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只含6-BA(2mg/L)的MS培养基上,烟草花柄外植体形态学基端膨大,上着生再生花芽,而花柄中部大多都形成愈伤组织。添加IAA(2,10,20 mg/L)后,花柄基端膨大的现象依然存在,但再生花芽的分布并不限于基端,在花柄中部、顶端都可见再生花芽。花柄外植体中部愈伤组织的形成也随添加的IAA和IAA浓度升高而受到抑制。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TIBA后,无一花柄中部能形成愈伤组织,再生花芽的形态变化也很大,有具锥形花柄的花芽、喇叭叶和一些难于确定由何种器官衍生而来的喇叭状器官。这些异于正常形态的器官发生,显然与花柄外植体中生长素极性运输受抑制有关,本文对它们的形成机理作了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992.
家兔第四脑室注射乙酰胆碱对肺动脉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慧  严传华 《生理学报》1988,40(2):167-173
本工作将乙酰胆碱(ACh)注入麻醉家兔第四脑室,观察其对肺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发现(1)脑室注射50—100μg ACh后,肺动脉压和颈动脉压均下降。与此同时心率也出现一过性减慢。(2)切断两侧颈部迷走神经,ACh不再使心率减慢,但其降低肺动脉压和颈动脉压的作用不受到任何影响。(3)预先由第四脑室注射阿托品,可阻断AGh引起的肺动脉降压反应和颈动脉降压反应。(4)第四脑室注射六甲双铵或酚妥拉明,均不能阻断这二个降压反应。(5)第四脑室注射心得安不能阻断ACh引起的肺动脉降压反应,但能阻断ACh降低颈动脉压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脑中ACh水平升高可通过激活胆碱能M-受体引起肺动脉压和颈动脉压下降;在ACh引起的颈动脉降压反应的中枢环节中有肾上腺素能β-受体活动参与;而且ACh降低肺动脉压和颈动脉压的作用不是通过迷走神经实现的,可能是由于延髓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降低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3.
耐低钾籼稻幼苗根部的K~ (~(86)Rb~ )运输和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籼稻73—07和税稻80—66根部K~ (~(86)Rb~ )的吸收和运输的差异。耐低钾的籼稻73—07根部吸收和运输K~ (~(86)Rb~ )的速率显著高于不耐低钾的釉稻80—66。前者的J_(oc)和J_(cx)分别为后者的5.9和5.6倍。籼稻73—07根部的Q_c和Q_v均高于籼稻80—66。由于上运速度快,籼稻73—07的t_c/2显著小于籼稻80—66,表明籼稻73—07根部的K~ (~(86)Rb~ )周转快,有利于根部从低钾介质中吸收K~ 。  相似文献   
994.
江豚小肾及肾小球的测量和计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做了江豚的小肾和肾小球的测量和计数,首次报道了肾小球总数及体积。长江标本和黄海沿岸标本的小肾数量和直径,肾小球数量和体积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其小肾化程度和肾小球数目与环境盐度不直接相关。江豚的肾小球数量和体积都比体重与之相近的陆生兽类大得多。鲸类由于水生生活,新陈代谢较高,因而其肾的小肾化可能与排泄量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995.
酪氨酸对男子血清促性腺激素和睾酮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江  高而威  程治平 《生理学报》1985,37(3):303-306
给成年男子(n=5)口服酪氨酸300mg/日,共6天,第四天肌注 LRH-A 150μg/人,用RIA 法测定其血清 LH、FSH 和睾酮浓度。与对照组(n=5)相比,酪氨酸对 LH 和 FSH 的基础水平和 LRH-A 诱发的 LH 峰和 FSH 峰均无明显影响。睾酮的基础水平稍有升高,而酪氨酸对 LRH-A 引起的睾酮水平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酪氨酸可不通过垂体而直接作用于睾丸以影响睾酮的分泌。  相似文献   
996.
Tissue kallikreins (KLKs), in particular KLK5, 7 and 14 are the major serine proteases in the skin responsible for skin shedding and activ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 signaling. In the normal skin, their activities are controlled by an endogenous protein protease inhibitor encoded by the SPINK5 gene.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in SPINK5 leads to enhanced skin kallikrein activities and cause the skin disease Netherton Syndrome (NS). We have been developing inhibitors based on the Sunflower Trypsin Inhibitor 1 (SFTI-1) scaffold, a 14 amino acids head-to-tail bicyclic peptide with a disulfide bond. To optimize a previously reported SFTI-1 analogue (I10H), we made five analogues with additional substitutions, two of which showed improved inhibition. We then combined those substitutions and discovered a variant (Analogue 6) that displayed dual inhibition of KLK5 (tryptic) and KLK7 (chymotryptic). Analogue 6 attained a tenfold increase in KLK5 inhibition potency with an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TC) Kd of 20nM. Furthermore, it selectively inhibits KLK5 and KLK14 over seven other serine proteases. Its biological function was ascertained by full suppression of KLK5-induced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 (PAR-2) dependent intracellular calcium mobilization and postponement of Interleukin-8 (IL-8) secretion in cell model. Moreover, Analogue 6 permeates through the cornified layer of in vitro organotypic skin equivalent culture and inhibits protease activities therein, providing a potential drug lead for the treatment of NS.  相似文献   
997.
