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鹞落坪树生地衣群落数量分类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树生地衣进行了群落排序;应用Spearman 秩相关检对22种地衣进行了种间关联分析;以地衣多样性、相似性和均匀度等指数,对各地衣群落进行了比较.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并结合生境特征,保护区树生地衣形成了6种群落.Spearman秩相关检表明39个种对呈显著正相关,其中1...  相似文献   
32.
新疆褐家鼠种群生命表及其在干旱区的生存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0年至今,曾于野外捕捉的褐家鼠3 837只,其中雌鼠2 685只,雄鼠1 152只,经鉴定划分为幼年组(Ⅰ)、亚成年组(Ⅱ)、成年Ⅰ组(Ⅲ)、成年Ⅱ组Ⅳ、老年组(Ⅴ)等5个年龄组,其年龄结构探讨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中Ⅱ龄的平均生命期望值最高1.0357,其次为Ⅲ龄0.9488。该种群中1龄个体占优势地位,种群属于增长性种群,种群内禀增长率rm为0.2789/年,年周限增长率λ为1.3217,世代时间T为2.623年,种群经一世代的净增殖率R0为2.0782。  相似文献   
33.
本文研究了FWS-DBL-1新型太阳能灭虫器在320~580、360、400、460和520nm 5种不同波长下对吐鲁番葡萄产区害虫的诱捕效果及对天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5种波长下,灭虫器诱捕昆虫的种类相似,以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脉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为主.诱捕的主要昆虫是蜉金龟Aphodius sp.、白云斑鳃金龟Polyphyyla alba vicaria Semenov、额喙丽金龟Adoretus nigriforns Steven、毛喙丽金龟Adoretus hirsutus Ohaus、绣罗夜蛾Leucanitis picta Christoph和淘赏夜蛾Catocala puerpera Gioma等.其中:灭虫器在400nm波长下的诱捕量最多,其次是320~580nm和360nm波长.综合分析比较:400nm波长对鞘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360nm波长对鳞翅目和双翅目害虫的诱捕能力最强,520nm波长对半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对天敌的安全性研究表明:FWS-DBL-1太阳能灭虫器对天敌有一定的诱捕作用,益害比为1:4~1:5.诱捕量较多的是步甲科和草蛉科的天敌,占天敌总诱捕量的85.82%.在这5个波长中,360nm波长下,灭虫器对天敌的诱捕作用最小,对天敌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了FWS-DBL-1新型太阳能灭虫器在320~580、360、400、460和520 nm 5种不同波长下对吐鲁番葡萄产区害虫的诱捕效果及对天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5种波长下,灭虫器诱捕昆虫的种类相似,以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脉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为主。诱捕的主要昆虫是蜉金龟Aphodius sp.、白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alba vicaria Semenov、额喙丽金龟Adoretus nigriforns Steven、毛喙丽金龟Adoretus hirsutus Ohaus、绣罗夜蛾Leucanitis picta Christoph和淘赏夜蛾Catocala puerpera Giorna等。其中:灭虫器在400 nm波长下的诱捕量最多,其次是320~580 nm和360 nm波长。综合分析比较:400 nm波长对鞘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360 nm波长对鳞翅目和双翅目害虫的诱捕能力最强,520 nm波长对半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对天敌的安全性研究表明:FWS-DBL-1太阳能灭虫器对天敌有一定的诱捕作用,益害比为1∶4~1∶5。诱捕量较多的是步甲科和草蛉科的天敌,占天敌总诱捕量的85.82%。在这5个波长中,360 nm波长下,灭虫器对天敌的诱捕作用最小,对天敌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5.
通过实验观察和野外控制授粉等方法,对天仙子的自交亲和能力和自交传粉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天仙子的花不完全雌性先熟,开花进程中雄蕊伸长是维持其混合交配系统的重要花部特征。(2)野外控制授粉实验证明天仙子的自交亲和性高,具有主动自交能力,主动自交发生的时间集中在晚花期,与花药和柱头接触的时间吻合。(3)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期内,花药与柱头的接触能够发生自花授粉,这种依赖花药与柱头接触发生的自花授粉机制属于典型的延迟自交类型。研究表明,天仙子不仅在花结构上首先选择了适于异交的特征,而且还利用雄蕊伸长成功实现自花授粉,通过异交与延迟自交混合的交配系统为该物种提供了灵活的遗传与繁殖保障。  相似文献   
36.
目的测定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安普霉素和庆大霉素5种抗生素对林麝化脓隐秘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选择治疗林麝脓肿病的有效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将菌液与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混合作用30min,再加入中和剂作用10min,吸取300mL作用液均匀涂布在胎牛血清培养基上,38℃培养48h,观察并记录。结果 5种抗生素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不一致,对4株菌杀菌效果相对较好的药物为环丙沙星(CIP),但对TP1需要较高浓度(128μg/mL)。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抑菌效果较明显,但要完全杀死化脓隐秘杆菌却需要较高浓度,这很可能与化脓隐秘杆菌菌膜的存在有关。到目前为止,治疗林麝脓肿病的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尤以环丙沙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脏囊性包虫病患者分为两组:143例行内囊摘除术,83例行外囊完整剥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全囊摘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内囊摘除组(P均<0.05)。结论:外囊完整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方便、损伤小的根治性术式,有利于降低包虫复发和胆瘘等并发症,关键在选择适应征及正确认知和处理包虫外囊周围管道。  相似文献   
38.
现代罗布人群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尉犁县的现代罗布人群线粒体DNAD-loop区序列遗传多态性,并初步探讨现代罗布人群和其他人群的亲缘关系。方法:应用PER扩增直接测序法,对23个所测定的个体序列采用ClustalX、Mega3.1、hrlequin等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23个个体中,共检测到47个变异位点,界定了22种不同的单倍型,计算出偶合概率P值为0.05482,变异度h值为0.99604。结论:现代罗布人与中亚各民族的亲缘关系很近,尤其是与新疆维吾尔族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9.
菊苣基生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试剂,芦丁为对照品,乙醇回流提取菊苣基生叶中总黄酮.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及料液比等4个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回流温度80℃,回流时间为2h.实验结果可靠,方法简便,最佳条件适合批量生产中该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40.
The karyotypes of 3 species of Ceratoides (C. arborescens, C. ewersmanniana and C. late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 arborescens is a diploid, with karyotype formula 2n=2x=18=16m+2sm, C. ewersmanniana is also a diploid, with 2n=2x=18=14m+4sm, while C. latens is a tetraploid, with 2n=4x=36=24m+12sm. According to the karyotypes,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 arborescens seems to be a primitive species and it might have originated in northern China. C. arborescens and C. ewersmanniana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not only in morphology but also in karyotype, which shows that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that C. arborescens might be the progenitor of C. ewersmanniana. The karyotypes of the 3 speciesof Ceratoides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with only minor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