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8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700篇
  707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0年   5篇
  1968年   8篇
  1967年   6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c-met基因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孕15.5天(E15.5)和孕18.5天、新生、生后14天(P14)、P21及成年胰腺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定位进行分析.结果:c-met基因在E15.5、E18.5较成年特异性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c-MET在新生后的胰腺大量定位与胰岛细胞.结论:提示c-met可能在胰腺发育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参与胰腺发育中新生后胰岛结构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52.
抗禽流感病毒多表位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多表位DNA疫苗是建立在常规DNA疫苗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疫苗。它是用表位作免疫原,这样就比较容易在一个表达载体上克隆病原体的多个抗原基因中具有免疫活性的部分。本试验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和NP基因及其表位为基础构建了4个重组质粒:1 pIRES/HA(表达全长的HA基因);2 pIRES/tHA(只表达HA基因的主要抗原表位区);3 pIRES/tHANpep(融合表达HA基因的抗原表位区和NP基因的3个CTL表位);4 pIRES/tHANpep-IFN-γ(用鸡的IFN-γ基因取代质粒pIRES/tHANpep中的neo基因)。分别用这4个重组质粒和空载体质粒pIRES1neo肌注免疫30日龄SPF鸡。免疫3次,间隔为2周,每次每只鸡的剂量为200μg。第3次免疫后两周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强毒攻击,免疫及攻毒前后均采血检测HI抗体效价和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变化。结果发现,攻毒前各质粒免疫组均检测不到HI抗体,攻毒后1周存活鸡HI抗体效价迅速升高到64~256。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外周血CD4+、CD8+T细胞在疫苗免疫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空载体质粒对照组鸡(10只)在攻毒后3~8 d内全部死亡,其他各重组质粒免疫组鸡都获得了部分保护,保护率分别是:pIRES/HA组为545%(6/11),pIRES/tHA组为30%(3/10),pIRES/tHANPep组为36.3%(4/11), pIRES/tHANPepIFNγ组为50%(5/10)。这些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多表位DNA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在同型禽流感强毒攻击时对鸡只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53.
《酶工程》教学与课程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内容是研究酶的生产和应用。为了使酶工程的教学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的从事酶工程研究及生产的技术人才,以多年酶工程教学实践为基础,集中介绍该门课程教学与建设的体会及其思考。  相似文献   
54.
旨在原核表达Smad4基因,纯化获得GST-Smad4融合蛋白。以人表皮HaCaT细胞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含有BamH I和SalI酶切位点的Smad4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中,将正确的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再利用MagneGST particles亲和纯化GST-Smad4融合蛋白;最后通过Western blot鉴定此融合蛋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GEX-4T-1-Smad4原核表达载体;30℃条件下,0.2 mmol/L的IPTG能诱导出大量的可溶性GST-Smad4蛋白;经MagneGST particles纯化的GST-Smad4蛋白可被Smad4的抗体特异识别。纯化的GST-Smad4蛋白可用于后续的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55.
中华青荚叶的一个新环烯醚萜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山茱萸科中华青荚叶(Helwingia chinensis)的乙酸乙酯部份分离得到一个新环烯醚萜和三个已知环烯醚萜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为10-O-trans—cinnamoyl。leoside(1),10-hydroxyoleoside 11-methylester(2),jasminoside(3)and 10-hydroxyoleumpein(4)。  相似文献   
56.
外科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状况。方法分离的真菌用API 20C AUX真菌鉴定条,用ATB FUNGUS-2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真菌的种类分布中第1位是白色念珠菌占53%,第2位是热带念珠菌占20%,第3位是光滑念珠菌占14%,第4位是近平滑念珠菌占4%,第5位是其余念珠菌占2%;真菌在外科各区分布中,外科ICU占42%,移植外科占25%;真菌在各类标本分布中,痰占43%,尿液占13%,粪便占10%,引流液占9%,血液占7%;真菌对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分别是93%、98.9%、90.8%、59.8%。结论外科真菌感染集中在重症病区(ICU),分离的致病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57.
简要介绍微生物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化研究现状,着重从高产菌株的筛选、工程菌株的构建、发酵条件及产业化现状等方面论述微生物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研究进展;概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制备技术,并对发酵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目标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利用植物激素调控嫁接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黄瓜(Cucum issativus)试管苗进行离体茎段自体嫁接,研究IBA 和6-BA 对嫁接形成的影响时发现:进行离体茎段嫁接时,用试管苗茎段可简化嫁接过程,减少污染。嫁接茎段的颜色变化、不定根发生和愈伤组织形成与激素浓度有关。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砧木和接穗间维管束桥形成的时间和数目调控嫁接组合的发育。在作者的实验中,最佳的激素条件是:在接穗培养基中加IBA 1.2 m g/L,在接穗和砧木培养基中加6-BA 0.3 m g/L。  相似文献   
59.
60.
Revegetation is a traditional practice widely used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reports on soil microbial–biochemical indices required for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uccess of revegetation system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revegetation on major soil nutrients and microbial–biochemical properties in an artificial alfalfa grassland, an enclosed natural grassland, and an artificial shrubland (Caragana korshinskii), with an abandoned cropland as control. Results showed that at 0–5, 5–20, and 20–40 cm depths, soil organic carbon, alkaline extractable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were higher in natural grassland and artificial shrubland compared with artificial grassland and abandoned cropl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Cmic) and phosphorous (Pmic) substantially decreased with depth at all sites, and in abandoned croplan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natural grassland, artificial grassland, and artificial shrubland at the depth of 0–5 cm.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 (Nmic) was higher in artificial shrubland and abandoned cropland compared with that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grasslands. Both Cmic and Pmic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23‐year‐old and the 13‐year‐old artificial shrublands at the 0–5 cm depth. The activities of soil invertase, ure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in natural grassland and artificial shrublan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artificial grassland and abandoned cropland.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generation of both natural grassland and artificial shrubland effectively preserved and enhance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major nutrient cycling, thus is an ecologically beneficial practice for recovery of degraded soils on the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