90项体质人类学特征的调查(观察项目32项,测量项目58项),计算出40项体质指数,对身高和10项指数进行了分型统计。结果表明,1)湖北侗族上睑皱褶出现率88.11%,蒙古褶出现率47.13%,达尔文结节出现率82.14%;多数人前额发际为三角形;颧部与颏部突出不甚明显;头发浓密,黑而平直;眼裂上斜型,高度中等;鼻根及鼻翼高度中等,鼻梁男多直形、女多凹形,鼻基与鼻尖上翘型居多;口裂男性较宽,女性中等;上唇皮肤部多正唇且红唇较厚;耳壳多椭圆或卵圆形,耳垂以圆形为主。2)体质特征表现为身材矮短;瘦长体型;中躯干型;窄肩型;中腿型;宽手型;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鼻型;阔面型。3)与我国南方其他36个少数民族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湖北侗族体质特征与湖南侗族和贵州布依族最接近。湖北侗族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的南亚类型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53.
大戟科野桐属4种6个居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大戟科野桐属4种(含变种)6个居群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目为2n=22或2n=44,核型均为1A。核型公式分别为:绒毛野桐2n=4x=44m;白背叶2n=20m 2sm或2n=2x=22m或2n=20m(2sat) 2sm;广西白背叶2n=2x=22m;毛桐2n=2x=22m。其中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广西白背叶[M.apelta(Lour.)Muell.-Arg.var.kwangsiensisMetic.]和毛桐[M.barbatus(Wall.)Muell.-Arg.]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根据野桐属细胞分类学资料推测,多倍化和异基数变异是野桐属属内物种形成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4.
刘艳  皮春燕  田尚 《生态学杂志》2015,26(10):3145-3152
通过对重庆主城区44个样地的地面苔藓植物进行样方调查,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该地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石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5科43属86种;土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2科28属46种.相比公园、风景区和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学校园的石生和土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双向指示种分析结果将石生群落划分为3种类型,土生群落划分为2种类型.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林冠郁闭度是影响公园和大学校园内石生苔藓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相对湿度和人为干扰程度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内石生苔藓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JP2〗pH值、人为干扰程度和林冠郁闭度是影响公园和大学校园土生苔藓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内土生苔藓植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干扰素调节宿主限制性因子SAMHD1的表达而抑制HB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不同剂量的干扰素α、β和γ处理Huh7. 0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AMHD1在转录和翻译后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siRNA干扰内源性的SAMHD1,再评价干扰素α、β对病毒的抑制效应;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了干扰素α诱导内源性SAMHD1的细胞定位及Southern blot检测了SAMHD1细胞定位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在Huh7. 0细胞中,SAMHD1的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受干扰素α和β的诱导升高;干扰SAMHD1后干扰素α和β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消失; SAMHD1定位在细胞核内,干扰素α诱导SAMHD1同样定位在细胞核内,缺失核定位信号后SAMHD1丧失了其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结论:在Huh7细胞中,干扰素α、β能诱导SAMHD1表达上调来抑制HBV的复制,SAMDH1的抗病毒作用依赖于其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miR-21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2例CTD患者,将其分为CTD-ILD组(n=58)和CTD无ILD组(n=152),对CTD-I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对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组间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收集两组外周血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1的表达水平,分析CTD-ILD组miR-21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CTD-ILD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网格影在SSc、RA、PM/DM患者中多见;蜂窝影多见于SSc的患者;实变影多见于SLE、PM/DM的患者。CTD-ILD组外周单个核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并与肺功能DLCO呈负相关。结论:不同CTD-ILD的发病率不同,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也各有差异。miR-21对评估CTD-ILD的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诊断CTD-ILD的血清标志物辅助ILD早期诊断与病变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57.
研究以沅江常德段蚬Corbicula为例,采用线粒体COⅠ分子标记对其进行谱系构建,梳理谱系与形态、倍性、性别和遗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蚬属的系统分类和生殖特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99条COⅠ序列(526 bp)中存在12个单倍型,共有17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599、0.01236和6.503。12个单倍型在系统进化树中被聚为独立的两支(谱系RA和RlcB),但谱系间壳长、壳高和壳宽没有显著差异(P>0.05)。99个样品中有二倍体50个、三倍体49个、雌雄同体71个、雌性21个、雄性7个。卡方检验发现,谱系与性别及倍性与性别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谱系RlcB的单倍型数、变异位点数、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和平均核苷酸变异数均高于谱系RA。结果表明,虽然形态、倍性、性别和遗传多样性在谱系RA和RlcB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不足以作为区分两个谱系的生物学特征,而不同谱系是否为不同的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58.
湘北地区三化螟种群消长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湘北 4 9年水稻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种群密度消长的历史资料 ,着重分析了 1996~ 1998年连续 3年三化螟在湘北猖獗为害的原因 ,即中稻、一季晚稻面积增加 ,杂交中、晚稻“双两大”的推广 ,晚稻的大面积早插都便于三化螟辗转繁殖为害 ;稻田春收作物——油菜的大面积种植 ,增加了三化螟的有效越冬虫源 ;水稻播期拉长及品种的多元化和栽培方式的多样化 ,使水稻危险生育期与蚁螟盛孵期吻合度加大 ;三化螟对农药的抗性增强和主害代发生期变得不整齐 ,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相似文献   
59.
黄滨  唐慰萍 《病毒学报》2000,16(3):258-261
以Epstein-Barr病毒(EBV)DNA聚合酶为抗原,建立了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鼻咽癌诊断方法。构建原表达载体pRSET-DNA聚合酶及其亚克隆PRSET-A1和BL21(DE3)中表达的产物,经Western-blot检测其抗原性并用于检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病人血清中的抗体。在DPC病人血清中存在抗EB病毒DNA聚合酶的IgG抗体,并证明  相似文献   
60.
黄健屏  朱桃英  陈怡 《植物研究》1987,7(3):131-136
五个三年桐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分离出了清晰的酶带,根据酶带的强弱、位置,它可划为三个区段,品种间的强带Rf值极为接近,表明它们之间的紧密亲缘关系,无疑可归于同一个种,但它们各区段中的弱带数及其Rf值又各不相同,表明了它们在性状上的差异,可划分成不同的品种。千年桐较之五个三年桐品种,不仅酶带少,无明显的强带,而且不呈现类似三年桐酶带的区段,无可非议的可成为另一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