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1篇 |
免费 | 277篇 |
国内免费 | 1436篇 |
专业分类
41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40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154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38篇 |
2014年 | 225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254篇 |
2011年 | 208篇 |
2010年 | 220篇 |
2009年 | 236篇 |
2008年 | 234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208篇 |
2005年 | 190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4篇 |
1954年 | 2篇 |
1953年 | 4篇 |
195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太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调控——基于空间形态学-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生态安全网络是在快速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以典型跨界的太湖流域为地理研究单元,使用多源空间数据,采用空间形态学方法(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al cumulative resistance, MCR)以及地理学统计方法建立“生态源地-活动廊道-保护网络-阻力特征-分区调控”的生态安全模式。研究结果显示:(1)太湖流域20个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的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浙西区和湖西区,包括大型湖体和丘陵森林等;(2)流域内重要性廊道贯穿太湖连接大型湖体和森林,一般性廊道集中分布在浙西-湖西区,将生态源地两两相连;(3)根据节点-廊道-源地网络分布,参考生态阻力和生境质量的空间性特征,构建流域“四区一带”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分区管控措施,为经济发展快速但生境脆弱的太湖流域生态体系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以干热河谷6种草本植物为对象,研究了水分、养分、刈割对生物量在根、茎、叶的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处理叶生物量质量分数从25.1%显著增加到31.2%,茎生物量质量分数从43.7%显著降低到34.2%;养分添加处理根生物量质量分数从34.0%显著降低到30.8%;水分处理对生物量分配没有显著影响.物种对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有显著影响,适应贫瘠土壤的物种将更多生物量分配给叶和根,对茎生物量的分配相对较低.物种与环境因子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表明环境因子对不同物种的生物量分配影响不同.适应贫瘠土壤的物种叶-茎标度指数和异速生长常数大于其他物种,而茎-根标度指数和异速生长常数小于其他物种.养分显著增加了叶-茎和叶-根的异速生长常数,刈割显著降低了茎-根的标度指数,水分处理则没有显著效应.环境因素对器官间异速生长关系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生物量分配的种间差异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特征可能对植物适应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制备电泳分离技术,从低温处理过的草菇菌丝中分离纯化得到三种低温诱导蛋白,分别命名为CspDZG1 ,CspDZG2 ,CspDZG3。IEF测定了等电点,分别为3.7,4.4,4.4。SDS-PAGE结果表明,CspDZG1 ,CspDZG2由一条多肽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6kD,54.5kD;CspDZG3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4.5 kD,68 kD。经S. aureus V8蛋白酶酶解后,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994.
分别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洱海鱼腥藻水华暴发时期,分离优势种,获得藻株EH-A、EH-B和EH-C,通过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了藻株的种类.选用藻丝的形态、气囊的存在与否、异形胞和孢子的位置、各种细胞的形状以及营养细胞、异形胞和孢子的大小等传统的分类特征描述藻株的形态.依据形态特征,初步判断这3个藻株可能为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或 A.crassa株系成员.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邻接树分析了藻株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藻株EH-A、EH-B和EH-C序列的同源性达到100%,且与A.circicular 和A.crassa藻株组成一个群(cluster),其藻株间的序列相似度高达100%,进一步说明藻株EH-A、EH-B和EH-C为相同的物种,且均为卷曲鱼腥藻(A.circinalis)或A.crassa.