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34篇
  10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71.
湖南地区1013例亲子鉴定中的STR突变位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亲子鉴定常用的ABI公司Indenti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中的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及D14S306、D16S3391、D5S2500、D12S391、D13S796、D1S518位点的突变现象进行研究.在1013例认定亲子关系案例中,对发现有一个基因位点发生突变的案例增加8个常染色体STR(short tandem repeat)基因座检测,使其父权相对机会(RCP)大于99.999%以上,并对突变位点进行测序.在1013例认定亲子关系案例中,发现11例有一个基因位点发生突变,8次突变事件为父源性突变,突变位点包括vWA、FGA、D14S306、D13S317、D21S11、CSFIPO、D16S3391;其余3例突变来源不明,包括FGA、D13S796、D3S1358.以vWA和FGA的突变率最高,为0.15%,平均突变率为(0.09±0.370×10^-3)%.本鉴定所常用的21个基因座,突变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72.
金头闭壳龟的分布及生存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6月~2004年7月,经历时6年的调查访问,了解到金头闭壳龟(Cuora aurocapitata)生活于水质清澈的溪流中,尤其是落差较大的水潭;食物主要为溪蟹、小鱼虾和水生昆虫;近20年所捕获的该龟均来自皖南的青弋江流域。作者经过40多条样带的野外调查,未曾亲自捕获金头闭壳龟,证明该龟野外种群处于极危状态。国内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所收集的该龟标本不足20只,国内拥有该龟的养龟爱好者和养殖户约20余家,人工饲养成龟共80只左右,人工繁殖出的幼龟不超过100只。金头闭壳龟的生存现状正面临严重危机,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73.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生态系统完整性是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评价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保护敏感自然生态系统免受人类干扰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耗散结构理论表明,外界压力和反映系统自组织能力的生物、物理、化学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良好的指示作用.本文综述了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及其所承受的压力评价指标,并探讨了优先评价指标的筛选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根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74.
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研究前沿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越来越广泛深刻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危及生态系统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有机污染化合物、病原菌及抗性基因等各类污染物大量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生物系统造成毒害作用,影响到土壤生态功能;另一方面,土壤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动物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土壤污染,深刻影响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在土壤污染修复中具有潜在重要作用。从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土壤生物对土壤污染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等三方面综述了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相关研究前沿,展望了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5.
为探究地果(Ficus tikoua)的遗传变异特征,利用Illumina HiSeq-2500平台获取地果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共获得了197 362个转录本,总长度和平均长度分别为114 072 125和577 bp。使用BlastX和BlastN共注释了139 992个转录本(占总数的70.93%)。从3个品种叶片和茎的6对样品中,分别鉴定了12 397、12 340、10 373、94 431、71 830和44 465个差异表达基因,以及注释了126、129、125、134、138和137条代谢途径。这将有助于理解地果的遗传特征,以及不同组织中代谢途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6.
生态效益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效益评价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但评价内容和指标不统一,大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基本上是各说各有理,很难相互比较。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基础上,提出生态效益评价框架,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决策依据,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应该包括生态系统整体贡献,考虑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的关系;并探讨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关联性、灵敏性、层级性、决策导向性、代表性、可行性、独立性及经济适用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提出了生态效益指标筛选的多准则综合法和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检验的3个标准(可定量化、专一化和震撼性)。本研究将为生态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77.
快速城市化在消耗营养氮元素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导致大量人为活性氮流失到大气与水环境中,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和严重的污染问题.本文在定量分析京津冀区域活性氮排放量的基础上,借助数据包络模型分析此区域的氮减排效率,并提出基于氮补偿机制的低氮发展对策.结果表明: 2004—2014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活性氮排放呈波动缓慢降低的趋势.河北省一直是京津冀区域的主要氮排放源,其气态与水体氮排放量分别占整个区域的79%~84%和74%~79%.研究期间,京津冀区域活性氮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逐渐转为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城市化对区域各地氮排放强度的影响并不一致,区域年均氮排放强度为5.8 t N·km-2.北京市氮减排效率相对最高,河北省次之,天津市最低.降低河北省氮排放强度与提高天津市氮减排效率是研究区城市低氮化的关键.采用基于协同氮补偿机制的减排策略,有助于三地在氮减排方面上实现互助互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78.
叶氏肛刺蛙消化道两种内分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叶氏肛刺蛙Yerana yei胃肠道2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和分布进行研究.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免疫活性细胞分布于消化道各段,胃幽门分布密度最高,然后向两端递减,整个分布曲线大致呈倒"V"字型;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胃幽门最高,除胃贲门处稍高于胃体处外,从幽门向两端递减.5-HT和sS细胞都形态多样,有圆形、卵圆形、锲形、梭形和长柱状等.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差异可能与其食性和生活习性有关;两栖类各物种间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79.
张红芳  黄艳  李思齐  欧阳建萍  何刚  陈晔 《菌物学报》2019,38(11):1886-1893
为探究蕨类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本研究采用可培养方法分离江西龙虎山和广东丹霞山的岩壁常见蕨类植物——卷柏的内生真菌,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研究多样性。结果表明:从1 08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出234株菌株,卷柏内生真菌的总定殖率为18.98%,总分离率为21.67%。根据分离频率,毛壳菌属Chaetomium(26.50%)、青霉属Penicillium(18.38%)、棒束孢属Isaria(11.97%)、曲霉属Aspergillus(9.42%)为优势属。不同居群地春季卷柏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存在差异,龙虎山的分离率为34.72%,而丹霞山仅为6.39%,其优势属也不尽相同。对龙虎山不同季节的卷柏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表明,春季的分离率为34.72%,高于冬季的23.89%,春、冬两季之间的真菌类群相似性系数仅为0.39,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丹霞地貌地区蕨类植物内生真菌物种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80.
光周期和有效积温对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播期试验、植物培养箱人工光周期和温度试验研究了水稻DI508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特性与光周期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期(4月4日、5月5日、6月4日)条件下,大田DI508分蘖角度从半散生到渐趋直立的变化均发生在自然光周期变短(6月21日,夏至)后的10~15 d;在光周期条件下,DI508的分蘖角度同样具有动态变化特性,10 h光照处理可使分蘖角度提前从半散生向直立转变,14 h光照处理则延缓转变.温度处理对水稻分蘖角度的变化特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