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湖南侗族的手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湖南通道侗族337例正常人的指纹型、总指纹嵴数(TFRC)、a-b纹嵴线(a-bRC)、atd角、轴三角百分距(tPD)、大鱼际纹、小鱼际纹、指间区纹、掌褶纹、掌纹主线横向指数(MLIT)等手纹参数正常值,并与侗族不同人群和湖南周边不同民族进行了比较,发现湖南侗族手掌真实花纹和掌褶纹分布频率与湖南周边其他已研究过的民族和侗族群体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2.
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丰富的青稞麸皮,分析了青稞麸皮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了其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通过GC-MS分析,从青稞麸皮油中检测到了10种脂肪酸,并发现其亚油酸含量为75.08%.在青稞麸皮油降血脂实验中,选用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青稞麸皮油组,除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并进行干预实验比较.3周后,高脂模型组血清TC、TG、LDL-C和AI 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HDL-C/TC显著降低(P<0.05);青稞麸皮油组的血清TC、TG、LDL-C和AI 4项指标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而HDL-C/TC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青稞麸皮油对大鼠的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青稞麸皮油中的高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53.
西藏芫根提取物对小鼠抗缺氧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西藏芫根提取物的抗缺氧活性.通过建立小鼠常压缺氧模型、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模型以及亚硝酸钠中毒模型,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盐酸普萘洛尔作为阳性对照,观察芫根水、65%乙醇及95%乙醇提取物的10 g/kg、15 g/kg和20 g/kg剂量组对小鼠缺氧的保护作用,同时观察各提取物10 g/kg剂量组对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芫根水提取物、65%乙醇提取物及95%乙醇提取物均能明显延长模型小鼠在常压缺氧、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及亚硝酸钠中毒时的存活时间,并可增加外周血象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显示芫根提取物具有抗缺氧活性.  相似文献   
54.
对448例(男232例,女216例)湖北侗族进行了90项体质人类学特征的调查(观察项目32项,测量项目58项),计算出40项体质指数,对身高和10项指数进行了分型统计。结果表明,1)湖北侗族上睑皱褶出现率88.11%,蒙古褶出现率47.13%,达尔文结节出现率82.14%;多数人前额发际为三角形;颧部与颏部突出不甚明显;头发浓密,黑而平直;眼裂上斜型,高度中等;鼻根及鼻翼高度中等,鼻梁男多直形、女多凹形,鼻基与鼻尖上翘型居多;口裂男性较宽,女性中等;上唇皮肤部多正唇且红唇较厚;耳壳多椭圆或卵圆形,耳垂以圆形为主。2)体质特征表现为身材矮短;瘦长体型;中躯干型;窄肩型;中腿型;宽手型;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鼻型;阔面型。3)与我国南方其他36个少数民族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湖北侗族体质特征与湖南侗族和贵州布依族最接近。湖北侗族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的南亚类型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55.
苔藓-蓝藻共生体(BCS)能固氮, 是养分贫瘠地区森林氮输入的不可忽视的来源。BCS关系与固氮能力研究为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氮输入与氮循环过程和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效途径,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然而, BCS关系、固氮作用与机理的研究迄今未受到足够关注, 报道较少, 认识仍然是零星而片段化的。基于系统查阅的相关文献, 该文综述了BCS的种类组成与共生关系类型、固氮能力及所固定氮的去向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深入关注和亟待突破的4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6.
大戟科野桐属4种6个居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大戟科野桐属4种(含变种)6个居群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目为2n=22或2n=44,核型均为1A。核型公式分别为:绒毛野桐2n=4x=44m;白背叶2n=20m 2sm或2n=2x=22m或2n=20m(2sat) 2sm;广西白背叶2n=2x=22m;毛桐2n=2x=22m。其中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广西白背叶[M.apelta(Lour.)Muell.-Arg.var.kwangsiensisMetic.]和毛桐[M.barbatus(Wall.)Muell.-Arg.]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根据野桐属细胞分类学资料推测,多倍化和异基数变异是野桐属属内物种形成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7.
黄滨  唐慰萍 《病毒学报》2000,16(3):258-261
以Epstein-Barr病毒(EBV)DNA聚合酶为抗原,建立了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鼻咽癌诊断方法。构建原表达载体pRSET-DNA聚合酶及其亚克隆PRSET-A1和BL21(DE3)中表达的产物,经Western-blot检测其抗原性并用于检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病人血清中的抗体。在DPC病人血清中存在抗EB病毒DNA聚合酶的IgG抗体,并证明  相似文献   
58.
刘艳  皮春燕  田尚 《生态学杂志》2015,26(10):3145-3152
通过对重庆主城区44个样地的地面苔藓植物进行样方调查,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该地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石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5科43属86种;土生群落共有苔藓植物22科28属46种.相比公园、风景区和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学校园的石生和土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双向指示种分析结果将石生群落划分为3种类型,土生群落划分为2种类型.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林冠郁闭度是影响公园和大学校园内石生苔藓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相对湿度和人为干扰程度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内石生苔藓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JP2〗pH值、人为干扰程度和林冠郁闭度是影响公园和大学校园土生苔藓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内土生苔藓植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干扰素调节宿主限制性因子SAMHD1的表达而抑制HB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不同剂量的干扰素α、β和γ处理Huh7. 0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AMHD1在转录和翻译后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siRNA干扰内源性的SAMHD1,再评价干扰素α、β对病毒的抑制效应;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了干扰素α诱导内源性SAMHD1的细胞定位及Southern blot检测了SAMHD1细胞定位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在Huh7. 0细胞中,SAMHD1的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受干扰素α和β的诱导升高;干扰SAMHD1后干扰素α和β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消失; SAMHD1定位在细胞核内,干扰素α诱导SAMHD1同样定位在细胞核内,缺失核定位信号后SAMHD1丧失了其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结论:在Huh7细胞中,干扰素α、β能诱导SAMHD1表达上调来抑制HBV的复制,SAMDH1的抗病毒作用依赖于其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miR-21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2例CTD患者,将其分为CTD-ILD组(n=58)和CTD无ILD组(n=152),对CTD-I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对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组间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收集两组外周血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1的表达水平,分析CTD-ILD组miR-21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CTD-ILD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网格影在SSc、RA、PM/DM患者中多见;蜂窝影多见于SSc的患者;实变影多见于SLE、PM/DM的患者。CTD-ILD组外周单个核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并与肺功能DLCO呈负相关。结论:不同CTD-ILD的发病率不同,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也各有差异。miR-21对评估CTD-ILD的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诊断CTD-ILD的血清标志物辅助ILD早期诊断与病变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