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75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1.
摘 要 目的 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组胺H3受体(H3R)激活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用此模型对收集到的中草药化合物组分进行筛选,以发现新的组胺H3R激活剂。 方法 将H3R基因质粒(H3R/pCDNA3.1-hygro)与报告基因质粒(3XCRE-LUC)按3:1的比例共转染入HEK293细胞,建立了稳定的H3R配体的报告基因筛选细胞株。激活剂与细胞表面H3R结合后,激活相应的信号通路,调节Forskolin刺激后的报告基因的表达,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估激活剂影响H3受体的生物活性。 结果 通过对筛选条件,如激活剂孵育时间、Forskolin终浓度、化合物溶剂的选择、溶剂DMSO终浓度等的优化,建立了可靠的筛选方法,并对多种中草药萃取物进行了筛选,找到了两种对H3R有活性的中药组分。结论 建立的细胞模型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以组胺H3受体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912.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菊科植物区系及资源植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宣恩县东部,生物多样性丰富。据调查,该区共有菊科植物58属119种(含变种),具有我国种子植物属15个地理分布区类型中的12个。从起源来看,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菊科植物以温带起源为主,温带属占73.59%(39属),热带属占20.75%(11属),有3个中国特有分布属,表明该地区菊科植物区系有以温带成分为主的多类成分共存的特点。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菊科资源植物十分丰富,按其用途可分为野生蔬菜类、蜜源植物类、观赏植物类、药用植物类、香料植物类及特有植物类等,这些资源植物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3.
以2个耐低钾基因型水稻N18、N19和2个低钾敏感基因型水稻N27、N28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低钾胁迫对其苗期根系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水稻根长、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均降低,但N18和N19显著高于N27和N28。低钾胁迫使4个基因型水稻的根冠比增大,而各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低钾胁迫下,水稻根中IAA、GA1和ZR含量均减少,ABA含量增加;N18、N19根中IAA、GA1和ZR含量都高于N27、N28。此外,低钾胁迫使水稻根中IAA/ABA、ZR/ABA、GA1/ABA值降低,但N18、N19的上述比值高于N27、N28。  相似文献   
914.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提出了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理解; 从状态空间的角度, 解释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 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佛山市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结果表明, 在研究时段内,佛山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逐年上升;综合评价方法不仅能反映城市整体健康状况,而且能辨别各子系统的相对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15.
本文从α多样性尺度总结三种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的米槠林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表现为天然更新> 人促更新> 人工造林。天然更新和人促更新米槠林是在皆伐迹上未经炼山发育起来的群落,而人工造林米槠林是从火烧迹地上发育的。天然更新米槠林处于演替的中级阶段,未达到顶级群落;而人促更新和人工造林米槠林则处于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916.
孟宪芳  郑瑶  许强  沈洁  施静  彭彬 《遗传》2006,28(7):778-782
[摘要] 目的 探讨位于Down综合征关键位点的Sim2基因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以pcDNA3-mSim2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C12细胞,以倒置相差显微镜镜观察PC12细胞神经突起的变化;以RT-PCR方法检测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GAP43和Synapsin I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GAP43蛋白的表达。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 pcDNA3-mSim2转染后,mSim2 mRNA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Sim2的PC12细胞突起数量显著减少,长度明显变短;GAP43和Synapsin I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mSim2的PC12细胞GAP4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结论 Sim2基因可通过影响神经元的分化参与Down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17.
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温室草莓的授粉行为比较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蜜蜂和熊蜂都是理想的授粉昆虫,但熊蜂比蜜蜂更适合为温室果菜授粉,主要由于熊蜂和蜜蜂授粉时的活动方式不同。作者对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的授粉行为相似,但活动方式不同。明亮熊蜂开始访花的时间(8:00~8:05)比意大利蜜蜂(9:25~9:40)早,停止访花的时间(15:55~16:05)却比意大利蜜蜂(15:20~15:30)晚;开始访花的温度(12~13℃)也比意大利蜜蜂(>15℃)低,意大利蜜蜂在早晨和阴天不访花。明亮熊蜂个体的日活动时间271.43±4.48 s,明显比意大利蜜蜂个体的日活动时间180.00±2.64 s长,差异显著;而采集时间为105.71±1.16 s,显著长于意大利蜜蜂的76.43±3.83 s。明亮熊蜂每分钟平均访花数为8.44±0.44,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每分钟的平均访花数2.38±0.15;明亮熊蜂访花间隔为3.81±0.42 s,极显著短于意大利蜜蜂的6.0±0.48 s。明亮熊蜂访花具有选择性,每天访早期花平均为55%,意大利蜜蜂则无选择性,每天访早期花平均为34%,二者差异显著;在9:00~12:00明亮熊蜂访早期花平均为75%,意大利蜜蜂访早期花则仅为31%。熊蜂在花间和花簇间活动频繁,平均移动距离为5.2 m;而意大利蜜蜂很少在花簇间移动,平均移动距离只有1.1 m。据此得出明亮熊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大利蜜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918.
鱼类肌肉生长抑制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肌肉的分化、生长和发育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和过程,肌肉也是动物为人类提供的食品的主要成分。肌肉的生长和发育在不同层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气候、营养等因素) 、激素和分子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919.
水稻矮缩病毒昆明分离物抗血清制备及免疫捕捉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 S,R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害,最早由日本报道,随后在东南亚等国以及我国的福建、云南等南方稻区普遍发生,云南主要发生于中部及南部地区[1].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出现白斑,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在暴发流行年份可以引起水稻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920.
杆状病毒是一类寄生于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及其它节肢动物的病原体,是具有囊膜的双链环状DNA病毒.目前至少已从600多种昆虫中发现有杆状病毒的感染,其中一部分能够引起宿主种群不同程度的流行病.杆状病毒在分类上独立为杆状病毒科,其典型的结构特征是病毒粒子包埋于蛋白质基质的包涵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