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6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笔者于1992~2003 a对鲁北沿海蝗区的蝗虫天敌-蜘蛛类群,进行了大田调查与定点系统调查.鲁北沿海蝗区蜘蛛隶属6科9属14种.明确了蜘蛛类群的消长动态,并对优势种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进行了系统观察,明确了其生活史和习性.并提出了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32.
中国蝴蝶新种记述(Ⅱ)(鳞翅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记载采自河南省、四川省和云南省的中国蝴蝶8新种,模式标本保藏在河南省科学院和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33.
四种臂尾轮虫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及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4种共40个个体的线粒体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该序列长543bp,其中A T占65.6%;序列中共有157个变异位点,占全部位点的28.9%。用褶皱臂尾轮虫(B.plicatilis)作外群构建的UPGMA树、NJ树和MP树都表明,4个种中方形臂尾轮虫(B.quadridentatus)和壶状臂尾轮虫(B.urceus)的亲缘关系最近,矩形臂尾轮虫(B.1eydigi)次之,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orus)最远,此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学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4.
我国三种蝼蛄的雄性生殖器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柏岐  牛瑶 《昆虫知识》2002,39(2):152-153
本文记述 3种蝼蛄 (单刺蝼蛄GryllotalpaunispinaSaussure,东方蝼蛄G .orientalisBurmeister及河南蝼蛄G .henanaCaietNiu)的雄生殖器  相似文献   
135.
神经生长因子 (NGF)作用广泛 ,β NGF是神经生长因子的活性部分 .由于 3对二硫键的影响 ,体外表达NGF很难形成正确折叠的肽链 .由于神经系统血脑屏障的存在 ,大分子肽链的给药途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 .根据NGF的氨基酸序列及其晶体构象资料 ,选择CNBr在 9位Met处 ,胰蛋白酶在Arg或Lys处裂解 β NGF .经过SephadexG 5 0层析、DE 5 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压液相层析分离纯化后获得NGF活性片段 .氨基酸组成分析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此片段由 16肽GEFSVCDSVSVWVGDK与 14肽HWNSYCTTTHTFVK通过 1对二硫键连接而成 .8日龄鸡胚背根神经节生物活性分析表明 ,其最佳作用浓度为 0 0 0 1~ 0 1μg L .它的成功分离和鉴定为合成或表达高活性小分子神经营养物质奠定了关键而重要的基础 .  相似文献   
136.
一个小麦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2 1的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_簇毛麦 (Haynaldiavillosa)6VS/ 6AL易位系 92R137中分离与抗白粉病相关的基因 ,获得一个命名为TaPK1的全长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 ,它与大豆 (Glycinemax (L .)Merr.)蛋白激酶基因GmPK6高度同源。经推测 ,TaPK1编码 416个氨基酸的多肽 ,属丝氨酸_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 ,并具酪氨酸激酶特性。TaPK1是从小麦中分离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37.
从云南中甸产细叶香茶菜 (Isodontenuifolia (W .W .Smith)Kudo)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得到鉴定。其中化合物 1和 2为新的对映_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即细叶香茶菜甲素 (3β ,6α ,15 β_trihydroxy_1α ,7β_diacetoxy_11β ,16 β_epoxy_ent_kaurane) (1)和细叶香茶菜乙素 (1α,6α ,11β_trihydroxy_3β,7β_diacetoxy_ent_kaur_16_en_15_one) (2 )。  相似文献   
138.
粘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减数分裂特征及育性恢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小利  张改生等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5):832-838,T001
调查了粘型1B/1R和非1B/1R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其F2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联会情况、后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的细胞频率以及末期Ⅱ含有微核的四分体的频率,结果表明:(1)粘果山羊细胞质对1B/1R型不育系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水平具有特异性降低作用;(2)粘型1B/1R不育系减数分裂中期Ⅰ出现单价体细胞频率与后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细胞的频率呈正相关,也与含微核的四分体频率呈正相关,而对应保持系则没有相关性;(3)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对非1B/1R不育系减数分裂过程影响不大,5个1B/1R不育系减数分裂过程中,3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异率的差异是特定的1B/1R核型与粘果山羊草细胞质互作的结果;(4)粘型1B/1R不育系杂交R2单株减数分裂3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异率与其恢复度成反比,这类不育系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不同步是其恢复不高且变异较大的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9.
傅衍  牛冬  阮晖  余旭平  陈功  何国庆 《遗传学报》2001,28(12):1129-1136
分别用活化素(Activin)、卵泡抑素(FSP)及其组合(Activin FSP)来处理培养的鸭未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发现在FSH存在与不存在的情况下,Activin均能促进FSH受体mRNA的表达,且随着Activin浓度的增大,其刺激作用增强。FSP自身对FSH受体产生无显著作用,但能中和Activin对该受体产生的促进作用。这说明FSP和Activin对颗粒细胞具有自分泌作用,二者通过调节FSH受体mRNA的表达而在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The inactivation of bacteriophage HP1c1 by X rays in a complex medium was found to be exponential, with a D0 (the X-ray exposure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survival of the phage to 37%) of approximately 90 kR. Analysis of results of sucrose sedimentation of DNA from X-irradiated whole phage showed that the D0 for intactness of single strands was about 105kR, and for intactness of double strands, it was much higher. The D0 for attachment of X-irradiated phage to the host was roughly estimated as about 1,100 kR. Loss of DNA from the phage occurred and was probably due to lysis of the phage by X irradiation, b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amage is not clear. The production of single-strand breaks approaches the rate of survival loss after X irradiation. However, single-strand breaks produced by UV irradi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H2O2, equivalent to 215 kR of X rays, showed no lethal effect on the phage. Although UV-sensitive mutants of the host cell, Haemophilus influenzae, have been shown to reactivate UV-irradiated phage less than does the wild-type host cell, X-irradiated phage survive equally well on the mutants as on the wild type, a fact suggesting that other repair systems are involved in X-ray repa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