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131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2年   7篇
  1970年   5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背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黄芩苷铝对ETEC诱导的仔猪腹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作用机制尚不明了。【目的】筛选出黄芩苷铝胁迫下ETEC中表达水平最为稳定的内参基因。【方法】采用qPCR技术测定了12个内参基因16S rRNA、mdh、recA、gapA、gyrA、gyrB、rpoA、rpoB、mdoG、dnaG、secA和fusA在不同浓度(250、500和1 000μg/mL)黄芩苷铝胁迫下培养不同时间后(4.5 h和6 h)的表达水平,并采用比较Ct值法、geNorm、BestKeeper和NormFinder软件4种方法对12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rpoA表达丰度适中,并在多个分析方法中表达最稳定。【结论】确定了rpoA为ETEC qPCR的最佳内参基因,此研究为后续利用qPCR法研究黄芩苷铝胁迫ETEC后目的基因功能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背景】真菌和细菌被认为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目前在真实土壤体系中开展真菌-细菌协同降解研究较少。【目的】研究真菌和细菌对不同种类多环芳烃降解的差异及对蒽和苯并[a]蒽的生物强化与协同作用。【方法】选用多环芳烃降解真菌和细菌各一株,在液体纯培养体系下分析它们对不同种类多环芳烃降解的差异,在土壤体系中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2种微生物对蒽和苯并[a]蒽的生物强化与协同作用。【结果】供试细菌鞘脂菌NS7能够很好地降解低环种类多环芳烃,以蒽作为唯一碳源时可以将其完全降解,在复合污染条件下对菲、蒽、荧蒽、芘等降解效果突出(>90%),对苯并[a]芘降解效果较差(9.76%)。相比而言,供试真菌糙皮侧耳菌对苯并[a]芘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21.18%),对低环多环芳烃降解效果明显不如降解菌NS7。在自然土壤中,蒽和苯并[a]蒽具有明显不同的矿化效率,分别为18.61%和4.28%,在蒽污染土壤中加入鞘脂菌NS7并未显著提高蒽的矿化率(P>0.05),相比而言,苯并[a]蒽污染土壤中加入糙皮侧耳显著提高了污染物矿化效率(2.24倍),表明真菌和细菌在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993.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是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进而影响群落组成乃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分利用效率作为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调节水分生理过程的指标,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的关键,反映了植被生态系统对立地环境快速调整和资源变化的适应策略,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植物叶片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是反映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但全球气候变暖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该研究利用Meta分析整合全球范围内51份相关研究文献中的371组数据,较为系统地评估模拟增温对植物叶片δ13C及其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增温能够使叶片δ13C值显著升高0.6%(P<0.001),同时对叶片呼吸速率Rd、气孔导度Gs、净光合作用速率Pn、碳C的效应值分别为0.237、0.062、-0.140、-0.019 (P<0.05)。模拟增温处理在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提高了叶片呼吸速率(Rd),导致光合产物不断被消耗、叶片碳(C)降低,最终使叶片Pn降低并且叶片δ13C产生富集现象。通过进一步对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叶片δ13C值对增温的响应主要受增温时间、高程和年均气温等控制(相对重要性指数分别为1.00、0.97和0.92)。另外,模拟增温时选用不同的增温模式对叶片δ13C值也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采用红外线加热、土柱置换和电缆增温等方法对叶片δ13C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70、0.44和0.35),而采用遮阳屏与开顶箱增温等方法具有负向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7和-0.09)。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水分利用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植物生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994.
白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引起的一种常见土传病害,主要危害白菜的根部。根际是土壤-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关键微域,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失衡是导致土传病害的重要因素,深入探究根际微生态与土传病害互作机制,有利于从根际微生物、抑病物质和功能代谢等方面挖掘防控土传病害安全高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根际微生态与白菜根肿病的发生机制关系,从该病害的危害、发生的根际微生态机制及生防菌防治研究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根际微生物调控白菜根肿病发生的机制,以期为白菜根肿病防控、促进土壤健康和维持根际微生态系统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996.
不同培育模式胭脂虫产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禄丰两种培育模式下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产量进行了调查与评估,结果表明:1)在大棚内培育近3年的梨果仙人掌植株上接种培育胭脂虫,每年每667 m2大棚约可产胭脂虫干虫32kg;2)在大棚内悬挂仙人掌茎片上接种培育胭脂虫,每667 m2仙人掌寄主林每年所产茎片约可产胭脂虫干虫9 kg。  相似文献   
997.
研究农户秸秆利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负外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生态理性构建了农户秸秆处置行为分析框架,以甘肃省旱作区42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秸秆焚烧与饲料化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农户秸秆处置行为是农户长期与周边客观环境长期适应、协同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决策认知下的行为结果。旱作区农户秸秆处置方式呈现出以饲料化利用和燃料为主的多元化特征,秸秆焚烧弃置依旧普遍。在影响农户秸秆焚烧处置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户主年龄(P<0.1)、农户受教育程度(P<0.01)、牲畜饲养规模(P<0.05)、农业收入占比(P<0.1)和政府政策宣传(P<0.01)对农户秸秆焚烧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户主性别(P<0.1)与农户秸秆焚烧认知(P<0.01)助推农户非亲环境行为选择,农户秸秆焚烧政策认知度低,环保意识淡薄。户主年龄(P<0.1)、农户受教育程度(P<0.05)、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P<0.05)、饲料加工技术指导(P<0.01)以及禁烧补助(P<0.1)等因素对农户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有正向影响,而地形(P<0.1)对农户秸秆饲料化利用有负向影响。最后,从构建“禁焚与补贴”结合机制、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推广、加快完善秸秆收储运保障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探讨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微循环指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痹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的微循环指标[血管阻力指数(RI)、舒张期峰值速度(EDV)以及收缩期峰值速度(PSV)]、MMP-1、MMP-3、类风湿因子滴度(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4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RI、MMP-1、MMP-3、CRP、RF、ESR、ASO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EDV、PSV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痹胶囊可有效缓解RA病情,改善机体微循环,降低血清MMP-3、MMP-1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basic FGF in the 18-d rat fetus. The results reveal a pattern of widespread yet specific staining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wide distribution of basic FGF. Immunoreactive basic FGF is associated with mesenchymal structures, mesoderm- and neuroectoderm-derived cells, and their extracellular matrices. As an example, skeletal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are strongly positive. The basement membrane underlying the epithelia always contain basic FGF. In some tissues (i.e., cartilage and bone) the intensity of immunostaining is dependent on the stage of cell differentiation. Although the staining of tissues is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there is significant intracellular staining in various cell types. This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endocrine cells of the adrenal cortex, testis, and ovary. The histochemical findings reported here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basic FGF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required to mediate many of the effects of the mesenchyme on cell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findings i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basic FGF in regulating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