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622.
为掌握广州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和缓冲区病媒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确保广州亚运马术比赛的顺利进行及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作为国内唯一获国际认可的"无疫区"在今后的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作者对该区域病媒生物进行了本底调查。本次调查共采集到吸血蚊类2698头,隶属1科4属5种;蝇类12788头,隶属4科17属28种;虻类161头,隶属1科3属6种;蠓类71头,隶属1科1属3种;蜱类743头,隶属1科1属1种。为控制这些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应根据广州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和缓冲区病媒生物的分布特点和消长规律,定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及时掌握各种病媒生物的种群变化情况,并适时开展防虫除虫和控制检疫传染病的工作。  相似文献   
623.
624.
SNF4基因编码的Snf4p具有调节Snf1复合体的蛋白激酶活性功能,根据已知的SNF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获得S.cerevisiae YS2的SNF4基因完整序列。序列分析表明,SNF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969bp,编码322个氨基酸残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预测其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亚细胞定位、活性位点及其高级结构。结果表明:Snf4p为具有一定亲水性的非跨膜胞内稳定酸性蛋白,功能结构域为CBS_pair superfamily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a-螺旋组成,空间结构是由4个CBS结构域构成两个CBS对围绕形成的二聚体。Snf4p的第一个CBS对区域的β片层结构是Snf1p、Sip2p的β发夹结构结合作用区。  相似文献   
625.
目的:构建肿瘤睾丸抗原CT45家族中5号成员基因(CT45-5)的小干扰RNA(siRNA),并检测其对HeLa及HeLa/Fhit细胞内源性CT45-5基因及外源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方法:根据CT45-5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靶向CT45-5基因的siRNA进行预测,从中筛选出2对合理的CT45-5-siRNA,将其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 2.1-U6 Hygro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鉴定;将构建的CT45-5-siRNA重组载体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及HeLa/Fhi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siRNA对HeLa及HeLa/Fhit细胞内源性CT45-5及外源Fhit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结果:构建了2个CT45-5-siRNA重组质粒,其中一条对CT45-5基因具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并且Fhit基因表达也被抑制。结论:构建的CT45-5-siRNA为与CT45-5功能相关的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6.
辅酶Q10(CoQ10)不仅是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体,同时也具有抗氧化功能。目前全球市场上的CoQ10正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简要论述了CoQ10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生物合成过程,同时概括总结了现阶段为提高CoQ10产量而采用的新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27.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免疫原性蛋白(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Sip)是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一种表面蛋白,在GBS多种血清型的菌株中均有表达。研究从实验室分离到的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广东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Sip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II-Sip,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菌株。经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重组蛋白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蛋白纯度达98%。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 strain)以分析其免疫原性。受免鱼免疫14d后进行人工攻毒试验,免疫组的相对保护率为70%—8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显示受免鱼对重组蛋白产生了较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剂量为3μg/g和5μg/g时受免鱼血清抗体滴度可达1:128000。研究结果显示重组蛋白Si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Sip基因可作为罗非鱼链球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28.
The leaf beetle genera Ambrostoma Motschulsky, 1860 and Parambrostoma Chen, 1934 have been revised and now include 14 species. Two new species from Nepal are described, Parambrostoma kippenbergi sp.n. and P. medvedevi sp.n. Three new synonymies are established: Ambrostoma rugosopunctatum Chen = Ambrostoma (Parambrostoma) laosensis Kimoto & Gressitt, syn.n. , Ambrostoma rugosopunctatum Chen = Ambrostoma daccordii Medvedev, syn.n., Ambrostoma fortunei (Baly) = 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chusanica Gruev, syn.n . One species was transferred from Chrysomela Linnaeus to Ambrostoma Motschulsky: A. superbum (Thunberg), comb.n . All the species now included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Microcomputer tomography was appli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study on chrysomelid beetles. A cladistic analysi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adults was conducted to reconstruct the intergeneric and interspecific phylogeny of Ambrostoma and Parambrostom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nophyly of both genera is well supported. Ambrostoma is widespread in East Asia, whereas Parambrostoma is restricted to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Himalayas, where a relatively recent and modest speciation took place.  相似文献   
629.
生防细菌T132的鉴定及其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柑橘(Citri)是世界上重要的果树。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引起的柑橘炭疽病是柑橘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索对采后柑橘炭疽病有效的生防措施,分离鉴定柑橘根围土壤中一株细菌T132,并研究其特性及生防效果。【方法】根据菌株T132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通过连续8次在人工培养基上传代培养,测定该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采用柑橘果实刺伤挑战接种和拮抗菌液直接浸泡健康果实两种方法研究该菌株对柑橘炭疽病的抑菌防病效果;利用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致病因子的特异性引物检测菌株T132是否为潜在的人类致病菌。【结果】菌株T132鉴定为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连续8次在人工培养基上传代培养,菌株T132抑制胶孢炭疽病菌生长的能力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菌株T132对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柑橘炭疽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刺伤接种的防效为88.2%,自然发病的防效为54.9%。未检测到该拮抗菌株有人体致病相关的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致病因子(BCESM)毒力基因。【结论】首次报道对柑橘采后炭疽病具有生防效果、对人类相对安全的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630.
柯磊  施晓丽  邹运鼎  毕守东  耿继光  林源  郭骅  杨林 《生态学报》2012,32(22):6972-6983
为了科学施药,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进行水蜜桃园害虫的综合防治,用t检验法比较"雨花露"水蜜桃季节间和年度间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差异,结果表明两年春夏季之间小绿叶蝉、桃蚜、山楂叶螨、李肖叶甲和梨网蝽5种害虫的差异均不显著;异色瓢虫的t值为2.39,t>t0.05(2.16),差异显著,其余天敌差异均不显著。2010年春夏与秋季之间,小绿叶蝉、梨网蝽、三突花蟹蛛和异色瓢虫的t值为5.63、76.38、3.28和4.82,t>t0.01(3.01),差异极显著,其余差异不显著。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生态位分析方法,对2010年及2011年春夏季水蜜桃园桃蚜、小绿叶蝉、山楂叶螨、梨网蝽和李肖叶甲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格局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对每一天敌对应的关联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相似性比例等参数标准化后相加,按照参数标准化值之和大小排序得出,2010年春夏季小绿叶蝉前三位的主要天敌是三突花蟹蛛、中华草蛉和八斑球腹蛛;山楂叶螨的主要天敌是粽管巢蛛、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2011年春夏季桃蚜的主要天敌是黑带食蚜蝇、异色瓢虫和三突花蟹蛛;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是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和三突花蟹蛛;梨网蝽的主要天敌是三突花蟹蛛、龟纹瓢虫和草间小黑蛛;山楂叶螨的主要天敌是粽管巢蛛、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李肖叶甲的主要天敌是草间小黑蛛、三突花蟹蛛和八斑球腹蛛。2010年秋冬季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是中华草蛉、草间小黑蛛和三突花蟹蛛;梨网蝽的主要天敌是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和三突花蟹蛛。林间,2010年小绿叶蝉、梨网蝽和山楂叶螨及2011年春夏季桃蚜、李肖叶甲、梨网蝽和山楂叶螨种群聚集均数λ均大于2,其聚集是害虫本身原因造成的。在桃树树冠四个方位间,2010年春夏季山楂叶螨,秋冬季小绿叶蝉和梨网蝽及2011年春夏季的李肖叶甲的λ值均大于2,其聚集是害虫本身原因造成的,其余害虫和天敌λ值均小于2,表明其聚集时由环境中某一因子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