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3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从湖北神农架地区产湖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Hand.-Mazz.)根中分离得到4个环阿尔廷型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烯环阿尔廷软脂酸酯(1),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3-乙酸酯(2),环阿尔廷-25-烯-3β,24ξ-二醇(3),环阿尔廷-23-烯-3β,25,28-三醇(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3.
Shumeiko  D. V.  Loza  S. A.  Korzhov  A. N.  Romashov  V. K.  Malyshko  V. V.  Elkina  A. A.  Moiseev  A. V. 《Biology Bulletin》2022,49(3):192-202
Biology Bulletin - The effect of water with a high negative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ORP) on th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juvenile North African catfish (Clarias gariepinus) has been...  相似文献   
54.
A new tool for locomotor circuitry activation in the non-injured human by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tSCS) has been described. We show that continuous tSCS over T11-T12 vertebrae at 5-40 Hz induced involuntary locomotor-like stepping movements in subjects with their legs in a gravity-independent position. The increase of frequency of tSCS from 5 to 30 Hz augmented the amplitude of evoked stepping movements. The duration of cycle period did not depend on frequency of tSCS. During tSCS the hip, knee and ankle joints were involved in the stepping performanc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SCS activates the locomotor circuitry through the dorsal roots. It appears that tSCS can be used as a non-invasive method in rehabilitation of spinal pathology.  相似文献   
55.
GPCRs是体内最大的蛋白质亚家族,其活性涉及体内绝大部分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进程。研究表明,GPCRs或其突变体能在无配体结合的情况下自发产生部分甚至完全活性程度的生理活性,称之为组成性活性。据此研究者提出了GPCRs激活过程中存在多个中间激活态的观点,从而丰富了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经典模型,并使组成性活性突变体(constitutive active mutant,CAM)成为研究GPCRs的新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组成性活性的研究历程,以及近年来利用CAM的方法研究GPCRs的结构、激活机制和活性调节的历程和进展,和体内组成性活性突变的成因和与疾病的关系,以及CAM在研究药物作用机理和新药研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组成与月际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吉林省蛟河42 hm2针阔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平台, 在样地内选取224个1 m × 1 m幼苗监测小样方, 基于2013年6至8月每月中旬的幼苗监测数据, 对乔木幼苗物种组成、数量特征、月际动态及幼苗与同种大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该群落共调查到乔木树种幼苗16种。物种组成在6月和7月间变化不大, 但与8月差异较大。物种组成在各样方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不同种幼苗出现的样方数为1-159。(2) 6月至8月, 幼苗个体从1722株减少到1214株, 降幅达29.5%。不同种幼苗在个体数量上变异较大, 个体数超过100的幼苗有色木槭(Acer mono)、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紫椴(Tilia amurensis)和东北槭(Acer mandshuricum), 四者个体数之和占所有物种个体总数的84.26%; 不同种幼苗密度变异性较大, 只有色木槭、水曲柳、紫椴和东北槭密度大于1株·m-2, 其他种幼苗密度均较低。(3)新生幼苗更新、死亡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与月际间差异, 7月新生幼苗总体死亡率(48.9%)显著高于8月(28.3%); 整个调查季(6-8月), 新生幼苗总体死亡率(40.56%)明显高于多年生幼苗(7.34%)。就幼苗更新情况而言, 该研究群落一年中更新主要集中在6月。(4)色木槭、紫椴、杉松(Abies holophylla)幼苗的密度与同种成年个体的胸高断面积之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 0.006、0.013、0.037), 表明三者幼苗密度随周围母树多度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物种幼苗密度与同种个体数目或同种胸高断面积之和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7.
一个人类新基因ZNF322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果蝇心脏发育基因zfh-1的cDNA序列和计算机克隆方法,在9号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新的人类同源基因,经国际基因全程委员会批准,命名为ZNF322。该基因总长度约为2.8kb,为一个连续的序列,编码一个40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小鼠zfp-25编码的蛋白质最相似(同源度为51.4%)。该基因在人体肾、脑、结肠、胚胎心脏及黑色素瘤等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其功能有等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8.
湖南汉族、侗族16对遗传性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湖南汉族、侗族的16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计算出了每对性状的出现率及除扣手和交叉臂外的14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析了民族间和性别间的差异,同时还分析了惯用手、扣手、交叉臂之间的关系。 Abstract:Sixteen genetic traits were investigated in Han and Dong nationalities of Hunan Province.The frequencies of all the sixteen genetic traits and the gene frequencies of fourteen genetic traits except hand-clasping and arm-folding were calculated.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nationalities and thos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ere ana-lyzed.The relations among handedness,hand-clasping and arm-folding were also analyzed.  相似文献   
59.
60.
升温对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沉积物营养盐动态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庚辰  刘足根  张敏  李娟  皮坤  熊鹰  徐军 《生态学报》2015,35(12):4016-4025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以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武汉南湖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水为研究对象,设置18℃和22.5℃两个温度处理组,模拟武汉地区预测的21世纪末春季变暖的情景,研究升温对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中,22.5℃处理组水体中正磷酸盐(o-P)和总磷(TP)含量显著高于18℃处理组,说明气温升高可以显著促进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的释放,促进水体中磷含量的显著升高;此外,在实验的初始阶段,升温能够加速水体中氨氮(NH+4-N)向硝态氮(NO-3-N)转化的过程,同时水体与沉积物中氮含量的下降可能是水体与沉积物中的氮通过反硝化作用从系统中溢出以及被系统中的底栖生物利用所致,没有观察到气温升高对沉积物中总氮的释放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