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云南省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一株ECHO-9病毒基因组特征,对2010年云南省ECHO-9病毒分离株MSH-KM812-2010全基因组序列测序,并与GenBank中其它ECHO-9病毒株基因组序列比对和分析。MSH-KM812-2010基因组长为7 424bp,编码2 203个氨基酸,其结构基因区与其它ECHO-9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高于其它型别肠道病毒;而在非结构区,与其它肠道病毒血清型的同源性高于ECHO-9病毒株。VP1系统进化分析显示ECHO-9病毒株可形成A、B和C三个进化分支,MSH-KM812-2010株以及其它中国分离株属于C簇。三个分支之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大于15.0%可将ECHO-9病毒分为三个基因型。通过重组检测软件3(RDP3)和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BLAST)比对分析,发现在非结构区可能存在重组。本文首次对我国分离的ECHO-9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和分析,对了解ECHO-9病毒遗传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探讨不同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特点。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cAS)感染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感染率;ELISA动态检测感染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中CD4+T细胞凋亡数量。约氏疟原虫(P.y17XL)感染早期,小鼠原虫血症持续上升;IFN-γ和IL-4分泌水平仅在感染后第3天出现一过性有意义的升高,而且峰值较低;脾中CD4+T细胞大量凋亡,小鼠全部死亡;而夏氏疟原虫(P.cAS)感染小鼠,原虫血症上升缓慢;IFN-γ分泌水平在感染后第5天达峰值;IL-4分泌水平在感染后第10天达峰值,且峰值较高维持时间较长;脾中CD4+T细胞凋亡细胞于感染后8 d出现有意义升高,小鼠全部存活。抗疟保护性免疫有赖于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和协调过渡,感染期间CD4+T细胞凋亡的时相和数量可能是影响免疫应答的强度或引起宿主免疫抑制的原因,从而影响宿主疟原虫感染的结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离鉴定植物乳杆菌PC518的质粒并分析滚环复制p C194家族复制起点特征。[方法]从植物乳杆菌PC518中提取质粒,HindⅢ单酶切后克隆测序,然后用反向PCR方法验证质粒序列的完整性。使用DNAMAN V6. 0软件和MEGA X软件对43个p C194家族质粒的复制起点序列和复制蛋白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分离得到一个3 325 bp的新质粒p LP325。43个p C194家族质粒复制起点中:24个在nick上、下游均有反向重复序列,12个只在nick上游有反向重复序列,4个只在下游有反向重复序列。复制蛋白的聚类与复制起点中反向重复序列的位置是对应的。[结论]p LP325的复制方式推定为滚环复制,属于p C194家族。p C194家族复制起点的bind以反向重复序列为特征,位于nick上游或下游。 相似文献
998.
热休克诱导近江牡蛎对高温的耐受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计6个温度组成的梯度,即38℃、39℃、40℃、41℃、42℃、43℃,对近江牡蛎加热处理1.5h后放回室温海水中连续观察3d,发现致死温度为42℃,半致死温度是40℃,亚致死温度为36℃。经亚致死温度36℃热休克1.5h后,在正常环境温度下恢复6h,再经受致死温度42℃处理1.5h后,放回室温海水中连续观察3d,发现三次重复的平均存活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0),结果表明预先的热休克极显著地增强了近江牡蛎对致死温度(42℃)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999.
黄伞单孢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采自山西省五台山和关帝山的WT3 和GD3两个黄伞纯化菌株为材料,显微观察了黄伞担孢子萌发的菌丝及交配特征,在PDA培养基上担孢子首先在其一端萌发出菌丝,宽度约3~4μm,接着产生分枝呈散发状向四周延伸。试验表明:单核菌丝体上可产生类似原基的凸状体,但不具结实性。两个单核菌丝交配后出现锁状联合是形成双核菌丝的典型特征,并具有结实性。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色季拉原始冷杉林死亡木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通过色季拉原始冷杉林死亡木的研究 ,结果表明 :冷杉林死亡木主要由枯立木、拔根倒木、干基折断木和干中折断木 4种类型构成 ,其中干基折断和拔根倒方式形成的倒木是林地死亡木最主要的输入形式 ;主林层林木的老龄化和心腐病导致了树势的衰弱 ,极易发生折倒 ,风害、雪压是诱发立木折倒死亡的直接原因。冷杉林死亡木的现存量为 111.53 t· hm- 2 ;C、N、P、K、Ca、Mg 6种养分元素的总贮量为 60 442 .69kg· hm- 2 ;原始冷杉林死亡木现存量大、养分贮量高 ,是目前国内已知的针叶林类型中贮量最高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