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5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实验室繁育树鼩生理指标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室繁育的22只成年树鼩进行生理指标的检测,并与正常人参考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树鼩红细胞数8.19×1012/L,高于人参考值上限;白细胞数2.21×109/L,低于人参考值下限;肌酐16.63μmol/L,低于人参考值下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7.92U/L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79.9U/L,都高于人参考值上限;HBsAg均为阴性0.022ng/ml±0.005。表明树鼩作为更接近人类的低等灵长类动物,适合应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2.
重构胚核染色体重塑对于核移植的成功是必要的。供体核在卵胞质内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学变化,包括核膜破裂、成熟前的染色体凝集,然后重新形成新的核结构,指导着整个胚胎的发育过程。本综述对发生在核移植重构胚染色体中的生物学事件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3.
介绍了医用淀粉微球的性质,综述了医用淀粉微的球降解行为研究,介绍了医用淀粉微球降解过程研究、相应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4.
叶小燕  王兰 《生物技术》2007,17(6):46-49
目的研究硫酸盐还原菌及其筛选、分离鉴定体系.方法在锅炉管道回水和厌氧污泥中驯化、筛选硫酸盐还原能力强的菌株,以铬酸钡光度方法检测液体培养基中的硫酸根含量,测定了菌株的硫酸盐降解能力.结果在水样A和泥样B中,A1和B2菌株能够较好地降解培养基中的硫酸盐,通过计数得出A1和B2的最大可能菌数分别为1.65×10(6)个/ml、2.25×10(6)个/ml.并利用改进的稀释涂布-叠皿夹层培养方法分离鉴定A1和B2菌株,观察硫酸盐还原菌的形态,为进一步了解SRB的生长特性,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结论经过实验,所筛选分离鉴定体系可行.  相似文献   
115.
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模拟相结合,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和线虫种群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野外试验采用网袋法(即1mm和100μm网眼网袋,分别限制大型土壤动物和螨类的进入),室内试验采用灭菌一接种法,以观测不同生物组成条件下线虫和微生物对凋落叶的分解作用。结果表明,伴随分解进程,微生物基本呼吸速率不断下降且与分解进程正相关。利用底物诱导呼吸法测定微生物生物量以及细菌、真菌生物量的变化表明,微生物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演替遵循一定的路线。当土壤动物参与分解时,由于捕食压力的存在,微生物一般按照“双峰”型路线变化,并存在明显的生物演替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对C的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当不存在这种捕食压力时,微生物表现为“单峰-递减”式发展模式,生物量由强到弱变化,微生物对C的利用效率持续下降。土壤动物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表现为“单峰”型变化动态,与微生物量“双峰”动态形成互补,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是一种“捕食-激发”作用下的种群消长关系,这种关系的强烈程度与捕食压力有关。“双峰”发展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凋落叶的分解进程。  相似文献   
116.
不同代次牛肾原代细胞培养轮状病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LLR株)生产用细胞基质为新生小牛肾原代细胞。原始的初代细胞(P0)产量小,一对牛肾平均生产7瓶细胞。将原始的初代细胞传代可使细胞产量显著增加,传代后(P2代)细胞产量可由7瓶增加为96~112瓶,细胞核型检查传至P5代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初代细胞一致。细胞培养物均一性提高。P0代与P2代细胞病毒培养物滴度分别在6.2±1.5和6.5±0.5lgCCID50/ml,使用P2代细胞培养病毒,产量增加10~15倍。提高了疫苗生产的可控性和质量,生产规模显著放大,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7.
乳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乳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用出生1~3 d乳鼠颅骨,采用多次胶原酶消化法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对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矿化能力进行鉴定,并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24 h后,大量细胞贴壁生长,细胞呈圆形,48 h后,贴壁细胞呈长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并且贴壁细胞伸出2~3个突起,胞质透亮、饱满,7 d后细胞铺满整个平皿底面。经鉴定,培养细胞具有体内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细胞接种后第1与第2个24 h为细胞的潜伏适应期,第3与第7个24 h生长曲线基本为线性曲线,是细胞的对数生长期。结论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8.
以金鱼受精卵为材料,通过胚胎培养探讨反义寡核苷酸显微注射剂量、受精卵质量、胰酶消化浓度等对受精卵反义寡核苷酸显微注射的影响.研究表明,反义寡核苷酸注射剂量在4.6nL、胰酶消化浓度在0.4%的情况下,选用质量较好的受精卵注射,显微注射效果较好,可为之后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利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反义寡核苷酸来研究基因的功能.是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9.
植物芥子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芥子酶防御系统为白花菜目植物特有.由芥子酶及其底物硫代葡萄糖苷组成.芥子酶和硫代葡糖苷分别储藏在不同的细胞中,在受到病虫侵袭时,底物和酶相遇,硫代葡糖苷被降为有毒化合物,起防御作用.对植物芥子酶防御系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基因家族的结构、基因的表达调控、芥子酶的细胞定位、植物以外其它生物的芥子酶、硫代葡糖苷/芥子酶系统起源进化以及其可能功能等.  相似文献   
120.
Stat1 has been known as a regulator of gene expression and a mediator of IFNgamma signaling in mammalian cells, while its effect in a heat shock response remains unclear. We used RNAi knockdown, point mutations, ChIP and promoter activity assay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at1 on the heat-shock induction of the hsp90alpha gene under heat shock conditions. We found that Stat1 regulates the heat shock induction of its target genes, the hsp90alpha gene in a heat shock response while the constitutive activity of the gene remains unaffected. The result of Stat1 in complex with Stat3 and HSF1 that bound at the GAS to lead a moderate heat shock induction was designated as an "intrinsic" induction of the hsp90alpha gene. Additionally a reduced or an elevated level of heat shock induction was also controlled by the Stat1 on hsp90alpha. These diverse effects on the hsp90alpha gene were a "reduced" induction with over-expressed Stat1 elicited by transfection of wild-type Stat1 or IFNgamma treatment, bound at the GAS as homodimer; and an "enhanced" heat shock induction with a mutation-mediated prohibition of Stat1/GAS binding. In conclusion, the status and efficacy of Stat1 bound at the GAS of its target gene are pivotal in determining the impact of Stat1 under heat shock. The results provided the first evidence on the tumor suppressor Stat1 that it could play diverse roles on its target genes under heat shock that also shed lights on patients with fever or under thermo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