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91.
核桃黑斑病拮抗放线菌WMF106的筛选、鉴定及防效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背景】核桃黑斑病是由2种病原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目前缺乏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目的】从核桃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对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放线菌菌株,为该病害生防菌剂的开发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放线菌,并以病原菌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作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和改良牛津杯法筛选具有高拮抗活性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并测定其无菌发酵液的抗菌谱和室内防效。【结果】筛选到一株对野油菜黄单胞菌和成团泛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WMF106,该菌株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8 cm和1.82 cm,无菌发酵液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5 cm和1.55 cm。根据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WMF106鉴定为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该菌株对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孢菌、辣椒刺盘孢菌、灰葡萄孢菌、胶孢炭疽菌5种植物病原菌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5种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抗菌性能广谱高效,其无菌发酵液原液对离体叶片上由野油菜黄单胞菌和成团泛菌造成的核桃黑斑病防效分别为77.44%和58.33%。【结论】菌株WMF106可作为防治核桃黑斑病的生防材料,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8例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口服思密达3g,3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3次/d。对照组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d后血清内毒素和和D-乳酸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者内毒素和和D-乳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6%(x^2=4.52,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保护和改善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恢复患者的肠功能。  相似文献   
693.
采用常压柱色谱和重结晶相结合的分离方法,从木奶果的茎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及与已知样品对照的手段鉴定它们为(2S,3S,4R)-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1),Aralia cerebroside(2),(24S)-24-ethylcholesta-3β,5α,6β-triol(3),Stigmast-4-en-6β-ol-3-one(4),7-oxo-β-sitosterol(5),7α-methoxy-sigmast-5-en-3β-ol(6),β-sitosterol(7),daucosterol(8)。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694.
3种生殖方式蒲公英花粉活力和柱头形态及可授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嘉  宁伟  马铭  赵鑫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8):1565-1569
利用离体萌发法、电镜扫描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有性生殖的东北蒲公英、专性无融合生殖的丹东蒲公英和兼性无融合生殖的蒙古蒲公英花粉活力、柱头表面形态及可授性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显示:(1)3种蒲公英柱头均为干柱头,单细胞乳突,属于原始进化类型,都存在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花部特征;东北蒲公英乳突饱满、紧密,蒙古蒲公英次之,丹东蒲公英干瘪、稀少。(2)东北蒲公英和丹东蒲公英柱头呈Y状时期花粉萌发率最高,分别为67.3%和19.8%,蒙古蒲公英柱头呈棒状时期萌发率最高,为23.3%。(3)3种蒲公英随着开花进行,柱头可授性增加,并且柱头在大Y状时期3种蒲公英为最佳授粉期,可授性柱头占样本柱头的比率分别是98.7%(东北蒲公英)、84.0%(蒙古蒲公英)、21.3%(丹东蒲公英)。研究表明,有性生殖蒲公英与无融合生殖蒲公英在花粉萌发力、柱头可授性和乳突上产生明显差别,为蒲公英在长期进化中性器官能量再分配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695.
灌溉条件下3种沙生灌木光合特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地种植的沙地灌木桑(灌木桑)、红花罗布麻(红麻)和沙木蓼幼苗为试验材料,活体测定了其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参数日进程、光合-光强响应及光合-CO2浓度响应特征,分析了净光合速率(Pn)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灌木桑、红麻和沙木蓼的净光合速率日动态曲线分别呈"双峰型"、"单峰型"和"持续下降型"。(2)沙木蓼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QUE)明显高于红麻及灌木桑;灌木桑对光照强度具有强的生态适应幅,而红麻利用光强的范围较窄,光合潜能不高,沙木蓼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最高,其植株的光合能力也最强;红麻具有最高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同时具有较小的Pmax值。(3)气温(Ta)对灌木桑和红麻Pn的直接、间接影响均较大,而水汽压亏缺(VPD)偶联Ta对沙木蓼、红麻的Pn有较大的间接影响。研究认为,依据各灌木的光合生理适应性特征,沙木蓼可在干旱沙区光照较强的阳坡等区域种植,灌木桑可选择在绿洲与荒漠的过渡带造林,红麻则可在光强较弱的阴坡或坡间低地造林。  相似文献   
696.
周海洋  宁果豪 《蛇志》2014,(3):281-28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毒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和血TNF-α、IL-6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45例毒蛇咬伤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0),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血肌酐、TNF-α和IL-6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和平均进入多尿期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TNF-α和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同时治疗组平均进入多尿期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毒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和TNF-α和IL-6指标,明显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97.
新铁炮百合生长发育过程的一些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新铁炮百合(Lilium.formolongi)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铁炮百合植株的干物率,淀粉,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生育期有不同的变化格局;鳞茎中的干物质、淀粉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下降;茎叶中的干物质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在鳞茎成熟期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小,蛋白质在开花期含量升到最大值;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营养生长的加速而不断提高,但随着生殖生长的进程其酶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98.
通过解剖镜观察、石蜡切片和薄切片等方法,对芝麻菜的花蜜腺的位置、形态、结构、发育过程及泌蜜前后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芝麻菜花蜜腺4枚,分成两对,其中一对侧蜜腺较大,棱柱状,分别着生在外轮2个短雄蕊基部内侧的花托上,结构上由表皮、产蜜组织和维管组织构成;另一对中蜜腺较小,近棒状,分别着生在内轮4个长雄蕊外侧的花托上,结构上仅由表皮和产蜜组织构成。二者表皮细胞外都具角质层,且蜜腺产蜜组织细胞中只含少量的多糖物质。两类蜜腺的蜜汁均由变态气孔泌出体外。无论侧蜜腺还是中蜜腺,蜜腺原基皆是在雌、雄蕊已分化后,由花托相应位置表皮下的1~2层细胞分裂形成的。在蜜腺发育中,产蜜组织细胞在泌蜜前后不具明显的液泡变化。  相似文献   
699.
城市森林概念探析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在讨论、揭示有关城市森林和森林概念的基础上,对城市森林进行定义,认为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范围内以乔木为主体,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覆盖度,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并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等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综合体。进一步探讨城市森林的范围,对城市森林与园林以及城市绿地进行比较,并对城市森林的发展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0.
甘肃平凉麻武山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8月—2008年10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中麻武山地区不同生境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69种,隶属3纲10目27科37属69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名种,1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在4种不同类型的生境中,土壤纤毛虫物种的分布情况为:针叶林35种、沙棘灌丛28种、沙棘灌丛-草坡过渡带42种、农田20种。在该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中,肾形目、下毛目和前口目为优势类群。刚毛胃纤虫(Homalogastra setosa)、珍珠映毛虫(Cinetochilum margaritaceum)、巧篮口虫(Nassula elegans)、苔藓嗜腐虫(Sathrophilus muscorum)、粘游仆虫(Euplotes muscicola)和衣鱼瘦尾虫(Uroleptus lepisma)为优势种。4种生境的Gleason-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4.54、3.55、4.94和2.63。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下,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有很大差异,而且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大,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