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5篇
  3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大豆异黄酮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将 8 0只雄性昆明小鼠 ,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和补充大豆异黄酮 (IS) 0 .2 %、0 .5 %、1 .0 % (质量分数 ) 3个实验组 ,喂养两周后 ,7.0Gyγ射线照射 ,观察各组小鼠在 30d内的活存率。另取雄性昆明小鼠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补充 0 .5 %IS组 ,喂养两周后 ,4 .0Gyγ射线照射 ,于照射前 3d和照射后 6、1 0、1 7、2 5和 30d观察外周血像。结果补充 0 .5 %IS组的小鼠 30d的活存率为 6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照射 6d后的血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及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说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辐射的作用 ,膳食中补充质量分数 0 .5 %大豆异黄酮可明显提高机体的抗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02.
磷限制下大型海藻与微藻间资源竞争理论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次性培养法结合Monod方程测得海洋微藻-亚心型扁藻(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 (Wile) Hazen)与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磷限制下的生长动力参数.孔石莼具有较低的半饱和生长常数及最大生长率,其分别为0.016 μmol/L和0.16 d-1,而亚心型扁藻的半饱和生长常数和最大生长率分别是0.021 μmol/L 和0.83 d-1. 两种藻类间的营养竞争实验采用半连续培养法在磷限制条件下进行,实验过程中,分别对两者施予相同或不同的去除率,使两者享有相同或不同的资源需求值R*.由Monod方程所作的竞争预测与实验观察结果的比较显示:仅在两种藻类间的资源需求值R*差异显著(t检验,P<0.01)时,Monod方程才能对竞争结果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在两种藻类享有相同的资源需求值R*时,亚心型扁藻在竞争中取代孔石莼.Monod模型仅能部分预测大型海藻与海洋微藻间的竞争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Z)对体外培养细胞系LNCAP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20、50、100 μmol/LROZ作用LNCAP细胞24 h、48 h、72 h后,MTT法检测ROZ对LNCAP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原位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LNCAP细胞中Case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OZ(20μmol/L至100μmol/L)对前列腺癌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以100μmol/L浓度最为明显.ROZ(100μmol/L)作用72h后最高增殖抑制率达78.58%.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LNCAP细胞凋亡数目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100μmol/LROZ作用72h后凋亡细胞数达48.11%.与此一致,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在ROZ处理组显著增多,Western Blot检测显示,ROZ显著增加LNCAP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ROZ在体外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促进凋亡作用,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患者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河西走廊地区198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对1980—2020年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变化频次、模式、圈层分布和空间聚集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980—2020年间,未利用地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中,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变化较多,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明显。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和改善的趋势同时发生,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抵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先降后升的“U”型演变过程,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不大。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总体分布特征为东南地区较高、西北地区较低,没有出现高频率、大变化;研究区东南象限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差,西南和西北象限次之,东北象限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生态环境质量类型转换持续下降区的面积大于持续上升区的面积,说明研究期间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以及西南部,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西北部。  相似文献   
105.
线条图已在科技论文中得到广泛应用,良好的线条图可以将复杂的数据资料直观、简洁、明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和获取信息,更有助于作者思想的表达和科技信息的传播.以科技论文作者使用线条图中存在的问题为例,着重介绍了科技论文中线条图的几种优化方法.作者根据多年的编辑加工经验,通过对图类型选择、横纵坐标和图例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6.
光亲和标记技术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药物发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光亲和标记技术是研究功能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策略之一,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应用:靶标蛋白的确定和活性小分子配体与靶标蛋白作用模式的揭示,这些信息为药物的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7.
通过作者多年对植物学研究领域学术论文编辑、修改中的实例,对论文题名中常见的题名与研究内容不符、题名冗长表达不明确、题名中出现非公知缩写和标点符号等问题进行实例分析,共列举16条原论文题名进行具体问题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黄土高原盆地土壤有机质与影响因子的空间多尺度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影响因子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存在尺度依赖性。以太原盆地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于盆地上、中、下部分别设置采样带,应用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variat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MD),分析了盆地内不同部位土壤有机质与影响因子(高程、坡度、地形湿度指数、土壤容重、砂粒、壤粒、黏粒和光谱主份等)在表征尺度的相关性,并预测了采样尺度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旨在研究黄土高原盆地区内土壤有机质与相关因子的空间多尺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MEMD法可将盆地内不同部位处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序列分解为不同表征尺度,盆地上、中和下部的表征尺度分别为6、8和7个。研究区域内,尺度约1000 m处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表征尺度,且盆地内垂直河流方向的有机质序列主要表征尺度沿河流方向表现分散。(2)土壤有机质和影响因子的空间多尺度关系表明,高程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大尺度,而坡度、地形湿度指数与盆地中、下部土壤有机质的关系较明显。土壤容重与有机质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表征尺度存在显著差异。土壤质地中,壤粒含量与有机质的多尺度关系最为明显。光谱主份1在全部样带中所有表征尺度上均与有机质显著相关。(3)采用MEMD法对有机质的预测精度高于基于原始数据的逐步多元回归结果。综上,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盆地区内土壤数字制图、土壤田块的合理设计与有机质的精确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早熟禾亚科多种禾草可与Neotyphodium内生真菌形成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 这种植物-微生物共生体性状较为稳定, 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不但保证了内生真菌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 而且共生体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又可显著提高宿主禾草对生物胁迫的抗逆性。众多研究表明, 内生真菌的侵染可显著提高宿主禾草对虫害、病害及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胁迫的抗性。据不完全统计, 禾草内生真菌对蛛形纲、线虫纲、昆虫纲3个纲至少79个种的害虫表现出较明显的抗性, 对至少22个种的病原真菌表现出明显的抗性。尽管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品种选育及其品质改良的技术日趋成熟, 但是内生真菌在不同宿主禾草之间高效的替代转化技术, 及其在宿主体内遗传的稳定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者把禾草内生真菌作为生防手段, 在未来的应用过程中不应只考虑其与宿主禾草之间的共生特异性, 而应更全面地分析禾草-内生真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让内生真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Hcy、ACA、FA联合检测在预测脑梗死发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ILSA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66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的ACA、Hcy及FA的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Hey浓度为[(22.68±12.70)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38+2.61)μmol/L],差异非常显著(P<0.01).叶酸[(3.87±2.02)ng/ml]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19.37±437.57)ng/mL](P<0.05);脑梗死患者ACA和高Hey血症的检出率为53.03%和68.18%与健康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ACA、Hcy及FA单独预测脑梗死的敏感性分别为87.50%、90.00%和96.3%;特异性为44.60%、54.40%和37.09%;在预测脑梗死发生中ACA、Hcy及FA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结论:高Hcy血症和ACA均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ACA可能参与脑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ACA、Hcy及FA联合检测可较好地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其中以ACA和Hcy联合检测为最佳,对于预测脑梗死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