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8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40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4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我国人工养麝研究进展及养麝效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工养麝已历经半个世纪,人工养麝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从整体上看,疾病控制、产香量及养麝的整体效益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人工养麝研究和养麝业的发展,现就一些主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麝场的经济效益公式,认为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越低.鉴于我国养麝业的特殊性及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国家应该将养麝业作为一项公益性的事业予以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同时,鼓励医药企业积极投身于养麝研究与麝场建设,以共同推进养麝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使人工养麝能够为我国麝资源的保护和传统中药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得到超量表达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otrophic factor,GDNF)的NIH-3T3细胞株,用于制作精原干(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培养的饲养层,通过RT-PCR方法成功地从幼年小鼠睾丸中克隆了gdnf矿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dnf,并用其转染NIH-3T3细胞.对筛选出的阳性细胞克隆进行的免疫荧光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表明,获得了超量表达gdnf基因的NIH-3T3细胞株,这为精原干细胞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沙门菌鞭毛蛋白对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蛋白)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方法:提取鼠伤寒沙门菌SL7207株鞭毛蛋白,将鞭毛蛋白与F蛋白以皮下注射的方式联合免疫C3H/HeJ小鼠,间隔2周免疫,共免疫3次。分别在第2次免疫后2周和第3次免疫后2周采集血清,应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在第3次免疫后2周取免疫小鼠脾脏细胞,检测IFN-γ和IL-4特异性分泌细胞。结果:鞭毛蛋白与F蛋白联合免疫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F蛋白单独免疫组;在脾脏细胞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4分泌细胞,免疫应答以Th1型为主。结论:鞭毛蛋白与F蛋白的联合免疫,可显著增强F蛋白的免疫原性,显示出鞭毛蛋白良好的免疫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994.
伍莎  魏蓉  李芳  潘浩  李昌琪 《生物磁学》2009,(21):4146-4148,4132
目前已有许多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了人类的疼痛存在性别差异。临床迹象表明疼痛存在性别差异,许多慢性疼痛疾病(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痛、纤维肌痛、风湿痛等)的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对一些实验性疼痛(机械刺激痛、电刺激痛、热刺激痛等)更加敏感,痛阈和对疼痛的耐受性比男性低,而且女性月经周期与疼痛有关。啮齿动物实验研究也发现存在疼痛的性别差异。但是在不同动物研究或不同实验性疼痛刺激下雌雄性别的反应不完全相同,这些差异可能是由很多影响因素所导致的。目前许多研究对疼痛存在性别差异的解释也有所不同,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性激素、内源性镇痛、基因等)、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de-co-glycolide),PLGA)三维生物支架在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 1,CD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作用下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及体内修复喉软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在体外高密度细胞悬液与PLGA共同构筑的三维立体培养体系下CDMP1和(或)TGF-β1联合诱导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观察诱导后细胞表型的表达;将培养体系移植入动物体内,从大体、组织学方面观察其对喉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 诱导后的培养体系可表达特异性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和GAG;将培养体系移植入动物体内,可有效的修复喉软骨缺损。结论 BMSCs与PLGA三维生物支架在CDMP1和TGF-β1作用下所得组织工程化软骨可以有效的修复喉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996.
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土壤中暗色丝孢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采集土样59份,涵盖的生态类型有:沙漠、戈壁、湿地、小镇-绿洲等。分离获得暗色丝孢菌108株,经鉴定分属于15属。利用种群优势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生态位宽度四项指数,对柴达木盆地中西部不同生境土壤中的有关暗色丝孢菌物种(属级)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暗色丝孢菌的物种优势度存在明显差异:沙漠生境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真菌优势度较高;戈壁生境中,单格孢属Monodictys真菌的优势度最高;湿地和小镇-绿洲生境中,则分别以瓶霉属Phialophora和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占优势。在小镇-绿洲生境中,土壤暗色丝孢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均匀度较低;而在沙漠和戈壁生境中多样性指数明显较低,而物种的均匀度较高。在上述四类生境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真菌具有较宽的生态位,为广适性物种;而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卷旋孢属Cirrenaria、弯孢属Curvularia、矛束霉属Doratomyces、粘束孢属Graphium、漆斑霉属Myrothecium、齿梗孢属Scolecobasidium、帚霉属Scopulariopsis、节隔孢属Scytalidium和葡萄穂霉属Stachybotrys10个属真菌的生态位较窄,为狭适性物种。  相似文献   
997.
AB-QTL法定位广东高州野生稻谷粒外观性状和粒重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高州野生稻为供体亲本,在栽培稻粤香占的遗传背景下构建了一套高代回交BC3F1群体,共计245个株系.选择117对在双亲间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BC3F1株系进行了基因型分析.利用AB-QTL分析法对谷粒外观性状和粒重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粒长、粒宽、粒长宽比以及粒重4个性状共检测到23个QTL,分布于水稻第1、2、3、4、5、6、8和11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范围为3.77%~28.67%.其中有6个QTL的贡献率超过20%,分别是控制粒宽的qGW-11-1,控制长宽比的qLWR-2和qLWR-11,控制粒重的qGWt-5-1、qGWt-5-2和qGWt-11-1.与现有的以普通野生稻为供体的相关研究比较,本研究所定位的基因数目较多,表明高州野生稻亟需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998.
黄河源头地区土壤中的暗色丝孢真菌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黄河源头下游8县区采集的2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19属34种暗色丝孢真菌,其中长孢齿梗孢Scolecobasidium longisporum和戈壁维罗纳霉Veronaea gobica为两个新种,芦竹节菱孢Arthrinium arundinis为一个新组合名称,并对灰色瓶霉Phialophora cinerescens进行了补充描述。对该地区31个中国已知种亦作了标本引证。所研究真菌的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999.
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数据库安全的概念、数据库安全性的要求和数据库基本安全结构以及数据库安全性的实现方法,实现数据存储的安全保护和数据库加密。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核基因c-mos的鸫亚科部分鸟类系统发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鸫亚科Turdinae 11属21种鸟类的核基因c-mos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所测序列经对位排列后共572个位点,其中核苷酸变异位点111个,简约信息位点71个.以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us作外群,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其系统发生树.重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所研究鸫亚科21种鸟类分成2个支系,第1个支系包括鸫属Turdus和地鸫属Zoothera.第2个支系包括红尾鸲属Phoenicurus、矶鸫属Monticola、水鸲属Rhyacornis、鸲属Tarsiger、溪鸲属Chainarrornis、石即鸟属Saxicola、燕尾属Enivurus、歌鸲属Luscinia和鹊鸲属Copsychus.红尾鸲属为并系类群,水鸲属和溪鸲属聚到这一支系;歌鸲属与燕尾属互为姐妹群,再与鸲属聚合构成另一支系;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独立于鸫属及地鸫属之外,形成单独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