以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C6015’和‘新海29’(高比强度组)以及‘巴1248’和‘比马1’(低比强度组)为实验材料,利用果糖和UDPG比色法以及qRT-PCR方法,对2个实验组不同纤维发育时期蔗糖合成酶(EC 2.4.1.13,Sus)活性变化特征及其基因家族时空表达模式进行测定,并分析与纤维比强度的关系,探讨海岛棉纤维比强度差异形成的主要生理与分子机理。结果显示:(1)品种‘C6015’和‘新海29’的平均纤维比强度分别为47.5和44.7cN·tex-1,‘巴1248’和‘比马1’分别为31.2和32.6cN·tex-1,两实验组平均纤维比强度差异极显著。(2)纤维发育过程中4个海岛棉品种的Sus活性变化特征均呈单峰曲线,且低比强度组的峰值出现较早,但高比强度组的峰值以及后期活性极显著高于低比强度组。(3)海岛棉纤维发育过程中高表达的Sus基因有Sus1A、Sus1 D、Sus3A、Sus3 D、Sus6A、Sus6 D、Sus8 D,但各基因成员在纤维发育过程中具有表达特异性;其中两实验组的Sus3A基因都是在纤维次生壁加厚初期(花后20d)开始大量表达且达最大值后下降,说明Sus3A基因在纤维次生壁加厚初期起作用;Sus1A、Sus1 D基因在高比强度实验组的纤维次生壁加厚后期和末期(花后30d)相对表达量较高并有明显上升现象,而同期在低比强度实验组中相对表达量很低且无上升现象,说明Sus1A、Sus1 D基因作用于纤维次生壁加厚后期和末期。(4)两实验组的Sus活性水平及其基因家族各成员相对表达量高低与纤维次生壁加厚后期维持高活性时间的长短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高比强度组低比强度组;且两组Sus活性高低差异与Sus3A、Sus1A、Sus1 D基因的表达差异同步。研究表明,海岛棉Sus3A、Sus1A、Sus1 D基因的表达差异与纤维比强度的形成有关,可能是影响纤维比强度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998.
施氮量对麦后直播棉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熟棉‘中棉所50’为材料,于2013—2014年在南京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棉花试验站进行麦后直播棉花试验,研究施氮量(0、60、120、150、180、240 kg N·hm-2)对棉株钾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提高了麦后直播棉不同生育阶段的钾吸收量,以盛花到见絮期的钾积累增量最大;并且改变了麦后直播棉不同生育时期的钾吸收比例,使棉花出苗到盛花期的钾吸收比例降低,盛花到吐絮期的钾吸收比例升高;增施氮肥还降低了生育后期上部位果枝钾浓度的下降速率,但加速了中下部果枝钾浓度的下降速率.随施氮量增加,钾吸收的边际效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钾的皮棉生产效率均呈线性降低,其降低趋势表现为下部果枝最大,上部果枝次之,中部果枝最低.麦后直播棉钾素和生物量累积以中、下部果枝为主,在150~180 kg N·hm-2下棉花各果枝部位干物质和钾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较高,钾浓度和钾累积量动态特征参数比较协调,利于产量形成;高于180 kg N·hm-2导致皮棉产量增幅下降,氮素对钾吸收的边际效应和钾的皮棉生产效率较低;低于150 kg N·hm-2时,中下部果枝干物质和钾的经济系数较低,不利于高产形成.  相似文献   
999.
根据陆地棉GhTCP15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技术从海岛棉品种‘新海21号’中克隆一个同源基因,命名为GbTCP15。海岛棉GbTCP15基因具有一个1 056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5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38 057.4 kD,等电点为9.01,序列中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TCP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对比表明,海岛棉GbTCP15蛋白与其他植物中的TCP蛋白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相当保守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bTCP15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上,推测GbTCP15在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中发挥着信号转导以及转录调控等作用。进化树分析表明,海岛棉GbTCP15基因与雷蒙德氏棉GrTCP15基因分布在同一分支上。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海岛棉GbTCP15基因在茎部和15 d纤维中表达量较高。研究表明,GbTCP15转录因子可能参与棉花纤维以及表皮毛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00.
东莨菪素是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有消肿抗炎、镇痛、抗菌、杀螨等生物活性。从植物中提取东莨菪素由于东莨菪苷及其他成分的干扰常导致提取率低、纯化困难。本研究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An-bgl3进行异源表达、纯化及表征,分析了该酶与东莨菪苷的构效关系,并研究其对植物粗提物中东莨菪苷的转化作用。结果表明,纯化后β-葡萄糖苷酶An-bgl3的比活力为15.22 IU/mg;表观分子量约为120 kDa;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5℃和4.0。10 mmol/L的金属离子Fe2+和Mn2+可使该酶活力活分别提高1.74倍和1.20倍;10 mmol/L的Tween-20、Tween-80和Triton X-100对于该酶的抑制效果均为30%;能够耐受10%浓度的甲醇和乙醇溶剂。东莨菪苷与An-bgl3具有较好的亲和作用。该酶处理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粗提物,能够专一性地将东莨菪苷水解为东莨菪素,使东莨菪素含量增加47.8%。本研究表明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An-bgl3对东莨菪苷具有专一性,且酶学性质良好。该研究为使用β-葡萄糖苷酶资源从植物材料中提取东莨菪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